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富士發布了最便宜的一億像素相機,還說今天已不適合「全畫幅」

富士發布了最便宜的一億像素相機,還說今天已不適合「全畫幅」

the world does not fit into 35mm format.

這句話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理解,那就應該是:

現在這個世界,已不適合 135 全畫幅了。

要說這個被稱為「全畫幅無反元年」時代說不適合全畫幅,這難免讓人有點不解。不過,要是這句話由富士說出來,或者你能夠感受到當中的雄心壯志。

9 月 25 日晚,富士在科隆舉行發布上正式推出了中畫幅無反相機 GFX-50R,同時也公布了 GFX-100s 的開發計劃。兩款產品的售價都頗具亮點,而將定於明年發布的 GFX-100s 應該成了目前最便宜的一億像素中畫幅相機。

和之前預測的一樣,富士在中畫幅機身的布局上也開始玩 X 卡口系統的套路。如果之前的 GFX-50s 代表的是類似 X-T、X-H 這一類工作化、專業化的機身,那今天發布的 GFX-50R 就是走「數碼旁軸」路線,那就是 X-Pro 和 X-E 這個路線。

但比起有混合取景器的 X-Pro 和 X100 系列,GFX-50R 的設計就要更「務實」不少。雖然定位和 GFX-50s 相近,不過 GFX-50R 並未享有「混合式取景器」這個福利。比起 APS-C 畫幅的「旁軸造型旗艦」X-Pro 系列,GFX-50R 更像是一台大體積的 X-E。

GFX-50R 保留了富士旁軸系列的設計,機身左側的部分附帶了控制快門速度和曝光補償的轉盤,機身正面也沒有 X-Pro 2 的前撥盤。GFX-50R 的背面也很乾凈,富士最標誌性的多方嚮導航鍵也沒有了,而搖桿和後置撥盤還在,旁邊還多了兩個自定義按鈕。感覺上,富士是把大部分的操作轉移到右手拇指的操控區域上了。後置左側還多放了一個對焦切換撥桿,這個原本應該是放在機身正面東西轉移到機身後面,總覺得有點奇怪。

主要是,真的沒有必要擠在同一個拇指操控區域上,這樣操作也不會讓操作方便多少的。而且這麼看的機身,也不那麼復古。你要是去看看富士膠片時代的 GW 系列和 GX 系列機身就知道了。

配置方面,GFX-50R 用上了 5140 萬像素的中畫幅感測器,搭配富士 X-Processor Pro 圖像處理器,和 GFX-50s 一樣支持 Velvia、Provia 和 ACROS 等多種膠捲模擬模式。富士這次也為 GFX-50R 加入了藍牙,提升機身的無線連接能力。再加上那個熟悉的 236 萬點可翻折觸控背屏。再加上其他配置沒有太大的差異,GFX-50R 真的可以看成一款「旁軸版」GFX-50s。

當然,改用了旁軸造型之後,GFX-50R 的機身會比 GFX-50s 薄了 25mm,新設計的機身也將體重下調到 775g,比 GFX-50s 輕了 140g。對那些希望便攜,同時也想在富士 GFX 系統中發展的用戶,GFX-50R 會是一個更輕便的日常使用新選擇。

除了更輕量化的旁軸設計機身,富士這次也帶來了搭載 1 億像素的新機 GFX-100s。

GFX-100s 改用了新設計,看起來更像是一款加入了「一體型電池手柄設計」的巨大化 X-H 或 X-T。對比 GFX-50s,GFX-100s 的機身線條和細節會再簡單一點,機頂取景器的預留了空隙,看起來跟 GFX-50s 一樣具備了可拆和翻折設計。

因為機身尺寸變大了,所以整機也有了更多的空間。和之前的 GFX-50s 比起來,GFX-100s 用上了更大尺寸的肩屏,但轉盤和按鍵也相應地減少了。原本在 GFX-50s 上出現雙轉盤設計,到了 GFX-100s 上就只剩下軍艦頭左側的單轉盤。這個轉盤上沒有刻度和標識,從目前推測的話它可能是一個具備複合功能的按鍵。

對比舊機之後就能夠發現,GFX-100s 的機身後背會更加扁平,不會像 GFX-50s 那樣有明顯的突起,但這樣的話,也會少了一排放在後置屏幕上方的按鍵。官方沒有在現場展示 GFX-100s 的背部,所以目前還不清楚這台新機的背部配置。

配置方面,這款 GFX-100s 搭載的是 1 億像素的中畫幅感測器,同時加入了專門為中畫幅設計的機身防抖結構。除了能夠拍攝一億像素的靜態照片之外,GFX-100s 也能錄製 4K 視頻。相信富士還是想把 X-T 和 X-H 機身那套兼顧靜態拍攝和視頻錄製的思路,整合到中畫幅機身身上。只是,中畫幅機身做靜態拍攝時它不再是主打速度和性能,而是畫質。

富士在會場上也說明了,GFX-100s 只停留在開發階段,所以他們並未對參數做詳細發布。

但是,GFX-100s 的價格卻在會場中公布了。售價約為 10000 美元的 GFX-100s,摺合人民幣也就只需要 6.9 萬元,應該是目前最便宜的一億像素中畫幅相機了吧。它和新發布、售價為 4500美元(約 3.1 萬人民幣)的 GFX-50R 一樣,都是能夠用「便宜」來定義的中畫幅相機。

的確,富士這些年確實是把新的推廣重點放到了中畫幅系列 GFX 當中。他們在現場也表示,GFX 的銷售比過去增長了大概 60%,在 GFX-100s 和 GFX-50R 出現之後,富士希望這個素質還能夠獲得更大幅的提升。

對現在的富士來說,中畫幅和旗艦 APS-C 機身會是富士未來面向專業群體的標誌。他們在發布會上表示:

富士屬於第二代無反相機製造商,同時也是為數不多能生產廣播級鏡頭的廠商之一。對於富士來說,現價段流行的全畫幅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所推出的 APS-C 系統才是最為平衡的選擇。單單就重量而言,APS-C 系統已經能比全畫幅減輕 1/3 左右。

除了 APS-C 系統,我們還有 GFX 系統。對比現有的 135 全畫幅系統,我們的 GFX 系統在感測器尺寸、畫質等方面更有優勢,我們也把 GFX 系統稱為「超全幅」系統。

就這兩點看來,我們的確不需要做全畫幅相機,我們也認為,全畫幅已經不太適合這個時代了。

正如開頭所言,目前也真的只有富士有這個「雄心壯志」,能拋出這樣的誓言。

對於他們來說,GFX 系統在保持一定幅度成長,X-T 系列和 X-H 在新技術加入之後也有了不錯的表現,兩條戰線都能夠交出自己較為滿意的成績。或者就這樣看,富士暫時還真的不需要去挖全畫幅無反這個坑。

但是,目前還是一個以 135 全畫幅為主導的市場。不管是體驗、性能配置和系統成熟程度,135 全幅其實都要比其他系統要優秀一點。再加上今年全畫幅無反熱潮的出現,整個系統的發展優勢會比其他來得更明顯。富士現在要繞過 135 全畫幅,自己以 APS-C 和 120 中畫幅做基準去打造雙主力畫幅系統,看來還是有著很大的壓力。

畢竟,新標準要真真正正有人跟隨和擁護才算建立。而富士距離這個新標準,要走的路還是太多了,現在說「現已不是全畫幅的時代」,看來還是太早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蘋果的著名設計: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時代
網紅已經成為一門流水線生意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