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神秘的基督教聶斯脫利派 為何在古代東方發展迅猛?

神秘的基督教聶斯脫利派 為何在古代東方發展迅猛?

原標題:神秘的基督教聶斯脫利派 為何在古代東方發展迅猛?



問丨在中世紀的亞洲內陸,被稱為聶斯托利派的基督教分支發展規模很大。甚至在唐朝時期的東亞大陸都有教堂分布。那麼這個神秘的教派到底有何不同之處?又為何能夠在遠離基督教中心的歐洲,發展的如此壯大?



早期的聶斯托利派手稿

聶斯托利派是一支與大部分正統基督教派有理念衝突的東方派系。這種衝突讓他們早早的在歐洲和西亞的大部分地方失去了生存空間,開始向東發展。最終成為了最具有東方影響力的基督教教派。至今仍在很多地方存在和發展。


聶斯托利派的名稱,源自創始人--聶斯托利。他是一個生活在公元5世紀的亞洲神父。聶斯托利和當時很多東方教派所在地區民眾或教士一樣,不能理解深奧的希臘哲學思想。所以,他們也就很難理解正統基督教學派里堅持的「三位一體」論。即:耶穌本人是上帝的肉身,在降生的時候就具有神性,只是在當時不具備聖靈。



聶斯托利派將耶穌分為人和神的兩個階段


在聶斯脫利派的理論中,耶穌降生時還只是具有肉身的凡夫俗子。在他死後升入天堂,才被因為升格而具有神性。在他作為上帝之子在塵世間活動的時候,本人並沒有什麼神性可言。按照這個推論,那麼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也就不能被教徒尊奉為聖母。因為她的兒子本身都是是凡人。


此觀點一出,很快就遭到了正統基督教學派的口誅筆伐。但這架不住文化水平低還想像力不足的敘利亞老農,對聶斯托利的說法深信不疑。至於在敘利亞以東的其他地區,希臘文化的普及度只低不高,對於聶斯托利派的傳播更有社會基礎。於是,最後的結果就是整個分支被宗教大會判定為異端。聶斯托利本人遭到了驅逐,教派也將被下令取締。教徒們必須改變門派,否則也按照異端處理。



聶斯托利派為了避免羅馬當局的打壓而進入波斯境內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整個聶斯托利派都與支持基督教正統派的羅馬帝國產生了巨大矛盾,轉而投靠了羅馬人在東方的死敵--薩珊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雖然奉行比較保守的祆教信仰,但並不會要求所有屬民都強行改宗。而且出於反對羅馬在敘利亞地區統治的需要,他們很樂意庇護居於反對派位置的聶斯托利信徒。於是這個小派系就在位於今天伊拉克境內的兩河流域紮根,並將總部設在了巴比倫尼亞地區。他們的傳教士開始不斷向東,順著陸上與海上的絲綢之路傳教。


聶斯托利派的畫像開始變得東方化


公元4-5世紀,聶斯托利派就在東方世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雖然不可能威脅波斯正統的祆教,卻可以在中亞眾多城市、部落之間,爭取到佛教、摩尼教甚至原始宗教的信徒。當然在這個階段里,聶斯托利派的主要活動,還是依託城市進行的。只有在城市較多的地方,才會有繁盛的教會團體出現。


結合當時的歷史大背景來看,這些來自原本羅馬東部境內的難民,為亞洲腹地帶去了很多技術。包括羅馬人傳統的玻璃製造業優勢、機械製造、農業,甚至還有軍事技能。以至於在波斯軍隊中,還一度出現了由希臘人領導的僱傭軍部隊。這對於缺乏技術和步兵部隊的波斯人而言,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聶斯托利派幾乎在所有的城市地區都發展了自己的分支


聶斯托利派本身,也開始了第一輪的大規模東方化進程。之前的他們雖然屬於東方教派,但主要生活在傳統的希臘-羅馬文化區。進入波斯帝國的領域後,他們必須將《聖經》翻譯成波斯語和阿拉伯語。教堂中的聖畫與聖像也逐步脫離了羅馬-拜占庭風格,走向中亞樣式。



中亞風格的聶斯托利派天使畫像


完成這些初級的本土化轉變後,聶斯托利派就已經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波斯宗教了。他們的下一輪擴張就是進入了印度,並順著商路來到了東亞。在對外風氣較為開明的唐朝中前期,聶斯托利派還以大秦景教的名稱,在幾個著名的大城市地區發展起來。其中既有首都長安,也包括了當時非常繁榮的河套與山西北部一帶。連可以走海路通商的廣州、蘇州和江淮地區都有建立郊區。信徒中的上層和骨幹,往往是來自波斯和印度等地的商人。發展的教眾也包括改宗的本地人。


