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最好的聲音在家裡,聽到後記得轉身

中國最好的聲音在家裡,聽到後記得轉身

全球每年都會有數十億人慶祝聖誕節,在中國,這個洋節日也是火爆不已。商場、地鐵、街道……聖誕主題的裝飾琳琅滿目,聖誕歌曲不絕於耳,這個舶來的聖誕節顯然已經完全成為中國年輕人的狂歡節。但家裡的父母呢?我們整天關注中國好聲音,但其實最好的聲音在家裡,聽到後請記得轉身……

中國最好的聲音在家裡,聽到後記得轉身

突然想到有關聖誕節的童話:聖誕老人駕著馴鹿車划過漆黑的夜空,將一份份禮物放到小朋友的襪子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同享受這份拆禮物的美好!在中國,小朋友會把心思放在禮物上,年輕人會把心思放在狂歡上,而老年人卻只能獨享聖誕節熱鬧背後的孤獨,就像童話中的聖誕老人一樣,一生都在付出,卻鮮有人去關心……

我們的父母為何會覺得孤獨?

1.退休後的角色轉變帶來的孤獨

父母退休後,突然沒有了工作,完全回歸家庭,生活的交際圈一下子變小了,所以父母就會把全部精力放到家庭和兒女身上,而年輕人又都在外面打拚忙碌,這種落差,更是加重了父母的孤獨感。

中國最好的聲音在家裡,聽到後記得轉身

2.生理變化帶來的無助感

歲月催人老,時間的烙印是我們任何人都無法逾越的鴻溝。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的生理機能逐漸下降,視力、聽力、記憶力、行動能力等都大不如前,再加上社會節奏加快,父母都會感到盲從,而這種感受又無法訴說,更加重了孤獨感。

如何才能關愛父母,讓他們遠離孤獨呢?

1.接受父母的嘮叨

俗話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父母嘮叨我們是源於對我們的愛護和責任,也是源於內心的孤獨和寂寞,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接受父母的嘮叨,並且用心聆聽父母的嘮叨。當你用心聆聽時,你一定能感受到父母的這份愛,也一定能感受到父母嘮叨中的生活智慧。

小時候,父母用心傾聽我們牙牙學語的「天書」,現在,我們也應該認真傾聽父母的嘮叨,這才是真正的孝道和尊重。

中國最好的聲音在家裡,聽到後記得轉身

2.用心陪伴父母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是的,我們可以與愛人相守一生,但是我們陪伴父母的時間卻是非常有限的,「子欲養而親不在」的例子比比皆是,作為子女,無論再忙都要抽出時間陪伴父母。

父母年紀越大,對子女的依賴感越強,我們不要總是等時間,而是要搶時間。多陪父母聊聊天,哪怕是幾分鐘,父母都是高興的;陪父母去買買菜,哪怕只是幫著提提籃子,老人都是驕傲的;陪父母去逛逛公園,哪怕只是靜靜地看著,父母都是甜蜜的……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也可以拉近我們與父母的距離,讓父母感到安全、感到被需要、感到溫暖。

中國最好的聲音在家裡,聽到後記得轉身

3.多與父母溝通

老年人由於生理上的衰老和外界環境的變化,在思想上、情緒上往往不適應,因此心理上有不同程度的變化,作為年輕人,我們要主動了解父母的需求,關注父母的情緒變化,而不是簡單地給錢、買東西。

我們經常聽到「老小孩,小小孩」的話語,但是老人畢竟不是孩子,他們的人生經歷更加充實。在與父母溝通時,首先要建立在尊重、信任的基礎上,要積極、耐心地傾聽,並及時察覺父母的情緒變化,給予回應。只有這樣,父母才能感受到尊重和信賴。

中國最好的聲音在家裡,聽到後記得轉身

4.關心父母身體

人上了年紀,就會出現一些身體上的小問題,但是父母出於不服老、怕花錢等各種原因,總是會「諱疾忌醫」。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主動關心父母健康,定期陪同父母做體檢,主動幫父母測血壓,與父母一起關注身體健康。另外,要積極地開導父母,讓父母坦然接受身體機能下降的事實,平時多向父母宣傳科學的健康知識,避免父母聽信謠言。

5.讓父母跟上節奏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飛快,父母很難跟上時代步伐,與時俱進。作為年輕人,我們要像小時候父母帶著我們成長一樣,帶著父母追上時代。我們可以幫助父母培養一些新的興趣愛好,比如讀書、下棋、唱歌……我們也要耐心地教會老人使用新潮的通信工具,比如QQ、微博、微信……這樣老人的生活圈子就擴大了,就可以有更多的朋友,同時也可以與年輕人一起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不會感到自己被社會所淘汰,當然也就不會感到孤獨了。

小時候,我們的心很小,但是滿滿當當的裝的卻是父母;長大後,我們的心很大,卻忘了給父母多一點位置。我們在一天天成長,而父母卻在一天天老去,請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間,用你真誠的愛,讓老人遠離孤獨!朋友們,聖誕節,請不要只顧著狂歡,最好的聲音在家裡,聽到後請記得轉身、微笑!



(作者:孫濤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明出自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作者寫於2015-12-2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SpaceX都幹了哪些牛轟轟的事兒?
食物相剋?哪有這回事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