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顛覆你想像的人民公僕:他不僅是越獄大師,更是江湖奇俠!

顛覆你想像的人民公僕:他不僅是越獄大師,更是江湖奇俠!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1964年3月,他因病體沉珂,不得不離開工作崗位,前往鄭州醫院治療。

臨行之前,他對幾位送行的同事說:「用不了多久,我就會回來的。」

兩個月後,他回來了,靜靜躺在木棺之中,永遠閉上了眼睛。

依照遺願,他被安葬在黃河故道的沙丘上。

一路黃沙,漫天飛雪,全縣的群眾自發來為他送行,從3歲孩童到70老婦,無不哭泣抽噎。

十里胡楊林,萬人長悲鳴,下葬之時,有幾位老鄉扒著他的棺材死也不肯撒手···

高高揚起的輓聯上,是漆黑的9個大字:

「焦裕祿同志,永垂不朽。」

01

這是我們熟悉的焦裕祿,他無私、偉大、任勞任怨,臨終的最後一句話,竟是:「我……沒有……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

大多數人認識他,或從李雪健主演的老電影,或從小學就念的課本里。在我們的印象里,他一直是一個人民公僕的形象,帶病堅持在崗位上、日夜奔波在抗災的前線,鞠躬盡瘁,死後仍要魂歸蘭考縣。

但你知道嗎?在焦裕祿年輕的時候,他不僅是一位「越獄大師」,更是「抗日奇俠」,他身上充滿了橫刀向天笑的江湖氣息,無論是智勇越獄還是神槍殺敵,簡直是活脫脫的少年俠客!

這樣的經歷,簡直可以和民間小說中的傳奇人物媲美了。

1922年,他出生在山東省博山縣的一個小鄉村,家中條件十分困難,沒什麼文化的焦父特地請了村裡老先生給他取名為「裕祿」。

裕,有衣有谷;祿,有錢有位。這個名字寄託了家人對未來生活最簡單殷切的渴望。

雖然生活艱難,父母依然節衣縮食,供他上學,希望他能讀書有成,改變命運。

焦裕祿也非常懂事,從7歲上學那天起,就刻苦認真,考試總在前幾名。

但家裡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困難了,整個縣城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災荒,連著兩年顆粒無收,眼看就要餓死人了。

