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生而為人,你不必抱歉

生而為人,你不必抱歉












悅子每次和咩咩聊天都十分恨鐵不成鋼。自己的這個朋友,總是傾訴著如何被工作壓垮,卻從來不敢在領導面前提出訴求;總是抱怨說千里之外的老母親每天線上監督她練字,卻二十多年不曾反抗;總是懼怕應對棘手的合租關係,只會逃到朋友家裡求個清靜。


 


剛開始時,悅子還開導她,幫她出計謀,和她一起在背後罵老闆、說舍友壞話,到了後來,悅子直言不諱地嫌棄她:

「討好型人格,我救不了你。」


 





被接受和被需要是每個人的精神需求,誰都渴望在生活中有著良好的人緣。和氣生財、吃虧是福、伸手不打笑臉人……這些傳統的觀念也都引導人們在人際交往中放低姿態,以獲得溝通雙方的共贏。


 


然而現實中,有的人左右逢源,成了團寵;有的人卻只是一廂情願,養成了討好型人格。

 






委曲並不一定能求全


 


心理學家蘇珊·紐曼指出,討好者總是將他人的需要擺在自己之前,他們不停地追逐著他人的認可,活在他人對自己的期待中。


 


這種討好是行動上的,而非語言表達上的。

討好行為的深層動機是期待自己的討好能夠收穫相應的回報。

但實際生活中的交往並非都遵循這樣的互惠原則。


 


咩咩逆來順受地接受了上級、越級甚至同級的領導和同事委派的任務後,非但沒有得到相應的酬勞和感謝,反而是她因為無力顧全所有的工作而遭受各方的奪命連環催。


 





父母告訴孩子「你聽話我才給你買玩具」、「你做好了這件事我就陪你去動物園」,久而久之,孩子為了避免被拒絕或者拋棄,便養成了壓抑自己的想法、順著父母的心意說話做事的習慣,

他們腦海中「自己不值得無條件地被愛」的錯誤觀念也便生根發芽。


 


戀愛中,為另一個人卑微到塵埃里似乎是一種帶著唯美光環的品質,有人寧可犧牲自己的時間和快樂,也要無微不至地體貼、照顧對方。過度地在乎伴侶的一顰一笑,竟忽略了美好的愛情應如舒婷所說:「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不拒絕、不求助、不表達——討好者在人際關係中的人格平等就是這樣失衡的。


 






開不了口就別想得到




讓除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高興,大概便是討好者的終極追求了。


 


一方面,他們在回應外界信息時保持著謙卑,面對誇獎時,由於害怕自己的成績招致他人的挑剔和嫉妒,便用「我沒有您這麼優秀」來讓對方產生子虛烏有的成就感;面對要求時,因為害怕對方不開心而無法說「不」來拒絕掉一些無理的請求。




另一方面,他們在表達自身訴求時保持克制,害怕自己的選擇是對方不滿意的,所以總說「你喜歡就好,我都可以」;當自己需要幫助時,也會忽略自己總是被別人麻煩的事實而不願去麻煩別人。


 





儘管有的時候,我們需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要對自己的需求緘口不言。

畢竟,你也得給別人一個設身處地為你著想的機會。



 


你不在朋友圈裡道一聲「早安,凌晨四點的北京」,老闆就不知道你有多努力;你不向媽媽重申一遍你已經25歲了,她依舊會在周末晚上8點打電話問你是否回到家;你不跟室友嚴肅地提出記得沖廁所,就要每天忍受進衛生間那一刻的驚悚;你不和對象歇斯底里地大吵一場,他可能就會認為你不在乎他所以你從不會吃醋。


 


討好的行為對自身與對他人來說都是虛偽的。

一味遷就換來的關係帶著濃厚的功利色彩,讓人看不到誠意。下一次,試著把心裡的話說出口,畢竟「愛哭的孩子有糖吃」也是從普羅大眾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要妥當而不要妥協


 


如何改變討好型人格?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上分享過自己的經驗:去一個陌生的國度呆一年,在那裡沒有任何的人情負擔,不必在乎他人的評價,回國之後就學會罵人了。


 


這個方法多少讓人覺得有些魔幻,況且我們追求的也不是從討好者直接變身為罵人者。但其中包含的一個關鍵因素是:

直面衝突。




職場中,上司為難、同事衝突、下屬對抗;生活中,父母為難、伴侶吵架、孩子叛逆——如果我們連對待這些基本的矛盾衝突都是卑躬屈膝,妄圖只通過討好來換取所謂的和諧,那人生還有什麼幸福可言?


 




既要溫和又不諂媚,既要義正辭嚴又不咄咄逼人,

我們要做的是表達妥當而非泄氣妥協。


 


如何創造雙贏的談話空間?你或許需要一位專業老師的幫忙——

新周說世聯手盧悅老師,推出線上課程:《從人人不理你,到人人力挺你》,精鍊十節心理學乾貨課程,教你認清自我,學會和別人打交道。




我們希望能夠把心理學的智慧,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傳達給大眾;我們希望幫助更多人學會真誠地溝通,學會建立良性、長久的社交關係。


 



 


盧悅,著名心理學專家,國家二級

心理諮詢

師,

深耕心理學領域超過15年,有著超過10000小時的諮詢時長,為3000多位孤獨青年緩解社交之痛。


 


中科院心理學專業出身

的他,曾擔任

中央電視台《為您服務》、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特邀心理專家,

此外他還是

百萬人氣博主,

擁有豐富的知識經驗儲備和極佳的口才,是我們認識的

最懂年輕人的金牌心理師、人際關係專家。





 


內向成為工作生活的短板,讓我們吃了太多虧;

但偏偏社會交際是我們每個人都躲不過的關卡。




 職場上,領導最欣賞的,不一定是最能幹的你,而是最會說的Ta;


█ 

情場上,最受歡迎的,不一定是最有誠意的你,而是最會逗人開心的Ta;


 

朋友中,總能得到力挺的,不一定是付出最多的你,而是最會說到心坎上的Ta。


 


想讓你的努力有回報,首先要成為關係贏家。

和任何人都聊得來,並能說到別人心裡去,你的人生才會更容易!愛情才會更如意!事業才會更成功!


 


我們無數次推翻重來,經過

4500小時的反覆打磨,融合了3000+人際問題調研案例,

最實際最科學的角度出發,告訴你如何自我對話,發揮性格優勢,轉化思維,提高「社交力」,讓每個人都喜歡你。


 






【限時折扣價】


 69.9 元 


僅限 

 

5

0 席 


售完即恢復原價 99.9 元






▼點擊下方海報,購買自救指南▼





一頓飯錢=10節精品音頻,永久回聽 


價值無限,不要遲疑 










互動話題




你屬於

討好型人格

嗎?


你是

如何看待「討好別人」

這一點的呢?


來評論區和我們聊一聊吧。







撰文:麻莉


圖片後期:張出色 Felix 


編輯排版:漫漫


動圖:來自SOOGIF











 

了解開學特惠課程 

 

歡迎點擊【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從Facebook到滴滴:為什麼這些平台都在「黑化」
揚州慢:人間最幸福之事,莫過於剃頭洗腳泡澡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