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羊祜《誡子書》:恭敬待人 不落口舌之爭

羊祜《誡子書》:恭敬待人 不落口舌之爭

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家族文化風格。

家風體現了家族成員的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大抵成功之士,其家未必富於金銀,但多有教育之方,此即家風之核心所在。

西晉大臣羊祜的《誡子書》,不作高深之論,用今日流行的話來說,就是非常接地氣。而這篇接地氣的文字,恰恰體現了羊氏家族實實在在的家風。在浮躁不實的今天,重讀其文,不無裨益。

與大多數封建家長不同,在《誡子書》中,羊祜並沒有一上來就說道理,而是先回憶小時候父親教導自己的情形。

他對孩子們說:「我小的時候,剛剛學會說話,父親便教導我寫字。九歲左右,又教我學習詩書禮樂。但即使這樣,我學的並不突出,沒有受到鄉里的讚譽。」

因為這個緣故,羊祜認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並不是因為自己才能優異,而是上天眷顧而已。在智商讀書等方面,羊祜認為自己不如父親;然後又告訴自己的孩子:「你們今日讀書,恐怕也不如我。」

身為父親,並沒有說自己小時候如何如何牛,光這一點,就已經很難得了。儘管羊祜說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可能會稍微打擊一些孩子們的自尊心,但畢竟他自己也說了自己不如父親。

既然做父親的都承認自己的不足,做子女的又還能有什麼話說呢?我想,或許正因其覺得一代不如一代,才會更加發奮,努力使家聲不墜,反而會一代勝過一代吧。

在說完自己的故事之後,羊祜才將自己對孩子們的希望說出來:

恭為德首,慎為行基。願汝等言則忠信,行則篤敬。無口許人以財,無傳不經之談,無聽毀譽之語。聞人之過,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後動

恭為德首,慎為行基,是這段話的「綱」,下面所言,則是具體的「目」。在羊祜看來,修德最重要的是恭,行事最重要的是慎。

而具體到「目」上,一則要言行一致,所以不要輕易的許人以財。二則要慎言,所以不要亂傳無經之談。三則做事要三思而行,「思而後動」,即做事之前要先過腦子。

至於羊祜所說「聞人之過,耳可得受,口不得宣」,說白了,就是不要告密。

以上這些話,即使在今日看來,也都非常淺顯易懂。但若追本溯源,其實皆有經典可據。

比如「恭」出《論語》,「慎」出《中庸》。而「目」中所論,更是《論語》「視聽言動」章的最好注釋。羊祜能將經義說的如此淺顯明白,足見其對之有著深刻的體會。凡今之人,若能篤行之,能不受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沈復:在日常生活中尋找你的詩意和遠方
一代文豪蘇東坡:抄書也是件有技術含量的事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