焦裕祿只能退學回家,除了幫忙種地,還做點小生意,買菜買油,還要到煤窯做苦工。

後來日本鬼子入侵,三天兩頭來村裡「大掃蕩」,生意做不下去了,田地也荒廢了。

1941年的秋天,家中已斷了米糧,交不上漢奸要的糧食,又逢焦裕祿要結婚,卻連一點彩禮都備不起,他的父親終日愁苦,最終竟上吊自殺。

家裡的頂樑柱倒下了,生活更加艱難,欠了一屁股債,但日子仍然要過,焦裕祿不得不和哥哥們分家,獨自帶著老母親一起過。

那個冬天,是他經歷的最難熬的日子。

本以為最漫長的寒冬已經過去,卻在第二年的6月,再遭大禍臨頭。

那一天,他吃完飯出門閑逛,逛回家時看見幾個日本人和偽軍在他家門口探頭探腦,他馬上意識到這是鬼子在抓壯丁,連忙扭頭就跑。

「八嘎呀路!站住!」日本人立刻來追,來朝他放了幾槍。

傻子才會站住!焦裕祿一路狂奔,跑出了村。

但到底沒跑掉,他被五花八綁地扔到了憲兵隊,塞進了運貨的火車,「哐嘰哐嘰」拉到了東北。

02

原來,日本人是抓壯丁去撫順挖煤的。

在煤窯中,日本人根本不拿這些中國苦力當人看,每天睜眼就要幹活,既吃不飽,又要高強度勞作,還隨時隨地都有煤礦塌方的危險。

焦裕祿和老鄉們在這裡受盡折磨,什麼灌辣椒水、用鞭子抽等等,都是司空見慣的,每天都有人不負重累倒下,誰也不知道下一個死的人會不會是自己。

焦裕祿決定逃跑。

但往哪兒跑?怎麼跑?四周都是鐵絲網,各個出口都有兵看守,還有兇猛的大狼狗。

顯然,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

焦裕祿和礦友們精心設計了一場越獄行動,他們先是殺死了看管他們的鬼子領班,然後再用一人為誘餌吸引鬼子的注意力,這樣,就算是越獄失敗,所有的責任也都只在一個人身上。

但誰來當誘餌呢?顯然,這是一個九死一生的任務。

眼看大家都沉默了,焦裕祿主動提出:「我來吧。」

眾人沒有說話,一個和他同被抓進來的老鄉不放心:「小焦,這出去了基本上就回不來了啊!」

焦裕祿年輕氣盛,拍了拍胸脯:「這主意我先提的,當然我上!」

幸運總是會眷顧勇敢者,焦裕祿奇蹟般地從鬼子機槍掃射之下逃得性命,成功越獄。

他和一起逃出來的老鄉們一路奔回家鄉,還沒待上幾天,卻有因為沒有「良民證」又被抓了起來。

家裡老母親賣掉了僅剩的半畝薄地,托鎮長去偽軍隊里保釋,又送大煙送酒,他才被放出來。

這時正值偽軍招兵,焦裕祿沒辦法,只好聽從偽鎮長的話去「賣兵」(就是替別人當兵)。可是,在「賣兵」的路上又被日軍抓去,所幸關了3天後被放了回來。

這一次,他再也不敢回家了,一直逃亡在外,流落到江蘇宿遷,給地主胡泰榮家當了兩年僱工,住在地主一頭是豬窩、一頭是牛草的小棚里。

直到抗戰結束,日本人投降了,他才敢重回家鄉。

03

1945年,他的家鄉山東還沒有解放,但共產黨已經在這裡領導群眾革命活動了。

焦裕祿的心中一直藏著革命的種子,以前無處施展,現在有了機會,他立刻加入了當地的民兵隊伍。

這時候,他神槍手的天賦也被開發了出來,一槍一個準,幾百米外的飛鳥都能打下來。

憑藉著兩把駁殼槍和幾十個民兵兄弟,他硬是瓦解了當地數百人的匪幫。

一年後,他成功加入中國共產黨,負責領導家鄉民兵工作,堅持游擊戰爭。

焦裕祿相貌堂堂,身手矯健,常常語出驚人,博山縣的群眾都非常信賴他。

年輕的焦裕祿,義薄雲天、英勇無畏,雙槍在手,帶領著家鄉父老奔向解放,堪比江湖傳奇。

新中國成立以後,他被任命為尉氏縣大營區委副書記兼區長。

再然後,他響應黨的號召,到洛陽礦山機器廠參加工業建設,任總指揮,之後又相繼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起重機廠機械加工車間進修。

就是在機器廠期間,他患上了肝病。

當時的醫療條件不好,焦裕祿也覺得自己還年輕,沒有把這點小毛病放在心上,而是一心撲到了祖國的建設事業上。

1962年,他被調到河南蘭考縣,任職縣委書記。

04

那是一個冷冽冬天,他下了火車後,一路騎自行車來到蘭考縣。

蘭考縣在這一年遭遇了嚴重的災荒,餓殍遍野,四面蕭索。

他停下車,從懷中摸出一支煙,點著了,半晌沒動彈。

遠遠地看見有幾個人扭打一團,焦裕祿皺了皺眉,連忙騎車向前。

原來,竟是幾個村民在圍毆一個瘦弱漢子。

「住手!不要打人!」焦裕祿連忙喝止。

那群人看見焦裕祿是個陌生人,穿得破爛樸素,也就沒把他當回事,繼續朝地上的漢子猛打。

「住手!怎能隨意打人!」焦裕祿大喝一聲。

「他偷白薯!該打!」帶頭的村民說。

「兒子沒飯吃了,家裡窮得揭不開鍋,實在沒辦法啊!」那漢子趴在地上大哭。

「揭不開鍋?我們也就指著這幾個白薯吃飯!」說完,他們又打算動手。

從後邊追上來一個婦人和兩個孩子,抱住地上的漢子就哭。

「爸爸!爸爸!你們憑什麼打人!憑什麼!」兩個孩子大叫。

憑什麼?焦裕祿沉默了,很多年前,自己的家中也是這樣遭災,家徒四壁,父親不得不屈辱地自殺···

在來之前,焦裕祿就已經了解到,蘭考這邊四處沙丘荒漠,田地瘠薄,根本種不了什麼好的糧食,這兩年又逢內澇、風沙、鹽鹼三害,顆粒無收,再這樣下去,怕是有許多村民都要餓死。

「你趕快把人放了,待會兒集合鄉親們,商量商量救災的事兒。」他對帶頭打人的村民說。

「你是誰?憑什麼指揮我們?」

「我是新任縣委書記,我姓焦。」

初來蘭考,展現在他面前的這座小縣城,春天風沙打毀了二十萬畝麥子,秋天淹壞了三十多萬畝莊稼,鹽鹼地上有十萬畝禾苗鹼死。

要治理好這麼嚴重的災害,要讓老百姓們安然地度過這個冬天,擺在面前的困難是巨大的。

但是,焦裕祿是帶著《毛澤東選集》來的,是懷著改變蘭考災區面貌的堅定決心來的。

當人們知道新任縣委書記來了時,他已經到災情最嚴重的村子去了。

那時的縣委機關,幾乎只剩下了供給一個功能,工作人員每天都忙著給群眾發放統銷糧、貸款、救濟棉衣和燒煤,人們也天天排隊領救濟,只想挨過今天的日子,誰也沒有想過明天。

他意識到,要治理好「三害」,關鍵在於人的思想轉變。他動員全縣幹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鬥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

