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分享|買耳機應該留意什麼?買耳機應該注意什麼?耳機應該怎樣選?

分享|買耳機應該留意什麼?買耳機應該注意什麼?耳機應該怎樣選?

分享|買耳機應該留意什麼?買耳機應該注意什麼?耳機應該怎樣選?

聽音樂跟品嚐美食一樣,每個人的習慣與囗味都不同,所以在您選購耳機前一定要先設置好自己的需求,之後再從耳機的類型、用途、聲音走向、外觀設計來涉獵目標,過程中您也必須看得懂規格所代表的意義,並懂得正確試聽以了解耳機性能。如果這些步驟都有用心,買耳機不但一點也不難,還可以從中獲得滿滿的樂趣。以下我們就針對採購耳機應該留意的項目,提出不同面向的建議,讓您可以正確的找到適合自己的耳機。

重點一:考量前端器材的驅動力

購買耳機前第一件要確認的事,就是「考量前端器材的驅動力」,用更白話一點方式來説,就是耳機前端的設備是否有足夠推力,因為這會決定您耳機購買的類型,同時影響聆聽感受。入門玩家必須了解一點,您跟我買一模一樣的耳機,不代表您拿回家就會聽到跟我一樣的效果,適當的搭配,讓耳機性能完全發揮,才有機會獲得最好的聲音,不良的搭配,再好的耳機也可能聽起來粗糙,所以想真正玩到耳機的精髓,聽到好效果,定要有搭配的概念。

舉例來説,現在很多人用智能手機當作信源,智能手機的推力(功率輸出能力)有限,比較適合搭配耳塞式或入耳式產品,如果硬要使用阻抗值很高、很難推,或尺寸很大的耳罩式耳機,聆聽並不會沒有聲音,但會因為驅動不足而出現聲音單薄、失真等現象,耳機性能將無法完全發揮。

分享|買耳機應該留意什麼?買耳機應該注意什麼?耳機應該怎樣選?

如果確定以手機作信源,耳塞式或入耳式產品通常會是比較Safe的選擇,不過這只是一個大致的狀況,現在很多廠商積極推出好推的耳機,以符合多數消費者需求,所以也有不少中小型耳罩能搭配手機,這類耳機的特徵通常都是阻抗值較低、效率值高。為了解決手機推力不足的問題,也有很多搭配智能型手機的隨身耳放問世,您也可以透過外接這類裝置解決手機推力不足的問題。

相反的,如果是在家中定點使用,前端器材(例如播放機、放大機、USB DAC)內含不錯的耳放功能,那麼您可以搭配的耳機範圍就會寬很多,採用大型耳罩產品還能獲得更大動態、更充實低頻或更寬鬆聽感。不過如果遇到對功率有巨大需求,阻抗值高達上百歐姆的耳機時,這類器材附帶的耳放功能就未必能應付,您可能會需要更強的驅動力,搭配專門的獨立耳放。

分享|買耳機應該留意什麼?買耳機應該注意什麼?耳機應該怎樣選?

講到這裡您可能還是會覺得模糊,到底怎樣的推力能應付怎樣設計的耳機呢?而且搭配的耳放不同、耳機的聲音表現也會不同,這部份想作更正確評斷,就還必須合併另外兩大重點,其一是看懂規格,其二是正確試聽,如此才能兼顧推力與好聲,不顧此失彼,這部份後文會作説明。

分享|買耳機應該留意什麼?買耳機應該注意什麼?耳機應該怎樣選?

重點二:搞懂耳機有哪些類型!

確認了前端器材的驅動力之後,您應該已經將耳機選擇限定在某一種類型,接下來您必須將自己的用途、習慣、想要的效果列入考慮,如此可以再大幅縮小耳機的選擇範圍。舉例來説,假如您是商務人士,前端器材是筆電或手機,驅動力有限,而您最常使用耳機的場合是在飛機上或高鐵上,如此一來,選擇「有抗噪功能」的「入耳式耳機」就是一個方向。或者選擇「有藍牙功能」的「耳罩式耳機」也是一個好方向,因為這種耳機內含放大機,不需要吃前端器材功率,通勤時聆聽也不用煩惱接線的問題,想要作這樣的思考,您必須對耳機的類型有一定認識,從中找出適合自己的產品。關於耳機的類型有那些,前面一個章節已經有詳細的介紹,這裡就不再贅述。

分享|買耳機應該留意什麼?買耳機應該注意什麼?耳機應該怎樣選?