著名的 大秦景教碑


只是在唐朝開始著名的滅佛事件後,朝廷也對聶斯托利派的教堂刀後。景教在東亞地區的發展,受到了歷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波及。但除了天子腳下在長安城外,其他聚集大量胡人番商的地區,沒有什麼嚴格執行禁止令。只有等到南方的廣州等地被經常吃人的黃巢暴民摧毀,景教才真的開始衰落。



唐朝時期的聶斯托利派畫像 耶穌騎馬進入耶路撒冷


不過在北方的山西等地,還有大量具有粟特和突厥血統的沙陀人存在。聶斯托利派的教區還是得到了保留。一直到強調管理和同化沙陀人的北宋王朝建立,這些地方的教堂才步入衰退與消亡。當然,在比較尊重基層自主選擇遼國,有不少沙陀後裔和後來的中亞商販,選擇移民當地。聶斯托利也就繼續在這些地方被保留了數百年。



聶斯托利派在東亞和南亞也有巨大的發展


也是在這個階段,東方的聶斯托利派很多方面都與佛教出現了趨同。主要表現在翻譯經文、畫像風格等方面。可能是為了方便傳教而主動進行了接地氣改革。這讓聶斯托利派的很多東西,在後來與佛教和白蓮教的東西看上去非常相似。


已經非常東方化的聶斯托利派聖畫


在教派總部所在的西亞,阿拉伯穆斯的林崛將原本擔任保護人角色的波斯帝國摧毀。但聶斯托利派並沒有立刻受到大的衝擊。原因也很簡單,穆斯林對於同出猶太教的宗教,一開始都比較寬容。作為有經人的基督徒,只需要繳納點宗教稅,其他什麼都可以由著自己來。所以聶斯托利派在這個時期還處於發展壯大之中。他們比較成熟的宗教禮儀與規章制度,還被早期的穆斯林大量借鑒。



受到擠壓的聶斯托利派 又將重點區域轉向了草原


但隨著穆斯林統治者的個人喜好變化,基督教的地位和待遇就經常起起伏伏。聶斯托利派也做出一個重大的決定,逐步放棄城市的教區人口爭奪戰,向著東方的非城市化地區推進。這樣一來,大批說波斯語和粟特語的教士,就輕車熟路的進入突厥語佔優勢的草原地帶。很多突厥化部落開始改宗聶斯托利信仰,還連帶影響了日後的蒙古帝國。除了早期的部分回鶻人外,大名鼎鼎的乃蠻部落,就信仰基督教東方派。住在他們邊上的克烈部落也是如此。



元朝時期的聶斯托利派石碑


所以在成吉思汗的早期蒙古帝國軍隊中,有很多信奉聶斯托利派的貴族和士兵。他們在同中亞的穆斯林世界作戰時,已然有了一點聖戰的味道。其中的不少佼佼者,也成了後來西方人一直想要尋找到的「約翰長老」的原型。就連早期的伊爾汗國,也尊奉聶斯托利派為國教。著名的阿魯渾汗,甚至還派遣了一名叫拉班掃馬的教士為代表,出訪歐洲的基督教國家。這位原籍西域的回鶻教士,就一路經過君士坦丁堡和羅馬,會見了拜占庭帝國皇帝、羅馬教皇、英王愛德華一世(電影勇敢的心 裡面的大反派)等當時的歐洲政要。



拉班.掃瑪的行程路線

在控制整個東亞的元朝,蒙古人帶來的色目人中也有不少聶斯托利派教徒。他們就在東亞推動了該教派的第二次興盛。只是在當時,他們還是要夾在佛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被認可為一種宗教的儒生之間,所以並不顯眼。這個短暫的輝煌一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為止,才被強制的同化打壓策略所刻意消滅掉。這次衰退也讓聶斯托利派在東亞大陸基本絕跡。



到15世紀 歐洲人還覺得契丹由約翰長老統治


明朝後期,西歐人從海路再次帶來了天主教。利瑪竇之類的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在明朝的內陸省份都能找到殘存的猶太教信徒與教堂。但他們已經無法找到聶斯托利派的蹤影了。蒙古帝國後裔在中亞的大規模改信伊斯蘭運動,又讓他們在中亞的教區也損失慘重。只能作為小的不起眼派系,繼續艱難的生存於亂世之中。


不過一直到今天為止,聶斯托利派依然在伊拉克、中亞和印度等地存在。通過與羅馬教廷的和解,這一分支已經不再被視為異端。他們還發展到了香港,在那裡建立了最東方的一個教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炮歷史 的精彩文章:

無雙長者:帕提亞國王米特拉達梯二世小傳
文物與歷史:希波戰爭前後的出土文物與筆者的愛琴海考察初探

TAG:冷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