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從吐蕃手中光復山河,重新打通絲綢之路,是絲路上最後一位英雄

他從吐蕃手中光復山河,重新打通絲綢之路,是絲路上最後一位英雄

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多是佛教題材,在諸多的題材中卻有一幅壁畫畫的是現實的歷史題材,叫做《張議潮出行圖》。說起張議潮和他的歸義軍,除了資深的歷史迷,現在很少有人能知道。但歷史上的張議潮,卻是一名赤膽忠臣,他光復山河,重新打通絲綢之路,可以說是絲綢之路上的最後一位英雄。

絲綢之路自西漢武帝時開始鑿空,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控制西域,由此打開了一條通往西方的通道。至於盛唐,更是與世界各國交流頻繁,絲綢之路上商人異士、外國使節往來不斷,直到大唐國運中衰的安史之亂。為了平定內亂,大量抽調安西都護府的軍隊入關,結果隴右、河西等地,被吐逐步蕃佔據,終於西域與中原的聯繫斷絕,絲綢之路也就此中斷。

處於絲綢之路的重鎮沙洲——也就是河西走廊第一重鎮敦煌,在失去外援的情況下,孤城喋血苦守11年,終於城破,被迫歸順於吐蕃。張議潮就是沙洲人,他出生時沙洲就已經在吐蕃統治下,並沒有見過大唐盛世,但是在老人的言談中,他知道了曾經大唐的鼎盛,也有人身為一個唐人的自豪和驕傲。

唐人的國家榮譽極強,雖然已經淪陷入吐蕃統治,但依然視自己為大唐子民,曾經有唐朝使節出使吐蕃,甘州、涼州、瓜州、沙洲等城邑,見唐朝使節夾道哭泣:皇帝還記得陷入吐蕃統治的我們嗎?使者回去稟報:他們都是天寶末年安史之亂陷入吐蕃的唐人子孫,脫離唐朝統治幾十年,語言已經有了變化,但是衣冠風俗依然是大唐。

張議潮就是在這種氛圍下成長的,他對故國心馳神往,雖生長於異地,但心繫大唐。所以他學習兵法韜略,聯合豪傑,就為了反抗吐蕃統治,光復河山。機會終於來了,吐蕃貴族橫徵暴斂,引起了河西民眾的憤怒,於是張議潮在沙洲起事,發動起義,頓時一呼百應。張議潮的準備沒有白費,他組建軍隊,厲兵秣馬,屢戰屢勝,終於光復了沙洲,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吐蕃的進攻。然後張議潮主動進攻,又先後收復了瓜州、甘州、肅州、河州等十州,徹底光復河西,陷入吐蕃百年之久的河西重新歸於大唐!

收復失地後,張議潮又恢復唐制,重新展開各種制度,大力發展經濟,重開絲綢之路!大唐邊境竟然重新盛唐景象,商旅使節不決於路。當張議潮派使節前往長安賀喜時,唐廷上下震動,舉國歡騰,使臣回到朝廷後上報:河西之地,胡風盡去,唐風大盛。人物風華,一同內地。

不久之後,張議潮親自率領軍隊收復涼州,也是甘肅威武,徹底光復西域!張議潮再次上表:河隴陷沒百餘年,至是悉復故地!此戰之後,「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餘里,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舊」,從長安到西域再次暢通無阻,這條絲綢之路,已經中斷了100多年了。

河西淪落百餘年,路阻蕭關雁信稀。賴得將軍開歸路,一振雄名天下知!張議潮可以說是絲綢之路上的最後一位英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生說娛樂 的精彩文章:

甘肅省博物館有一隻怪瓶,被鑒定為國寶,自帶三個難解謎團!

TAG:木生說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