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龍凱鋒:總結古代指揮員在戰爭中採取的六種制勝計謀,值得學習

龍凱鋒:總結古代指揮員在戰爭中採取的六種制勝計謀,值得學習

原標題:龍凱鋒:總結古代指揮員在戰爭中採取的六種制勝計謀,值得學習


在戰場上,兩軍交戰,作為一名指揮員,該如何運用計謀,改變戰場的形勢,使之有利於我不利於敵,從而完勝敵方,有哪幾招?軍事評論員龍凱鋒總結如下:


一、誘敵之計,使敵人進入我方設計的戰場。

誘敵之計的目的,是使敵人離開已有熟悉的有利的戰場,而進入我方熟悉的有利的戰場,為戰勝敵人創造地利的條件。誘敵之計如同釣魚,需要讓敵人能夠明顯感到勝利在望、有利可圖。餌越大,誘敵越成功。諸葛亮初次指揮作戰,先用趙雲做誘餌,後用劉備做誘餌,使曹軍統帥夏侯惇求勝心切要活捉劉備,在追擊到夜晚時進入諸葛亮預設的博望坡預設戰場,用火攻使曹軍大敗,死傷慘重。


在古代戰爭中,誘敵之計非常多。晉楚城濮之戰,晉文公率領晉軍「退避三舍」,表面上是落實諾言,其實是誘敵深入,使楚軍進入晉軍的預設戰場,為戰勝晉軍打下堅實基礎。所以,善於用兵的指揮員,都懂得誘敵之計。誘敵之計的核心要點是示弱,作戰目的是在預設的戰場消滅敵人,通過示弱而使敵軍放棄警惕,大膽追擊,從而進入我方的預設戰場。?



二、分敵之計,使敵人兵力分配失衡,為我殲滅部分創造戰機。

敵專我分,敵分我專。這也是用兵之道。敵人如果有兵力優勢,而且集結在一處,這樣的敵人是很難消滅的。那麼作為我方指揮員來說,首先是要使敵人分開,便於各個擊破。如何使敵軍分兵呢?那就需要攻敵所必救。只有攻敵所必救,才能使敵人分兵。在敵人必救的道路上設伏,利用地形優勢和兵力集中的優勢消滅敵人。


孫臏組織指揮齊軍的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都是這種戰法。桂陵之戰中,孫臏指揮齊軍圍魏救趙,急攻魏國都城大梁,迫使龐涓率魏軍回救大梁,從而在桂陵集中兵力打敗魏軍。馬陵之戰中,孫臏指揮齊軍救韓,採取的是「退兵減灶」的方式,誘龐涓急追,而在馬陵道戰場設伏,消滅龐涓,打敗魏軍。


所以,分敵的目的是改變敵我雙方交戰時的兵力對比,同時利用地形優勢,為局部戰場的勝利奠定製勝的基礎。分敵,有三種方式:一是攻敵所必救。二是深入敵後,使敵軍派兵分兵防護。三是示弱於敵,誘敵追擊。


三、疲敵之計,使敵人處於疲憊之中,破綻百出。


我軍有著名的十六字作戰方針: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春秋時期的吳國針對楚國,在孫武和伍子胥的輔佐下,吳王闔閭也採取了對楚疲敵的戰法,將部隊分成多份,輪番襲擊楚國邊境,甚至深入境內,迫使楚軍疲於應付。這種戰法進行了六年多,在楚軍疲憊時,集中三萬大軍深入楚國境內,最後柏舉決戰,一舉戰勝楚軍,甚至奪取了楚國都城郢,迫使楚君逃亡。

疲敵的目的是尋找戰機殲滅敵人,要使敵疲我佚,所以疲敵是在分兵的基礎上進行的,否則敵疲我亦疲,就毫無意義。要疲敵,肯定是使敵軍運動起來,在運動中消滅敵人,或者在預設的戰場中消滅敵人,所以疲敵是一種運動戰。既然是運動戰,就要注意敵我的機動工具優劣和交通的便利與否。疲敵,與三十六計中的走為上,非常類似。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在跑的過程中再尋找戰機,反敗為勝。



