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老公的財產誰繼承?

老公的財產誰繼承?

2011年10月6日,蘋果王國的國王喬布斯離開了這個世界,由於膝下無子女,他的90億美元遺產由妻子勞倫全部繼承了。這種憑著繼承老公遺產而一夜暴富的女性,世界上的確有不少先例,因此有很多青春美麗的少女抱著這樣的幻想,自願嫁給年逾古稀的老富翁,或是不顧一切地當了「小三」,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只要熬上幾年,一旦丈夫或情人死了,就有分得大筆財產。然而事實並不一定如她們所想的那樣美好,單從繼承法角度來看,配偶能不能獲得繼承權,繼承的份額又有多少,古今中外的法律規定是迥然不同的。

老公的財產誰繼承?

古代遺孀幾乎沒有繼承權

妻子能否享有繼承權,實質上是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一種表現,因此在奴隸制和封建制社會,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國家,由於男尊女卑思想的橫行,女性的繼承權都無法得到保證。古巴比倫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中就明確規定:「妻子不得繼承丈夫的財產,妻子本人的嫁妝和丈夫生前贈與她的物品雖然可歸其所有,但她無權出賣」。

隨著時代的進步,女性的地位也略有提升。古羅馬時代的大法官以「告示」的方示允許喪偶的妻子在無遺囑繼承的情況下享有繼承權,但是這種繼承權的實現卻有著諸多的限制,一般來說,只有丈夫死亡且丈夫一方無任何血親也沒有任何其他繼承人之後,妻子才可以繼承丈夫的財產。這一點在中國古代亦是如此,我國古代的宗法社會,一直實行嫡長子繼承製,也就是說財產的繼承權只屬於被繼承人的男性直系後裔,如果沒有直系後裔,還可以通過「立嗣」的方式,即立本家同輩人的兒子為繼承人來繼承自己的財產。只有夫死無子,且寡婦守志不再嫁人的情況下,才可以繼承丈夫的一部分財產以保證未來的生活。

這樣的繼承權對於女性來說,根本毫無公平性可言,可以說是披著「人人平等」光鮮外衣的不平等條款,其象徵意義遠大過實質,因此如果生在古代,想憑藉丈夫遺產變成女富翁,基本是沒有任何可能的。

在中國,配偶有繼承優勢

到了近現代,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權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女性的地位也有所提升,體現在在配偶繼承權上,就是女性繼承丈夫遺產的權利得到了法律的保障。除了極少數不發達地區,現如今絕大多數國家都承認妻子對丈夫的遺產享有繼承權,但是這繼承權也是要排序的。一個人死亡後,擁有其財產繼承權的人是很多的,父母、子女、配偶、其他擁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乃至贍養人等等,都是繼承權的擁有者,那麼妻子在這麼多的「競爭對手」中到底能排到第幾順位,到底能獲得丈夫財產的多少份額,不同國家的法律規定也差別迥異。其中最典型的兩種就是第一順位繼承和不固定順位繼承。

所謂第一順位繼承,意思就是說擁有最高獲取被繼承人遺產的最高優先權,將配偶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的國家並不多,捷克斯洛伐克、越南、加拿大以及我國是比較典型的幾個國家。根據我國的《繼承法》,配偶和父母、子女並列為遺產的第一順位繼承人,這在現實中有什麼意義呢?讓我們看一看實例。

王某在上海市某區購買了一套120平米的住房,房屋產權歸王某所有,王某與親弟關係要好,由於其親弟無工作,因此王某主動邀請親弟與自己同住,其戶口也在王某住處。一年後,王某和楊某結婚,共同居住在該套住房屋內,而王某的弟弟繼續與兄嫂同住。兩年之後,王某在出差時不幸遭遇車禍,搶救無效死亡,沒有留下任何遺囑。

楊某認為,自己和小叔子單獨共處一室,影響不好,於是要求王某的弟弟搬離家中。王某弟弟卻認為,這套房屋的產權是自己的親哥哥所有,哥哥去世後自己也擁有房產的繼承權,嫂嫂沒有權利將自己趕走,如果非要讓自己出去住,必須支付房價的一半金額以抵自己應當繼承的部分。楊某無奈之下將小叔子告上法院,很快法院就宣判楊某勝訴,限期讓王某的弟弟搬離兄嫂家中。

