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传统通派盆景的特点

传统通派盆景的特点

盆景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全国各地的土壤、气候环境相差较大,再加上各地风土人情,当地文化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盆景艺术上形成不同的流派,通派盆景就是其中之一。

传统的通派盆景剪扎上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取材精

盆景的优劣与创作者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加工是分不开,而取材是一个先决条件,就传统以通派盆景而言,一般选用"满、残、清、奇、古"之树。

满,指上下枝叶丰满,成形后盆景片平层次分明,树冠呈"馒头顶",片干呈"鲫鱼背"。

残,选用看上去残缺不全的树木,但这种树木略加工,立意自然,干粗枝曲,生机勃勃。

清:选用比较清幽的树木。

奇:选用一些树形奇特的树,有的树木原生长在深山峡谷的石缝之中,根部和树干千姿百态,突兀苍劲,或呈鸡爪,或呈蟠龙游蛇,这种树木经过加工后,有的看似"迎客",有的看似"送客",有的似"虎",有的似"凤",妙趣横生。

古:选用树龄长的树。

二、造型美

1、传统的通派盆景应有座地弯、第二弯、半弯。

座地弯:即树干部做成"弯",例如要求树干先向左弯的话,树干要向右侧斜下来种在盆里,树干紧贴泥土,向左弯,此弯须做成抱驼型,使树干觉得苍劲有力。

第二弯:在座地弯高度1/2处(视树干而定)开始第二弯,即树干继续向左弯,旋继向右弯。最弯处与座地弯最弯处距离要略高于座地弯的高度。

半弯:在座地弯与第二弯以过渡距离基本相等的地方开始半弯剪扎。特别要注意的是半弯以中心点与座地弯的中心应在同一线上。

2、爬根、茶壶嘴

爬根:传统通派盆景要有爬根,根成爪,形成盘根错节,树木显老有劲,稳妥坚扎。

茶壶嘴:起手干、出手干,与主干均应扎成一定角度的茶壶嘴型,茶壶嘴要高低不同,长短不一,有起伏。

三、高低起伏,层次分明,片面丰满

一盆完美的传统通派盆景,要达到姿(形态)势(树枝所向)神(神韵)齐备,近看左倚右倾,顶部端正,主干苍劲古朴,背看片干层次分明,庄重丰满,侧看潇洒自然。

传统通派盆景以"片"面要求也较高,树冠要成"馒头顶",树片要成"鲫鱼背",背面要比正面更加丰满。

因此,前人用四句话来概括传统通派盆景的特点:即;

肚皮内吸成驼背(座地弯)

跃马奔腾回头看(第二弯)

列队侧目看"军旗"(半弯)

上下中心一条线(整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景艺术 的精彩文章:

TAG:盆景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