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新潮交棒,長電科技能否再次蛻變?

王新潮交棒,長電科技能否再次蛻變?

來源 |芯師爺原創組作品

作者丨Kid

9月25日,A股封裝測試企業長電科技發布《長電科技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決議公告》,董事會全票通過董事長兼CEO王新潮、總裁賴志明分別辭去職務的請求,並調整了定增募投項目以及對多家子公司增資。

圖左二:長電科技CEO 王新潮

公告顯示,董事會已同意聘任李春興(Choon Heung Lee)擔任公司CEO,並由李春興提名,經提名委員會審核,聘任賴志明擔任公司執行副總裁。

資料顯示,李春興是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理論固體物理博士。歷任安靠研發中心負責人、全球採購負責人、高端封裝事業群副總、集團副總、高級副總、首席技術長(CTO)。在半導體領域有20年的廣泛封裝經驗,擁有較強的國際化項目管理能力和領導能力,在初創、扭轉和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實現收入、利潤和業務增長目標方面取得了多項可驗證的成功經歷。李春興先生目前擁有專利59件,並在國際上發表了19篇學術論文。

1

辭職事件始末

9月25日,長電科技官網發布《長電科技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決議公告》,通過了《關於公司部分高級管理人員任免的議案》:

1.公司董事會收到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CEO)王新潮先生請求辭去首席執行長(CEO)職務的辭職書,經研究討論,公司董事會同意王新潮先生辭去首席執行長(CEO)職務的請求。

表決結果:9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

2.根據公司董事長王新潮先生提名,經提名委員會審核,一致同意聘任Choon Heung Lee(李春興)先生為公司首席執行長(CEO),任期自本次董事會聘任通過之日起至本屆董事會任期屆滿。

表決結果:9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

值得一提的是,與王新潮一起離職的總裁賴志明,經董事會研究討論被外聘為公司執行副總裁。

據芯師爺了解,長電科技人事調整從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簡稱「大基金」)入主後就陸續開展了。自去年7月份以來,6個董事席位中有4位來自大基金以及華芯投資等,監事會中也有兩位大基金派駐人員。

新潮集團作為公司的原始第一大股東,引入大基金、芯電半導體收購新加坡星科金朋後,所持股份被不斷稀釋。9月12日,長電科技公布股東減持計劃,王新潮控制的新潮集團出於資金需要,計劃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16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

目前,大基金已經成為長電科技第一大股東,王新潮也辭任長電科技CEO。歷史已入塵埃,不妨回望王新潮與長電科技近三十年的光輝歲月。

2

歷史鐫刻:王新潮與長電科技

1972年,一座默默無名的晶體管廠在江蘇省江陰市興建,這座晶體管廠因建於江陰,故取名「江陰晶體管廠」。沒錯,也就是長電科技的前生。剛建成的時候,江陰晶體管廠有過一段好日子,但好景不長。隨著國門打開,洋貨湧入,江陰晶體管廠在衝擊下瀕臨倒閉。

時勢造英雄,1990年王新潮臨危受命接任廠長,當時他34歲。

「首先是求生存,活下去。」王新潮說,「去國際上找訂單、開發新產品、組織富餘人員搞三產。使出各種方法後,工廠總算活了下來。」

商海風雲變幻,掌舵者豈是尸位素餐之人?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江陰晶體管廠再次面臨生死考驗,走到了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為什麼工廠屢屢面臨倒閉的危機呢?王新潮明白,問題的癥結在於規模太小。在跟工廠骨幹開會之後,王新潮做出第一次調整,決定擴大江陰晶體管廠生產規模。

這一決定也受到了「命運之神」的青睞,時值國家大力打擊走私,曾經壟斷市場的走私品都拒之國外,長電的產品可以說是供不應求,產量從年產3億顆三極體增加到13.5億。

2003年,長電科技在上交所掛牌,成為行業內第一家上市公司。

千禧年之後,行業競爭加劇。SARS的爆發更是讓企業的出口雪上加霜,王新潮意識到,靠著低成本擴張,擴張後降價,再擴大再降價的路線已經行不通了,必須再做調整:一是技術創新、提高門檻、提升競爭力;二是調整產品結構轉向更高端產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長電被逼進入第三次調整。這次調整中,長電不僅恢復了一批老產品的競爭力,還規模化生產和供應高端智能手機產品。在此基礎上,長電踏上了征戰國際頂尖客戶的道路。接下來,長電科技與中芯國際聯合成立了中芯長電,並收購了新加坡星科金朋。