王某的弟弟感到很疑惑,因為他清楚地知道,《繼承法》中規定,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屬於第二順序繼承人,也就是說他自己應該也是有繼承權的,雖然不像嫂子是第一順序繼承人,但即使排在後面,少拿一些,自己也應當獲得兄長的一部分財產吧?這種想法是很多人都有的,但事實和人們想像中的有所出處。事實上,在第一順序繼承人中有人存活的情況下,被繼承人所有的財產都歸第一順序繼承人所有;如果有多個第一順序繼承人存活,一般來說財產會平均分配給各第一順序繼承人;而只有在第一順序繼承人無一存在的情況下,第二順序繼承人才有權繼承財產,以此類推。

由此可見,在中國大陸,想要通過繼承老公的遺產而一夜暴富,從法理上講的確是具有可行性的,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小三」絞盡腦汁地想要擠掉原配求「上位」事件的發生。

在德國,配偶與親屬共享繼承

這種固定順序繼承權一般是用來保護配偶的合法權益的,但是也有一定的不近人情的地方。比如像是上面的案例中,王某和親弟的關係要好,中國一直以來有長兄如父的說法,如果讓王某自己定下遺囑,王某的弟弟必然可以得到一部分哥哥的遺產。而在法國,配偶屬於第四順序繼承人,除非你嫁的富豪所有有血緣關係的繼承人都死絕了,否則,怎麼也輪不到你來繼承他的財產。這同樣不近人情,對配偶過於不公平,似乎還是封建社會的法律。

而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採用的都是另一種繼承方法,即非固定順序繼承權,比如德國、英國、美國、日本、瑞士以及我國港澳台等地區,都是採取這種繼承製度的。這種制度兼顧了血緣繼承與配偶繼承的兩個方面。以德國為例,德國民法典規定第一順序繼承人是死者的晚輩直系親屬;第二順序繼承人是死者的父母及他們的晚輩直系親屬;第三順序繼承人則是死者的祖父母及他們的晚輩直系親屬。這樣就做到了「有血緣可尋之處,即有繼承權存在」。

而配偶到底是第幾順序繼承人並不固定,如果其丈夫有第一順序繼承人,那麼配偶也成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如果其丈夫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而有第二順序繼承人,那麼配偶則自動成為第二順序繼承人,以此類推。這種繼承方法避免了配偶集中擁有亡者的大量財產,而亡者有血緣關係的同胞卻不能擁有財產繼承權的問題。不過,考慮到妻子還要撫養子女、贍養老人等問題,非固定順序繼承法往往會給予配偶一定的保護,比如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繼承法規定配偶的繼承份額不少於全部遺產的1/2,而德國則規定配偶的繼承份額不少於全部遺產的1/4。如此說來,嫁個美國老公要比嫁個德國老公更合適。

遺囑繼承高於法定繼承

但是世事無絕對,雖然法律有所規定,但是這只是在去世者未曾表達自己意願的情況下採取的繼承判定標準,但在實際操作中,遺囑繼承是要高於法定繼承的,因此財產到底怎麼分配,被繼承人有著相當大的掌控性。

2003年10月的一天,遼寧遼陽籍億萬富翁、北京建昊集團董事長袁寶璟因受到恐嚇、敲詐,雇兇殺死了昔日朋友——原遼陽刑警汪興。案件經審理後,袁寶璟被執行死刑。由於此前忙於申訴,袁寶璟沒有來得及立下遺囑,但是在最後與家屬會面時,當著警員與其兄妹的面說道「財產都給卓瑪,你們就聽卓瑪安排吧!」袁寶璟提到的卓瑪就是他的現任妻子。

當袁的前妻之子聽到知道父親亡故,自己卻沒有分到任何遺產時,不服提起了上訴,他認為根據《繼承法》,自己作為袁的兒子,理應是其父財產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至少應當有權與卓瑪平分父親的財產。但是法院經過審判卻仍判了卓瑪勝訴,因為當時有包括員警在內的兩人以上的證人可以證明袁的口頭遺囑成立,而遺囑繼承又是高於法定繼承的,因此其妻卓瑪仍然應當擁有袁寶璟的全部遺產。

既然袁寶璟能將所有遺產都留給自己的妻子,那麼其他的富豪也完全可以立下遺囑將自己所有的遺產都留給其他人,而讓妻子一無所得。由於中國的法律不像歐美國家那樣健全,並沒有明確規定如果遺囑中沒有分配,配偶還有權擁有「必留份額」來保障自己的權益,因此一旦發生遺囑排除妻子繼承權的情況,那麼妻子就只能凈身出戶了。了解了這些,我們才發現,想靠丈夫的遺產變成女富翁,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當然,婚姻存續期間,夫妻任何一方的收入都屬於共有財產,丈夫是不能把屬於妻子的那一份轉讓給別人的。

作者寫於2015-12-2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為何要大肆殺開國功臣?
如何讓挑選優質的核桃?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