四、弱敵之計,就是打擊敵人的短板,使敵人戰鬥力衰弱。


弱敵之法,就是將敵人當成一個整體,尋找其整體的戰略弱點,而集中力量或者偷襲打擊這個弱點,從而獲得全局的勝利。官渡之戰中,曹操和袁紹兩軍僵持不下,曹操的糧草殆盡,處於失敗的困境時,從袁紹陣營投靠過來的許攸獻計,指出烏巢是袁紹軍隊糧草囤積之地,燒之袁軍必大亂。曹操於是大喜,派三千軍士偽裝袁軍,偷襲烏巢,獲得官渡之戰的勝利。


美軍打海灣戰爭,也是用隱形飛機先空襲,打掉伊拉克軍隊的指揮所、雷達站、通信設施,使伊拉克軍隊失去有組織的反抗能力,為各個擊破打下基礎。現代軍隊的戰鬥力更加具有整體性,如同一個人一樣,有很多重要部位,一旦某個重要部位受到重創,整體戰鬥力就會倍降。比如指揮系統,比如通訊系統,比如偵察監視系統,比如彈藥庫、油庫等等。所以無論的古代戰爭,還是現代戰爭,打擊敵人的致命短板和弱點,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五、亂敵之計,使敵人內部混亂,不戰自敗。


敵我雙方已經處於決戰狀態,如果一方內部混亂的情況下,戰鬥力就會大損,為我方決戰創造良機。亂敵之法,重在伐謀伐首。也就是說,亂敵就是給敵方統帥或者戰場指揮員錯誤的情報,使其下錯誤的決心,從而有利於我。比如長平之戰,廉頗的堅壁清野、避而不戰的作戰方案,讓秦軍無可奈何,戰場雙方僵持不下的情況下,秦王採用范雎的離間計,花重金買通趙王身邊的權臣,散布謠言,相信趙括帶兵能打敗秦軍,使趙王下了用趙括替代廉頗的決心,從而使長平之戰,秦軍獲得決定性的勝利。


王翦後來兩次伐趙,都沒有滅趙,因為趙國有李牧為將,使王翦兩次失敗。秦始皇又用離間計,使趙王換將,李牧不服,被趙王逮捕殺害。李牧比廉頗有決心有智慧,洞悉戰場的態勢,如果自己被替換,趙國必亡。但無奈趙王昏庸,李牧無回天之力,只能一死,可謂歷史悲劇。李牧將軍真是「愛國惟有忠貞死,不願國破做奴臣」,令人敬佩不已,痛惜不已,淚流不止。


六、惑敵之計,就是使敵軍麻痹大意,為我一擊而勝創造戰機。


惑敵之計的使用最好的,莫過於越王勾踐。越國被吳國打敗,面臨滅國危險。越王採取范蠡計謀,一方面在吳國國內尋找權臣做說客。一方面做出必死決戰的決心。一方面對吳國示好求和。最終得以苟全,求和成功之後,越王勾踐對吳王夫差極盡忠臣,迷惑吳王。一方面獻美女、珍寶示好吳王夫差,迷惑吳王夫差。一方面自身為奴,伺候吳王夫差,以示忠心。一方面在國內積蓄力量,光攬賢才,等待一擊必勝的時機。最後在吳王夫差率主力參加晉國的會盟,吳國國內空虛時,一擊而勝。


惑敵之計,重在投敵所好,使敵麻痹大意,毫不防備,從而一擊必勝。這和孫子兵法所說的詭道類似,越是對手,越要隱藏自己的意圖,才能使敵軍不防備,而找到時機制勝。


以上是軍事評論員龍凱鋒最近學習古代戰例而總結的六種制勝計謀,僅供朋友們參考。喜歡龍凱鋒文章的朋友,請加公眾號「龍凱鋒瞰天下」和「瞰天下智庫」。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凱鋒瞰天下 的精彩文章:

龍凱鋒:從中美貿易戰,談談對國家之間貿易戰的思考與對策
龍凱鋒:中美戰略攤牌前的兩場大會,說明了世界格局走向

TAG:龍凱鋒瞰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