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舊上海的騙術都有什麼花樣?

舊上海的騙術都有什麼花樣?

上海的兩面性

小報在敘述摩登現代時尚大上海的同時,也在揭露著大上海的黑暗和險惡。上海是要人們靈魂的墳墓,是滑頭者征服的福地,然而在上海繁華的大馬路上,不知有多少無衣無食的流浪者和為生活日夜奔波的小市民。

上海是東方最繁華的巴黎,既是最文明之地,同時也有污濁和黑暗,妓院、賭場、煙窟遍地皆是。在小報的敘事中,上海成為罪惡的淵藪,人們想像中畏恐的都市。小報認為「上海好象一口大染缸,初來的異鄉客,正是一匹素綢,不久就要染成顏色了」。

李伯元在《遊戲報》中說,「海上為通商巨埠,驕奢繁盛」,是「勢利之區,逋逃之藪」,為「五方之所雜處,九流之所叢萃,詭危變詐之事,無日無之」。吳趼人更是直言不諱,「許多騙局、拐局、賭局,一切希奇古怪,夢想不到的事,都在上海出現」,上海是個「輕浮險詐的逋逃藪」。

舊上海的騙術都有什麼花樣?

社會黑幕

小報視野中,上海充滿了形形色色的黑幕,到處布設有意想不到的「陷阱」。因此,小報文人為人們「指點迷津」:「把上海所有的秘事,一樁樁宣布出來,使得上海的人,能夠曉得想不到的事情,增長自己的見識,不是上海的人看了本報,能夠知道上海有什麼秘事,助長自己的經驗,不致於受他人之欺騙。」

上海的綁架、搶劫、殺人等各種犯罪案件也是小報所熱衷的話題,使人有惴惴不安之感。上海「生活的高昂且不說,便是匪盜橫行,已足夠你膽戰心驚了,富翁的綁票,平常人的剝豬羅,拋頂宮,拆梢……四輪階級的人們,風馳電掣寫意,實則死神時刻在他腦中起伏,為求生命的保障,雇了白俄做鏢客」。上海的投機事業,「綁票保險公司」也就應運而生了。小報因此評論道:「現在的富翁巨賈,住在上海,真是危險極了,一個不留意,諸位綁票先生竟要看相你,隨你怎樣防備得嚴厲,對不起,總要落一個空,給顏色你看。」不僅對於富翁有如此不安全之感,那些衣著鮮艷者,也頗感不安,隨時有意外發生。

即使是在弄堂里,大人們也是不敢讓小孩們獨自到弄堂口玩耍,因為有「種種的欺誑事情發生」。對於弄堂以外的世界,那更是不可想像的危險境地了。大街上時常有「紅頭阿三之凶」和「丘八老爺之惡」將「馬路小開」逼居弄堂里內。小報認為,隨著上海都市文明的發展,都市的罪惡也隨之而擴大,因此,「租界市民那一家不是無時不在想到盜匪快要來到的恐懼」。小報這種敘事雖有一些虛誇的嫌疑,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當時社會現實的部分反映,豐子愷在其《舊上海》中也曾反映過上海的險惡,說舊上海社會生活之險惡,是到處聞名的。「打呵欠割舌頭」,就是說你張開嘴巴來打個呵欠,舌頭就被人割去。極言社會上壞人之多,非萬分提高警惕不可。

行業黑幕

小報發揮其揭露社會黑幕的功能,言大報所不言,登大報所不敢登,對於社會及各行業黑幕進行了多方位暴露。雖然,其中不免加入了自己的想像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舊上海社會行業狀況。他們為謀求利益而置行業道德於不顧,設置重重騙局,讓人防不勝防。

小報為市民大眾描繪了一幅千奇百怪的上海行業黑幕的圖景:書業為了騙得讀者的郵花而在報上刊登虛假廣告;大小報館為了騙取廣告費而心甘情願地置社會「輿論公道」職責而不顧;電車上賣票人每天「起碼要揩三塊錢」的油水。電車上的揩油,一直是為道德法律所不允許的,但在當時的上海,電車賣票的揩油,「已成為慣例」。黃包車夫經常用掉換鉛角子(硬幣)來敲詐一般顧客,而受騙上當的人也無可奈何。

「你陸稿薦的肉好嗎,我開肉店,我就取名陸稿薦,你文魁齋的糖食好嗎,我開糖食鋪,我就取名文魁齋,……張恨水的《啼笑因緣》做得好,我做的小說不叫《啼笑因緣》,也要叫《啼嘯鴛緣》,頂聰明的人,還不止這樣,率性我就改名張恨冰,你眼睛看花了,那我便是張恨水,我的文章,豈不身價十倍。」

時人筆記也有「陸稿薦冒名有幾處,不知誰假與誰真」之慨嘆。《上海報》刊登一家銅鐵床業公司廣告,說此業多有舞弊,「設非識貨者,每易受欺」。連刊多日,雖屬廣告性質,為同業相傾詞語,但也反映了這一行業黑幕的部分事實。很多的小報館也有設下種種騙局。他們經常互相交換告白,互相吹捧,最終只見廣告,不見報紙出版,無非是想騙得一些讀者的郵花,等等。

隨著商業社會的發展,各類行業的騙術也在不斷翻新。小報說道德愈墮落,這「騙術」也就愈神奇。「最近一批借製片公司名義撈取報名費的騙子淘汰以後,便進一步來了許多校長化的騙子,在各報分類廣告里,往往發現『學校招聘』,而所索代價也往往至數千番之鉅。」揭露騙局無處不在。為此,《立報》上發文評論說:「打開報紙看,只見是『欺騙』的新聞,什麼『俄人變鈔票』、『錢福生虛設影片公司』、『四川婦人控友開跳舞場騙股款』,人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口裡就常說『騙口飯吃』。所以作者明明是抄襲偏說是參考,紳士們在舞台場里狂歡,倒說是『娛樂救國』,社會上愈會騙的人,卻愈得人愛戴。」

小報視界中的近代上海黑幕重重,不勝枚舉。似乎上海是一個黑幕世界了,小報甚至得出了只有騙才能在社會上生存下來的結論,認為「要吃飯非用騙的工夫不可」。因此,小報也淳淳告誡人們說:「在上海混混的,吹牛工夫卻不可不學,否則老實的告訴你,(在)上海絕對沒有出息。」同時小報也給人們為人處世的忠告,認為在上海這一世風日下、爾虞我詐的社會中,「不有處世三昧,難免時時碰壁」。

(作者:洪煜)

作者寫於2016-01-0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NASA今晚最有可能揭曉的火星謎團是什麼?
給父母提個醒:如何通過飲食控制血壓?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