重點三:學會看懂規格表!

前面説過,如果您想了解耳機特性,或是耳機與其它器材搭配的可能性,您就必須對耳機規格有一點程度了解。我必須老實説,很多廠方提供的規格不全面,甚至不準確,但總是有一些脈絡可尋,大致能知道耳機的性能,甚至於聲音走向,以下列出四項您買耳機時一定要了解的規格,可作為購買時的參考。

單元設計

單元是耳機的發聲來源,它的設計、材質、運用,當然跟耳機的聲音表現有巨大關係,例如動圈式設計常會有比較飽滿的中低頻、電樞式設計通常有比較為優異的高頻,如果兩款入耳式耳機,一個標榜大尺寸動圈,一個標榜電樞設計,看過規格您已經可以推測可能的聲音走向。不過我還是必須説,這是「通常」,畢竟耳機設計百百種,好的設計師懂得運用單元特性截長補短,不好的設計師拿到好材料仍然可能設計出難聽的產品,不是百分百。關於耳機的單元設計有那些,前面一個章節也已經説明過,這裡就不再贅述。

分享|買耳機應該留意什麼?買耳機應該注意什麼?耳機應該怎樣選?

頻率響應範圍

頻率響應代表的是:耳機發出聲音能涵蓋多少的頻寬,這個規格是以Hz為單位,數值愈低代表頻率愈低,數值愈高代表頻率愈高,例如大鼓、低音提琴發出的極低頻就是100Hz或更低,而小提琴、鋼琴所發出的高頻就可以達到20000Hz或更高,而人耳所能聽到的音域範圍約略是20Hz-20000Hz,或標示成20Hz-20kHz。透過頻率響應規格,您可以知道這款耳機能發出多少頻寬,假設某款耳機標示的頻率響應不能達到100Hz以下,就代表大致所發出的100Hz以下低頻在這款耳機上是聽不到的,不過我們覺得這部份廠商標示都太漂亮,而且低頻的響應數據不太具有參考價值,因為低頻不是只有聽得到就好了,有沒有Punch?有沒有能量?有沒有層次?這些都是我們要追求的。

比較重要的是高頻的規格,標示的愈高,甚至超越20kHz以上,就表示這款耳機「或許」有能力發出更多的樂器泛音,讓您聽到更多錄音空間中的殘響,結果就是更細膩、更真實、更有自然空間感的效果,不過價格往往也會水漲船高就是了。

分享|買耳機應該留意什麼?買耳機應該注意什麼?耳機應該怎樣選?

靈敏度

靈敏度的單位是dB/mW,代表的意義是:「耳機在1毫瓦功率下,於1kHz所能發出的音壓大小」。如果您覺得很難懂,我們可以在這樣説:「前端放大機給予相同單位的功率時,耳機能發出的音壓大小」,數字愈高代表「通常」比較好推,例如標示為110dB者就比90dB的好推,所以如果您對前端器材的驅動力沒信心,通常選擇高靈敏度的耳機會是比較保險的方式。為什麼一直説「通常」,因為靈敏度只是反應耳機好不好推的條件之,還有另一個條件:阻抗。

分享|買耳機應該留意什麼?買耳機應該注意什麼?耳機應該怎樣選?

阻抗

什麼是阻抗?耳機能發出聲音幾乎都是透過電磁轉換的過程,以動圈式耳機為例,電流通過線圈產生電磁感應,再藉由磁鐵的磁力作用帶動振膜運動發出聲音。而音樂信號在進行電磁轉換之前都是一種電流信號,耳機內部的各種元件、傳輸路徑都會對電流信號產生阻力,這就是阻抗。因為每款耳機的設計不同,阻抗也不同,舉最簡單的例子,採用大尺寸振膜的耳機,會需要大線圈,振膜質量較重,就可能導致較高的阻抗值。當阻抗值愈高,放大機就需要有愈大的電壓輸出能力,才能夠完整的驅動耳機。傷腦筋的是,耳機設計百百種,阻抗值的差異頗大,從3歐姆~600歐姆的都有,所以才説前端器材的驅動能力很重要。有一個大致的説法:16歐姆~64歐姆的耳機可歸類為低阻抗耳機,最常見的是32歐姆。有些耳罩式耳機的阻抗在100歐姆以上,如果您要購買這類型的耳機,對前端器材匹配就要格外留意。

分享|買耳機應該留意什麼?買耳機應該注意什麼?耳機應該怎樣選?

