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輕人顛覆了建築界,設計了一堆「垃圾」,卻讓全世界都拍手叫好!
中國設計微刊,專註「家居、時尚、創意」設計分享
設計空間 | 書畫藝術 | 生活美學
來源:環球觀築(ID:Achifocus)
用垃圾顛覆建築界
建築師:黃謙智
垃圾,每天都在我們周圍生活中存在,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垃圾除了倒進大海,掩埋於地下····我們還能怎麼處理它們呢?
在越來越多的垃圾面前,我們的無力感也在與日俱增。
黃謙智,中國的一位年輕建築師
他提出了垃圾處理的新方式,將其與建築表皮產生了聯繫,最出名的代表作是他利用152萬個塑料瓶,設計了一個9層高的博物館。
博物館的設計外觀
外觀表皮的建築材料就是這些塑料瓶
正如,我們親眼所見,這棟建築的表皮,是由一個個塑料瓶設計而成。
它不是一個簡單的裝置藝術,一開始社會的評價:它只是一個最多可以存在一年的藝術裝置
但
如今七八年過去了,這棟建築仍然完好無損,並經受住了各種極端天氣的考驗
。在這之前,這150萬塑料瓶,就是一堆即將被掩埋於地下的垃圾。經過特殊處理後,
這些垃圾變成了塑料磚
。
為了確保結構的穩定性,在每塊塑料磚的折角處都設計了
卡榫,類似於孔明鎖(又被稱為魯班鎖)的結構。
用孔明鎖結構代替有毒的粘合劑
不再需要工業膠水的粘合力,這些塑料瓶本身就能
輕鬆鬆鬆就成承擔一個成年男子的重量。
項目落地成功後,
《國家地理》
還特意飛到了台北
把這棟150萬垃圾瓶設計成的9層大樓拍成了紀錄片
,
在全世界168個國家播出,轟動了建築界。
PART1:
智障哈佛生與垃圾結緣
11歲的黃謙智跟全家一起移民美國,剛到美國時,因為英文不好,無法聽懂老師的講課,
還一度被分進了智障班
。但沒想到的是,6年後,
17歲的黃謙智提前被全美頂尖的康奈爾大學建築學院錄取。畢業後,他又直接進入哈佛大學攻讀建築碩士學位。
24歲那年,他
提前從哈佛畢業,還考取了專業建築師執照
。畢業後,他開始了自己的垃圾生意
,他們的第一桶金
是這個小型風力&太陽能發電機。
它是用回收的垃圾做成,可以外接各種不同的太陽能板。以質量和價格多重優勢拿下了許多日本和法國的訂單。
後來遇上了金融風暴,就不得已回到了老本行,建築行業。
一開始他們跟台灣最大的廢料回收廠合作
,他們主要回收廢舊的磁碟、DVD、電路板,然後經過加工處理,提煉其中的貴金屬。
但提煉剩下的絕大多數PC(聚碳酸酯)塑料卻一直很難處理,讓回收廠老闆十分頭疼。
於是
黃謙智想到了一個主意,將這些不可利用的垃圾,設計成建築的表皮。
PART2:
從垃圾大樓到垃圾車
他們的創意又登上了2017倫敦設計節、2018年米蘭設計周,解決了邊遠地區的垃圾回收問題。
《國家地理》
在168個國家播出後,造成了不小的轟動,
成龍大哥也找到了黃謙智
,希望能對電影拍攝現場的垃圾,提供一些解決方案。電影拍攝期間產生的垃圾不計其數
希望能設計出
一個可移動的既具備回收同時還能將垃圾進行利用的這樣一個製造工廠
。可移動的垃圾製作工廠
,這聽起來就像是一個不太現實的想像。
但黃謙智團隊,還是
花了兩年時間
,研發出了這個小型可移動工廠。它共分為兩個模塊,一個是垃圾製作的生產,一個則是維持工廠本身的動力模塊。概念圖
實景圖
移動工廠,本身攜帶了太陽能板
,整個運作過程中,太陽能都會提供動力,並形成了一個閉環系統,不會產生任何垃圾。
太陽能電板的利用
同時它還自帶了
清洗功能
,重複可利用的過濾水,能清洗無數個被遺棄的臟塑料瓶。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
這台移動小工廠是如何回收並且實現垃圾再利用?
首先,把回收來的塑料瓶等磨碎,再放入清洗器和除濕器皿中,
將磨碎的垃圾小顆粒倒入磨具中,並將其填滿
將填加好的磨具,放入烤箱後,
40分鐘拿出
。我們就能看到成型後的文化磚了,經後期統計,
每5個塑料瓶就可以轉變成一塊六角文化磚
。文化磚的色號,也可以隨著塑料瓶本身的顏色發生變化。
星巴克杯設計而成的文化磚
設計一小步,確是人類的一大步
移動垃圾工廠的成功,也大大激勵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它甚至某種程度上,成為了環境問題的一個設計標杆,出現在了多個有權威性的設計節中。
2017年倫敦設計節
2018年米蘭設計周
PART 3
煙蒂、DVD,用垃圾引領潮流
一個個標誌物的誕生
,也成功推動了環保生態的進程,
煙蒂
、
DVD
那些想像不到的垃圾,都能變成建築材料,並且成為時尚潮流。用
煙蒂
做成的室外大型空氣凈化器,在回收煙蒂的過程中有許多其他的廢料,黃謙智把剩下的不能回收的東西壓成板材,做成桌子椅子。
用DVD設計而成
的像鱗片一樣的建築外牆表皮
還有這個更為著名的,用塑料瓶搭建而成的泰國曼谷機場邊的轉運站
並成功吸引了NIKE等巨頭企業,加入到了垃圾再回收利用的浪潮中。
在東京開業的NikeLab MA5旗艦店
首先
店鋪
牆壁
都是用回收來的舊鞋的材料設計而成而店內的陳設衣架都是用
回收的ABS塑料
製作而成。這些堆疊的陳設貨架,也都是用垃圾材料製作而成,彼此之間相互扣合,保證了結構的穩定性。
2014米蘭設計周
,他們還研發參與制作了這座會飛的房子
名為「Aero-Static Dome」
那些五顏六色的繩索便是用可回收的塑料瓶設計而成的紗線
。
PART4
無償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動行業進步
研究垃圾材料數十年來,13年來,他們跟各種各樣的垃圾相伴,並設計出了新潮又具有歷史意義的環保產品,
並將自己多年來的研究成果,無償在自己的網站上公布
,每一種垃圾如何去回收、怎麼利用,所有參數都可以在上面查閱到。
一個小小的開放,也無形間推動了行業的整體進步。
官方網站:https://materialdb.miniwiz.com/
目前還沒有全部上線,速度會有點慢
-end-
轉 載 須 知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空間設計原創出品
歡迎轉發分享朋友圈
公眾號轉載需後台回復「轉載」二字
>>>>點擊閱讀全文查看近期熱文:
第一批90後都回老家改造鄉村房了,看完想馬上入住
設計師太會用色了,三層普通宅裝出了高級感
33平住5人!上海浦東高功能3代宅,沒更牛的了
他是世界「最貴」設計師之一!(附作品集)
拆拆拆改改改,65平村屋大變身,無敵美景隨便看
偷師奧斯卡,高級又耐看的家居配色是這樣煉成的
生活好物,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俄羅斯建造歐洲第一高樓,竟是普京最愛的小秋葵
※與柯布西耶關係親密的女神, 她80年前未能建造的設計作品, 被LV造出來了
TAG:空間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