2017年,長電科技營收238.56億元,環比增長24.54%,凈利潤3.43億元,環比增長222.89%。

今日,長電科技宣布王新潮先生離任CEO一職,就芯師爺來看,這是王新潮功成身退、長電科技平穩過渡之策。

3

功成身退 平穩過渡

細看中國的歷史,王朝政權的動蕩甚至顛覆多半發生在新舊君王交接的時刻。對於企業而言,公司CEO的交接也至關重要。而這一點,我們可以看看馬雲。9月10日,54歲的馬雲宣布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而早在2013年5月10日,馬雲卸任阿里巴巴集團CEO。

現年62歲的王新潮,已經對長電科技做出了卓越貢獻,如果他繼續擔任CEO一職未嘗不可。畢竟華為的任正非先生,74歲了依然在為企業日夜奔波。

這種盡職盡業、先人後己的精神當然值得可歌可泣,但如果CEO全身而退,讓企業以更平穩的方式過度到下一任交接人手裡,對企業的長久發展來說或許是一件好事。所以,馬雲之後有了張勇。

回到長電,董事會收到王新潮先生請求辭去CEO職務的辭職書後,經董事會研究討論,9票通過,0票反對,0票棄權。另根據王新潮先生的提名,由李春興先生擔任公司CEO直至任期滿,經董事會研究討論,9票通過,0票反對,0票棄權。所以,王新潮之後有了李春興。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那李春興走馬上任之後首先要做的事又有哪些呢?芯師爺猜想有二。

4

猜想之一:扭轉不利局面

先從長電科技的股票說起,進入2018年5月份以來,長電科技股票一路下降,從下圖可看出。

來源:新浪財經

實際上,造成股票一路下降的原因,也是目前長電科技所面臨的不利局面,芯師爺認為有三:

繼力晶科技公司在台灣銅鑼設廠投資近669.4億元後,台積電也擬投資700億元於竹南實踐先進封測廠建廠計劃。目前已開始進行建廠環評作業,預估半年內完成相關程序,並預計在2020年完成設廠。

國內封測行業加速整合,擴大生產規模。以同為封測行業的華天科技為例,9月12日華天科技宣布收購Unisem,此舉將擴大華天科技生產規模,拓寬業務範圍,有利於進一步搶佔市場。

封測水平處中低端,難以抗爭國外先進水平。其實,國內封測行業都處在中低端,高端市場基本都被中國台灣、日本、韓國所佔領。一方面,低端市場盈利能力較差;另一方面,低端市場惡性競爭嚴重。再加上國際形勢並不明朗,半導體行業瞬息萬變,封測領域也捉摸不定。

對於新上任的李春興,扭轉長電科技面臨的不利局面,或許是他的「投名狀」。

5

猜想之二:加速布局全球化

如今在半導體領域,全球化、規模化已是大勢所趨。大多數情況下,半導體企業為了生存要麼選擇吞併,要麼選擇被吞併。

通過併購現象不難看出,幾乎所有併購的案例背後都在謀篇全球。加速全球化是半導體企業的未來發展的重要一步,不管是晶元設計公司還是封測企業,無不採用這種方式擴大市場份額。

另外,全球化經濟現象日趨明顯,中國政府也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全球化對企業而言,是中國級企業和世界級企業的重要考量標準。只有把目光放在全球,企業的盈利能力才會更加強健。

因此,加速布局全球化是長電科技未來發展必經之路,這對李春興而言也是當務之急。

6

結語:謝謝王新潮 祝福李春興

自長電科技成立至今,王新潮先生用近三十年的時間傾心相扶。而未來,李春興先生首要任務是扭轉長電不利局面,和加速長電國際化布局。創業難,守業更難。我們謝謝王新潮,我們也祝福李春興。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芯師爺 的精彩文章:

最新調研:解惑MLCC九重心事
台積電 7 nm 將吃高通驍龍 1000 平台訂單,瞄準全時聯網筆電市場

TAG:芯師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