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萬勝百萬的淝水之戰,其參戰的實際兵力對比真有如此懸殊?

七萬勝百萬的淝水之戰,其參戰的實際兵力對比真有如此懸殊?

七萬勝百萬的淝水之戰,其參戰的實際兵力對比真有如此懸殊?

373年,前秦奪取梁、益兩州,控制了長江上游,又在379年,攻下襄陽,俘虜東晉守將朱序,同年在長江下游兩淮地區與東晉軍隊互有勝負,一片全線出擊之象。東晉明顯處於弱勢,但在謝安的「鎮之以靜」策略下,倒也氣定神閑,未亂陣腳!

七萬勝百萬的淝水之戰,其參戰的實際兵力對比真有如此懸殊?

謝安

383年,苻堅決意出征,討伐東晉,號稱百萬大軍。我們來看一下具體數目:

苻融、張蚝、苻方、梁成、慕容暐、慕容垂作為先鋒,兵力步騎25萬;苻堅親自率領各胡族步兵60萬,騎兵27萬,共計112萬,這還不包括涼州的兵力,以及從長江上游順流而下之大軍,也不包括河北,幽州一帶出征的部隊。如果數據可靠的話,兵力估計超過120萬。

所以,苻堅說投鞭長江,可以斷流之說法,還真不是吹牛!但為什麼這百萬大軍,最後卻是聞風而逃,草木皆兵,風聲鶴唳了呢?我們來簡單地復盤一下整個過程。

苻堅的87萬大軍到達項城的時候,涼州兵才到咸陽,蜀漢軍才開始出發順長江而下,而河北幽州之部隊,到達彭城。

在先鋒部隊苻融攻下壽春後,慕容垂率3萬大軍進入鄖城(鄖讀yun,湖北安陸),而梁成及其手下,率5萬軍隊駐紮在洛澗(今淮南市東淮河支流洛河)。這樣看來,苻融他們25萬先鋒部隊實際上並不在一處,如果去掉慕容垂和梁成的8萬人馬,那麼就算其它的先頭部隊全部在苻融麾下,也只有17萬人。

東晉以謝石為征討都督,與謝玄、桓伊、謝琰等,水陸共7萬人,駐紮在離洛澗25里處。

七萬勝百萬的淝水之戰,其參戰的實際兵力對比真有如此懸殊?

由於東晉龍驤將軍胡彬被苻融所圍,糧草缺乏,遣使向謝石求救,但卻被苻融截獲,於是立即彙報苻堅,認為東晉兵少將寡,應該快速進軍,一舉殲滅。

苻堅非常高興,扔下87萬兵眾,只帶區區8000輕騎,來到壽春。

此時北府兵名將劉牢之,率5000精銳,夜襲洛澗的梁成部,斬殺梁成等10將,滅敵15000人,剩下的35000人估計都成了俘虜。

好了,東晉大軍滅了梁成之後,一路挺進,直面苻融,此時,雙方的兵力也就是17萬對7萬,不算太懸殊。

晚上,苻堅和苻融登城遠望,看到東晉陣容齊整,皆精銳之師,不禁心虛,又看到八公山上草木似人形,疑為伏兵,大有未戰先怯之態,此為草木皆兵之由來。

實際上,東晉的謝石(謝安之弟)又何嘗不害怕呢?前東晉將領朱序受苻堅所派勸謝石投降,當聽說苻堅也在壽春時,怕的要死,計劃防守,放棄進攻。

但朱序雖然歸附前秦,但心向東晉,他給謝石的建議是乘苻堅的百萬大軍到來之前,速戰速決,挫其前鋒,否則必敗無疑。

你看,苻堅的用人實在不堪,派了個間諜去招降,反而給對手出主意。

於是,一場對攻戰即將開始,雙方列陣於淝水兩岸。

謝玄(謝安之侄)派人和苻融打招呼,意思是你的部隊就在淝水邊上,我們也沒法打啊,你如果退一步,騰出點地方,我們過來,決一雌雄,豈不爽快!

苻堅認為,可以先放東晉兵馬過淝水,待到中途,再起兵掩殺,必勝。

但沒想到的是,前秦往後退的時候,後面的士兵不知道什麼原因要後退!再加上東晉舊將朱序說「前秦敗了,前秦敗了」,便以為自己的部隊真的敗了,紛紛落荒而逃,止都止不住,一路上聽到風聲鶴唳,都以為是東晉的軍隊殺到了,所以,一路狂奔,凍死者十之七八。

七萬勝百萬的淝水之戰,其參戰的實際兵力對比真有如此懸殊?

就這樣,苻融被殺,苻堅身中冷箭,狼狽而逃,浩浩蕩蕩的百萬大軍征東晉,就這樣虎頭蛇尾,草草收場。看著都無法相信,感覺就是一故事而已!

此戰後,前秦逐步崩潰,慕容世家捲土重來,我們下回再講!

七萬勝百萬的淝水之戰,其參戰的實際兵力對比真有如此懸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