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顛覆了四百年的繪畫史,是怎麼來的?

顛覆了四百年的繪畫史,是怎麼來的?

當我們在博物館裡驚嘆15世紀到18世紀西方藝術大師的精湛技藝,是否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人物的表情是那麼自然真實,布料的紋理那麼清晰可辨,藝術家們真的只是憑藉肉眼觀察完成的嗎?

為什麼連光影都能畫的如此逼真呢?

11世紀與15世紀

繪畫風格對比

傳統繪畫技巧始終是藝術史里最神秘的事情之一。英國最著名的在世藝術家David Hockney,他的一次偶然發現致這個秘密開始被不斷探索。一切都開始於Hockney的一個預感,1999年,Hockney在美術館觀看法國19世紀肖像畫家安格爾的作品時,發現那些作品畫幅非常小,但對人物華麗服飾的細節描繪和表情的再現卻絲毫不差,酷似照片。

安格爾素描

Hockney認為,安格爾的素描稿的尺寸並不是常規作畫的最佳尺寸,於是他將這些作品在複印機上放大,他發現安格爾的線條有反覆勾勒的痕迹,就像是當代藝術家Andy Warhol投影之後的人物速寫。Hockney很驚訝,為什麼安格爾的線條會和安迪沃霍爾的素描線稿有些相似呢?眾所周知,安迪沃霍爾擅長用幻燈機把一張照片投影,在描繪輪廓。

Gun,1981

Mick Jagger

安格爾素描局部圖

Hockney將各個時期的畫作彩印貼在牆上

2001年,Hockney 把這幾年來所研究的古典繪畫技法整理成書-《隱秘的知識:重新發現西方大師們失傳的技藝》(Secret Knowledge),何謂「隱秘的知識」呢?

Hockney得出了一個「大膽」的結論:從15世紀到19世紀前後,畫家們其實已經在普遍地藉助「顯像描繪器」(Camera Lucida)、「暗箱」(Camera Obscura)和「凹面鏡」(Concave Mirror)等光學儀器進行繪畫創作。

C

ameraObscura

以暗箱技術為例,它類似我們小學科學課上學習的小孔成像原理,臉上的明暗對比,太陽光直射,質感強,清晰的辨別出布料的紋理 真實 自然

Hockney揭開了傳世名畫背後古典藝術家們如何利用光學儀器進行創作的神秘面紗,這無疑驚動了整個藝術界,四百年來的西方繪畫史幾乎被顛覆。

在紀錄片《蒂姆的維米爾》(Tim』s Vermeer)中,發明家蒂姆·詹尼森利用光學儀器複製維米爾的油畫,以科學的精確性完美重現了名作風采。儘管這種實驗忽略了藝術家直覺與主觀的作用,但不得不說,這為作品構圖以及光影關係的準確性提供了依據。

左圖:蒂姆·詹尼森 右圖:維米爾

直到19世紀達蓋爾銀版攝影法的出現,繪畫大師們的現實主義技法逐漸退出歷史,並不斷向東方藝術汲取靈感,回歸了線條本身最稚拙的樣子。

知曉了Hockney的「隱秘的知識」,是不是更加覺得藝術像魔術一樣,亦真亦假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c主義 的精彩文章:

沉浸式展覽,怎麼就成了網紅的拍照聖地
趙孟頫:政治漩渦中的藝術大家

TAG:Cc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