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秦滅六國中的關鍵人物,但他打仗前的壞習慣,讓嬴政非常頭疼

他是秦滅六國中的關鍵人物,但他打仗前的壞習慣,讓嬴政非常頭疼

原標題:他是秦滅六國中的關鍵人物,但他打仗前的壞習慣,讓嬴政非常頭疼


作為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之一,王翦為秦國統一全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秦國在嬴政親政後,逐漸將矛頭對準其於六國,而王翦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他的帶領下,數十萬大軍一路披荊斬棘,先後攻破了趙、燕、楚等強國,為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


王翦儘管年少時就開始侍奉秦始皇,但很喜歡軍事,此後在多次戰役中展現了過人的軍事才能,是繼白起後秦國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嬴政在位十一年時,王翦已能夠獨當一面,當時他率領軍隊攻打趙國閼與,在行軍途中將不滿百石的校尉趕回家,而留下的都是些精兵強將,由此士氣大增,最終大敗對手的同時還拿下趙國九座城池。


而在七年之後,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開始了,王翦奉命領兵對趙作戰。當時的趙國有李牧這樣的一代名將,而王翦並沒有強攻,而是選擇了離間計,最終除掉李牧,而趙國也就成了其掌中物了。


而到了公元前225年,當時秦國發生了一件大事,秦始皇嬴政被刺,險些丟掉性命,這讓其非常惱怒,下令揮兵燕國,而這一次領兵的同樣是王翦。王翦率領大軍在易水河邊大敗太子丹,並乘勢奪取了燕都城薊,讓燕國的軍事力量土崩瓦解。


我們知道秦在統一全國的道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特別是在對楚國作戰中。作戰前,嬴政特意問詢過麾下大將,對楚作戰需要多少人馬,王翦覺得要60萬,但李信卻認為只要20萬,頗為自信的嬴政最終採納了立信的意見。王翦見其一意孤行,便稱病回家去了。而李信、蒙恬等人等人領著20萬兵馬去了以後,卻被楚軍打得丟盔棄甲,最終慘敗而歸。


嬴政得知兵敗的消息後頗為震怒,但也非常後悔沒聽王翦的話,於是他親自去到了王翦家裡道歉,並答應增兵,於是王翦也就此復出,擔任主帥。增兵之後,秦國幾乎是以舉國之力攻打楚國,最終將其攻破。而在出征前還有一個小插曲,那就是王翦不斷向秦始皇要賞賜,要麼是土地宅院,要麼是金銀珠寶,屬下都認為其這樣有些過分,會惹惱秦皇,但王翦卻絲毫沒有擔憂之意。


其實並不是王翦愛財,而是他領著全國的兵力,必須這樣才能打消秦始皇心中的疑慮,讓其放手一搏。



而說到領兵打仗,王翦自由其過人的本領。幾乎在每場戰爭開打之前,王翦都會經過精密的部署,確保萬無一失,因此其每場戰役都十分穩妥,從未被敵軍夜襲偷營,並且後勤方面也從未出現過意外。

對前方敵情偵查的時候,王翦對後勤補給非常重視,補給路線、運輸方式等等,其為此投放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因此都能在掌握之中,從未出現半點差錯。而秦始皇對於王翦每場打仗浪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壞習慣都非常頭疼,但又無可奈何,誰讓王翦會打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今潤 的精彩文章:

「空天航母」將不再是想像!中國或已跨出超前的一步!
世界首艘雙體航母由中國打造? 專家: 可載100多架殲20!

TAG:曾今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