那我們可以看著耳機和耳放規格就找到最好匹配嗎?倒也不盡然,因為耳放通常只會標示功率輸出,未必會標示電壓和電流輸出。再者,耳機的阻抗規格只是一個約略的值,事實上阻抗並非恆定不變的,耳機阻抗會隨著不同頻率而產生不同起伏變化,所以不能完全憑規格就定生死,還是要有一個實際搭配試聽的過程。不過透過靈敏度和阻抗這兩個規格可以給您一個更明確的方向,你可以從規格上就判斷某款耳機「很可能」是難推或好推的耳機。

分享|買耳機應該留意什麼?買耳機應該注意什麼?耳機應該怎樣選?

重點四絕對要試聽,而且有技巧的試聽

當產品類型確定、用途確定、與前端器材的搭配確定之後,您可能已經將選項縮小到很小的範圍,已經有數款候選耳機等著出線,此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親耳試聽。想要親耳試聽,建議您洽詢專業的耳機店,一方面是這類耳機店比較能提供齊全的試聽服務,二方面是逭類耳機店也會有比較專業的銷售人員,與他們諮詢,除了能確認您的睬購方向是否正確,他們還可以提供其它周搭配的建議,例如您所不知道、但效果很好的耳放或升級線,讓您的採購更圓滿。

不過到機店試聽,也不是店員説什麽就是什麽,因每款耳機都有不同的特性,一個厲害的店員除了會搭配耳機與周邊器材,也會懂得選軟體,例如讓高音特別漂亮的耳機播放高解析、偏重高頻的音樂,您試聽時就會有很經驗的感受,買回家之拿來聽MP3或是流行音樂,有可能會發現耳機原來低頻不如預期,或是對應MP3時有放大缺點的現象,這時才發現耳機與需求不合就晚了,這種情形其實非常常見。此外,除非是很有經驗的玩家,否則多數人在試的耳機時聽到的都是「軟體本身的特性」,未必是「耳機的聲音特性」,例如聆聽人聲録得很厚的軟體,又對曲目不熟悉,就很可能誤判這款耳機的中頻很厚。

要避免這種狀況其實很簡單,就是帶您自己熟悉的歌曲去現場試聽,不必挑錄音特別好或特別厲害的測試片,就是帶您自己最熟悉、平日最常聽的歌曲,而且最好聽的長、聽的久,如果是很貴的耳機,甚至建議分好幾天試聽,如此一來您可以很準確的判斷耳機性能,確認它適不適合您日常聽音樂使用。

分享|買耳機應該留意什麼?買耳機應該注意什麼?耳機應該怎樣選?

重點五預算的考量要全面

要花多少錢買耳機,這是很個人的事情,該花多少預算?該發燒到什麼程度?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我們在這裡要提醒您的是:考量預算時設想要全面,尤其是面對高階耳機時。

如果您只是購買5,000元以內的耳機,只是搭配智能手機使用,不用想太多,喜歡什麼買什麼,但是當預算追加到5,000元以上,甚至是萬元以上時,設想就要全面。因為想從高階耳機上獲得頂級的聆聽效果,耳機本身只是一個環節,其它還必須有軟體、前端器材,甚至線材上的配合。舉例來説,我們常常發現有消費者在網路上聽説某款耳機效果很棒,就一昧的追高預算去取得這樣的耳機,結果買回來之後都是聆聽品質不佳的MP3,或是前器材的驅動力根本不夠、匹配的質感不佳,七減八扣之後聽到的效果,根本不符合投資耳機的效益,甚至還可能比買-款平價好推的耳機還難聽。

分享|買耳機應該留意什麼?買耳機應該注意什麼?耳機應該怎樣選?

所以如果要買高階耳機,建議還要將前的放大機、DAC、信源(軟體)考量進去,例如:這款耳機有沒有聽説搭配某一款耳放的效果最好?如果搭配電腦使用,是不是需要添購一台夠水準的USB DAC?如果要聆聽高解析軟體,需不需要一台音樂檔案播放器?甚至於,是不是有好的升級線可以考慮?然後合理的分配預算,讓全套系統能有最好的搭配,耳機實力能作最大的發揮,這樣您就能玩到高階耳機的真正精髓,獲得頂級美好的聲音效果,您就能體會為什麼耳機發燒友可以這麼發燒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音新生活 的精彩文章:

發布 | Apple AirPlay 2現已登陸Denon天龍 &
家居丨家裡要變美,只需要這幾樣東西!

TAG:影音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