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恨水對京劇的痴迷到底有多深?大破慳囊,一看再看

張恨水對京劇的痴迷到底有多深?大破慳囊,一看再看

作者簡介:解璽璋,知名評論家、學者、近代史研究者。季我努學社顧問、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從事報刊編輯、圖書編輯二十餘年,曾獲多種全國及北京市文藝評論獎,著有《梁啟超傳》、《一個人的閱讀史》、《喧囂與寂寞》、《雅俗》等。

然而,看戲是要花錢的,雖說那時的他,一人獨自「漂」在北京,每月有五六十元的收入,不算多也不算少,「除以半數匯家供甘旨外,而衣食所需,綽有餘裕」, 即便如此,要是由著他的性兒看戲,怕也難以盡歡。所以,有時他也不得不「蹭戲」看。

唱戲

當初他借住歙縣會館,對面就是江西會館,那些宦囊既飽,無所事事的士大夫,偶值喜慶,必在此舉辦堂會。張恨水覺得,這是看「蹭戲」的最佳時機,「故江西會館有堂會,予必作不速之客」。不過他說,千萬不要「貿然而往。大抵夜間十一二鍾,酒宴早罷,賀客暫稀,於是峨冠博服,從車馬中從容步入。門禁(大概為步軍統領所轄之游緝隊)者目逆而送之,以為客也,漫不過問。及入戲場,則豪竹哀絲,好戲方登場。主人間而覺者,明知為知音之客,亦安之若素焉」。

老戲園子

當然,值得花的錢還是要花的。他很明白這個道理:「人生有一種嗜好,要多花一些錢,也要多耗一些精神。」 所以,為了梅蘭芳與楊小樓合演的《霸王別姬》,他可以「大破慳囊」,花十塊大洋一看而再看,「雖然還是做了兩回二等看客,已覺是儘力而為」,但即使如此,他仍然表示:「若有相當的機會,我還可以花五塊錢。」 他對北京伶界每年的窩窩頭會 也很推崇,因為屆時可以欣賞平常不易見到的名伶合作之戲。他曾舉一例:「如全部《群英會》,則裘桂仙飾孫權,程繼仙、姜妙香合演周瑜,郝壽臣飾黃蓋,蕭長華飾蔣干,侯喜瑞飾曹操,馬連良飾孔明(本魯肅為重,兼祭東風,則孔明不弱矣),譚富英飾魯肅。」 這樣的演員陣容,若在平時,幾乎是不可想像的。而且,「民國十年(1921年)前,頭等池座,僅售五元耳」。

張恨水

張恨水對京劇的痴迷,還表現在他很用心地學習戲曲知識,虛心求教,隨時探討和研究。他說:「不才雖不懂戲而酷嗜皮黃。因是工作之餘,在十二點鐘附近,必有一度戲學之討論。議論風生,每不知東方之將白。」 身邊的同事,或為老戲迷,或為名票友,或熟於坤伶掌故的,都是他的老師。他寫了很多談論戲曲的文章,常在《明珠》《夜光》兩副刊上發表,其中不乏真知灼見。比如他談到《舊劇中的琴與簫》,就認為,劇中該用古琴的地方而用三弦或月琴,或該吹簫時以笛聲代替,都是不夠嚴謹的。他以《空城計》和《浣紗記》為例,前者諸葛亮在城樓彈琴的時候,場面上用的就是三弦或月琴。古琴發音「非常之儉樸與清緩」,而三弦或月琴,「音調非常的急促與繁複,和琴韻恰好成反比。有些沒聽過琴的人,以為琴音就是如此,豈不大謬」?後者伍子胥上場時,手拿一管洞簫,「吹的時候,場面上用笛子代,也是很急促的」,和婉轉的簫管的聲音完全不同。「而且伍大夫當日吳市乞食所吹的簫,並不是現在的簫管,乃是排簫。排簫是許多竹管列成一排,捧著吹的。」

謝璽璋:《張恨水傳》

編輯: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陶德曼為何樂於出面「調解」中日爭端?
擊落日機3架,擊傷1架,中國空軍無一損失!「八一四」空戰揚國威!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