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恩來眼中的「忠厚長者」(百年僑領)

周恩來眼中的「忠厚長者」(百年僑領)

原標題:周恩來眼中的「忠厚長者」(百年僑領)

中國近代史上,楊明齋是最早加入共產黨的中國人之一,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參與籌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人物。

李大釗用「萬里投荒,一身是膽」來讚美楊明齋。周恩來稱讚他是一位對黨多有貢獻的「忠厚長者」。


楊明齋(1882—1938年)出生於山東省平度縣馬戈庄普通的農民家庭,19歲時到達沙俄統治下的海參崴。由於曾經念過幾年私塾,楊明齋在機械廠當工人的同時兼任記賬員,結交了一批工人朋友並學會了俄語。


1908年,楊明齋決定離開海參崴前往西伯利亞,臨行前對工友們說:「我為了尋找真理,即使回不了中國,或是死在那裡,又有何可惜!」他通曉俄文,在業餘時間經常教工友們讀書識字,講革命道理,在西伯利亞地區的華工中深得敬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楊明齋作為華僑工人的代表參加了布爾什維克黨人領導的反戰運動,此後正式加入布爾什維克黨。除俄語外,他還學會了英語、日語和法語,被黨組織安排到沙皇俄國的外交部,暗中為黨從事地下活動。

「十月革命」後,許多旅俄華工加入蘇聯紅軍,楊明齋在動員華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20年4月,共產國際向中國派出了維經斯基小組,楊明齋擔任翻譯和嚮導,成為籌建中共的「牽線人」,為中共成立做了大量聯絡準備工作。楊明齋在上海成立了中俄通訊社,向《新青年》、上海《民國日報》等國內媒體供稿,介紹十月革命的勝利和經驗,同時將有關中國的重要消息譯成俄文發往莫斯科。


同年8月,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成立。楊明齋的住所——漁陽里六號,是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地,並辦起一所外國語學社,由楊明齋擔任校長,親自教授俄語,傳播馬列主義理論。這所外國語學社,是黨最早培養幹部的學校之一,學生多時達五六十人。1921年,楊明齋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楊明齋長期在黨內從事理論教育和宣傳工作。1925年國共合作時期,他受黨的派遣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工作並任副校長,培養了一大批中共早期領導人,劉少奇、任弼時、肖勁光等一批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是他的學生。


楊明齋籌備和出版了《共產黨宣言》、《共產黨人》月刊,參與《新青年》雜誌的改版工作。他曾翻譯出版托爾斯泰的小說,也擔任過中共北方區黨報《工人周刊》編委和勞動通訊社編委。

建黨之初,針對復古主義思潮,楊明齋於1924年出版了《評中西文化觀》,指出復古是一種倒退,更是白費工夫,只有吸收馬克思主義這樣的西方文化精華,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才有希望,才能振興,引起了學界的巨大反響。


他較早認識到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性,創作了《中國社會改造原理》一書,主張從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入手,用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為指導改造中國社會。


楊明齋不僅參與了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也為早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和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由於長期奔波,晚年積勞成疾,依然拖著病體為黨的事業奮鬥。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 的精彩文章:

鏗鏘禮兵 中國風采
期盼和平與發展的陽光

TAG: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