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飯養胃是真的嗎?
(一)稀飯促進胃酸分泌,不適合所有人拿來養胃
稀飯養胃的說法似乎早已深入人心,但是稀飯養胃並不適合所有人群。吃稀飯能促進胃酸分泌,有助於食物消化,還能提升血糖,所以才有了「喝稀飯養胃」一說。但是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吃得好,也吃得更飽了,因此也刺激胃大量分泌胃酸,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大幅增加。這部分病人並不適宜喝稀飯養胃,「稀飯是酸性的,繼續喝稀飯,反會火上澆油。」稀飯未經咀嚼就吞下,沒有與唾液充分攪拌,得不到唾液中的澱粉酶的初步消化,同時稀飯水分較多,進入胃內稀釋了胃液,這都成為引起稀飯不易消化的原因;加之喝稀飯使胃的容量相對增大,而所供熱量較少,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胃的負擔,而且營養相對不足。所以胃病患者不宜天天喝稀飯,乾飯只要細嚼慢咽,不僅對胃部無害反而會促進消化,對健康有利。
(二)養胃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食物以清、軟、松為主;進餐要科學,宜坐著吃飯不宜站立或蹲著吃;宜定時定量,每餐食量適度,每日三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都應主動進食;宜少吃多餐,飯只吃七份飽,避免過飢或過飽或暴飲暴食,改掉「廢寢忘食」、飢一頓飽一頓的飲食習慣,使胃保持有規律的活動。
2.食物的溫度要適宜
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少吃生、冷、硬的食物,過燙、過冷、過硬的食物進入胃部之後,都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
3.細嚼慢咽
吃飯太快會增加胃的負擔,造成胃部肌肉疲勞,胃動力下降,容易導致胃受傷。因此對食物要充分咀嚼,可使食物儘可能變「細」,以減輕胃的工作負擔。咀嚼的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4.飲水擇時
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早晨起床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湯最好飯前喝。
5.飯後莫運動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飯後」絕非是剛吃完飯,應在飯後20~30分鐘開始散步,這樣有利於消化。
6.防寒
寒冷會使胃的活動減緩或出現胃痙攣,故要注意保護胃部,不要受寒。
7.避免刺激
酒精和香煙中的尼古丁都能刺激胃粘膜,導致胃粘膜缺血、缺氧,使胃的功能失調,引發胃病,因此,要想保持或恢復胃的健康,對煙酒必須要有節制。少吃辛辣,如辣椒、胡椒等、過酸、油炸、燒烤、煙熏等食物;少飲濃茶、咖啡等刺激強烈的飲料。
8.服藥慎重
切記不要自己亂服藥,不少藥物對胃黏膜有刺激,可損傷胃黏膜,甚至引起潰瘍。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糖皮質激素等。過於寒涼的中藥如大黃、黃芩等,都不要長期服用。
(三)稀飯也分三六九等,按需分配才是王道
1.糙米稀飯「刮」脂肪
我們去飯館吃飯,偶爾能吃到一種和家中白粥口味不同的米粥,雖然也是大米煮制,但是口感和氣味都比白粥要好,這就是糙米粥了。糙米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有胚芽,其中維生素和纖維素的含量都很高,常吃能夠起到降低脂肪和膽固醇的作用,糙米中含鋅也很多,能夠改善皮膚粗糙的情況。糙米粥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和營養的吸收。
2.用糯米煮粥,不如拿來做醪糟
糯米可以用來煮粥,也可以用來做湯圓,但是最健康也最神奇的做法還是把它做成醪糟酒釀。糯米可以幫助消化,也有安神的作用,能夠緩解疲勞和頭昏眼花的癥狀,糯米的這些效果在做成醪糟酒釀以後更加突出,而且食用起來也更方便,不太受使用量的限制我們可以用糯米、薏米、蓮子粗粉、山藥粗粉、芡實米、茯苓粗粉、酒釀曲適量混合在一起,將拌勻的原料放入搪瓷盆中,加水適量,在籠屜中蒸1小時,拿出放冷,拌入酒釀曲,把盆放在約25℃的環境中,約36~48小時,原料即發酵成為酒釀。如果愛吃甜的可以加一些冰糖,醪糟酒釀可以在中午和晚上服用,不但幫助消化,而且鎮靜安神,也會讓胃覺得很舒服。
3.燕麥八寶粥有助瘦身
燕麥通常被人們用來泡在牛奶中食用,其實偶爾用燕麥做一做八寶粥,更能起到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的作用,燕麥中含有多種酶,不但能抑制老年斑的形成,而且能延緩人體細胞的衰老,是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最佳保健食品。更重要的是,燕麥豐富的可溶性纖維可促使膽酸排出體外,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取,也因可溶性纖維會吸收大量水分,飽腹感很強,經常食用,減肥瘦身的效果特別好。燕麥八寶粥是把燕麥、黑糯米、長糯米、糙米、白米、大豆、黃豆、蓮子、薏米、紅豆等加水浸泡一個小時,然後再煮熟就好了。八寶粥有更充足的食物膳食纖維和碳水化合物,適合當作主食食用。
就醫160-網上預約挂號統一平台,本文為就醫160原創/翻譯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很可能適得其反?
※水滴形車身設計風阻最小?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