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開設特殊咖啡廳,讓殘障人士也能無障礙工作
身體殘疾就不能有份工作嗎?但是因殘疾而引起的諸多不便,又要如何解決呢?日本赤坂一家咖啡廳打算用特殊的「機器人服務員」來處理難題。
與之前完全靠機械來運作的「機器人服務員」不同,這款「機器人服務員」將由殘疾人士來遠程控制,而不能自行工作。也就是說,這些穿梭於餐桌之間手腳麻利的機器人替代了幕後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士,與客人溝通的也不僅僅是冰冷的機器,而是操縱著它們的、有些有肉的人。
「受雇」於這家 Dawn ver. Beta café 的「機器人服務員」名叫 OriHime-D,高約 1.2 米,重達 20 公斤,帶有揚聲器,額頭上還有一個用來捕捉畫面的攝像頭,能夠通過互聯網將畫面傳輸到操作者手中的平板電腦上,幫助殘疾的操作者看到要服務客人。根據接收到的畫面,殘疾人士可操控平板電腦給機器人指令,也可在有需要時同客人對話。在今年 8 月份的展示中,因患自噬空泡肌病而導致骨骼肌萎縮的 Nozomi Murata 就在自己家中利用平板來操控機器人,向參展觀眾遞上巧克力並致以問候。
2014 年,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活動在互聯網上迅速流傳。參與者要將一桶冰水從自己頭上倒下,並將過程拍成視頻上傳至社交網路、進行籌款,意在引起人們對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亦稱「漸凍人症」患者的注意。去年過世的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就罹患此病。現在,OriHime-D 機器人或許能代替想工作的患者們執行不可能做到的任務——它們的控制系統中具有眼動追蹤輸入功能,可以捕捉眼球運動,從而取代傳統的鍵盤和滑鼠來控制機器人,即使是 ALS 晚期患者,也能夠便捷操作。
「想打造身體動不了的人也能工作的世界。」機器人開發公司 ORY 研究所(東京) 代表吉藤健太朗說。這是 ORY 研究所和日本財團共同策劃的一項目,計劃於 11 月 26 日至 12 月 7 日試運營,幫助殘疾人融入日常生活、不被社會拋棄,給這些因殘障難以出門的人創造工作機會。
除此之外,也是配合今年 12 月的殘障人士周,並希望在 2020 年東京奧運會與殘奧會上獲得政府的資助,設立在日本各市,為殘障人士提供便利。參與該項目的 ALS 患者武藤將胤認為,每個人都有以自己方式來工作的自由,希望能向 2020 年發出即便身有殘障也可待客的訊息。
其實,日本各領域都在嘗試用機器人協助工作。這次除 OriHime-D 外,Ory 研究所還研發了一種較小的機器人,用於遠程辦公。它們身高 21.5 厘米,體重 600 克,在近 70 家公司的辦公室里工作,代替因無法上班的員工;今年 2 月,名古屋大學醫院安排了四個機器人運送藥物;看護機構也在使用機器人來照顧老年人起居、幫助他們運動。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估計,到 2035 年,機器人服務行業將達到每年 40 億美元的收入,是目前的 25 倍。
題圖來自Pixabay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國內最繁忙的京滬線機票全線漲 10%,三大航空公司一年會因此多賺 4.5 億元
※都說「婚前壓力」,這個研究說「婚禮後憂鬱」其實也是個問題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