在大雪封門的日子,他帶著碳火走進貧農的柴門;風沙來時,他號召大家加固房屋;洪水爆發時,他拄著棍子帶病到各村莊察看水情···

他帶領著大家在沙丘上種泡桐樹,在田地里種花生和大棗。泡桐樹能防沙固沙,花生和大棗則是他研究出來最適宜蘭考土壤的經濟作物。

短短兩年的時間,蘭考的災情得到了控制,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升。

05

但繁重的工作重擔、艱苦惡劣的醫療環境,使得焦裕祿的肝病越來越嚴重,竟惡化成肝癌。

很多人都發現,無論開會、作報告,他經常把右腳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頂住肝部。他棉襖上的第二和第三個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經常揣在懷裡。

人們留心觀察:原來他越來越多地用左手按著時時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東西頂在右邊的椅靠上。

日子久了,他辦公室的藤椅上,右邊被頂出了一個大窟窿。

同事們勸他去大醫院療養,他卻放不下蘭考的人民,放不下尚未完工的沙丘治理工程,他笑道:「病是個欺軟怕硬的東西,你壓住它,它就不欺負你了。」

有一日,他突然發現吃辣椒時沒有辣的感覺,縣裡的醫生來看他,說:「這是勞累過度導致神經麻木了。」

1964年3月,他的病越發嚴重了,而蘭考的「除三害」工作也正在關鍵時刻,他想動手寫一篇文章:《蘭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但由於病魔侵襲,文章只寫了一個開頭,就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筆。

縣委的同志再不放心他這樣苦捱,強行要求他去鄭州醫院治療。

臨行那一天,由於肝痛得厲害,他是彎著腰走向車站的。

直到坐上了火車,他還在隔著車窗給同事布置任務:「我回來時,要看到詳細的救災報告。你們放心,要不了多久我就回來了。」

對待自己的病,他始終懷著樂觀的精神,但醫院在檢查之後,卻給他下達了「死亡通知書」:「焦裕祿同志最多還有二十天時間。」

病危的消息傳回蘭考,縣裡有很多群眾都自發地來到鄭州看望,焦裕祿忍著巨大的疼痛,笑呵呵地問張庄的沙丘封住了沒有?問趙垛樓的莊稼淹了沒有?問秦寨鹽鹼地上的麥子長得怎樣?問老韓陵地里的泡桐樹栽了多少?……

即便是在病床上,他依然笑呵呵地,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5月初,焦裕祿轉到重症病房,面對來看望他的副書記,他從抽屜里摸出一張相片,然後說:「現在有句話我不能不向你說了。回去對同志們說,我不行了,你們要領導蘭考人民堅決地鬥爭下去···我死後只有一個要求,要求組織上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誰也沒有料到,這就是焦裕祿同蘭考縣人民、蘭考縣黨組織的最後一別。

06

幾日之後,焦裕祿閉上了眼睛,帶著對蘭考的牽掛,帶著沒能治好沙丘的遺憾···

他下葬的那一天,幾乎整個蘭考縣的群眾都來了,將要入土時,有人哭喊:「不要埋焦書記!」有人直接爬到他的棺材上,阻止掩埋。

那一日,葬禮從清晨舉行到日暮,直到所有人都見了焦裕祿最後一面,才將他下葬。

「當年的南泥灣,到處是荒山,沒人煙。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

據說,這首《南泥灣》,是焦裕祿平時最愛哼唱的歌曲,在他的心中,也想將蘭考建設成下一個五穀豐收的南泥灣,可惜,老天爺沒有給他這麼多時間。

他在蘭考僅僅兩年,雖沒能改變蘭考近千年來的貧窮(蘭考縣直到2017年3月才成為脫貧縣),但當年種下的泡桐樹如今已成參天大樹,更成了蘭考縣的支柱性產業。

從昔日的漫漫黃沙,到如今的泡桐成林,兩袖清風來去,他永遠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多年以來,焦裕祿被樹成了一個典型,更被捧上了神壇,他任勞任怨的老黃牛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力,一直都是人們崇敬的對象。

但鮮少有人知道,這位人民的好公僕、帶病工作的苦行僧,曾經也是浪跡天涯的江湖俠客,做過英勇矯健的神槍手。

年輕時,他也喜歡流行,在大連工作時,髮型是當時流行的三七分,休息時會帶著妻子去跳舞,在家裡辦沙龍。

他的大女兒焦守雲在提到父親時,說:「父親不是一個神,是一個人。」在她心中,焦裕祿懂浪漫、會生活,熱愛跳舞、喜歡琴棋書畫,更是喜歡跟孩子互動的好父親。

他是貧苦出身,所以比任何人都懂得生活的可貴。

我們的歷史上,由於種種原因,總愛樹立「典型」,將模範們神化起來,與人民群眾隔得老遠老遠,於是「李雲龍」們只會放炮打仗,「雷鋒」們只會做好人好事,「焦裕祿」們只會任勞任怨、艱苦樸素。

彷彿他們都無喜無悲,普度眾生。

但真實的勞模與英雄們,其實也是鮮活的普通人啊!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在祖國的千里江山上,是一個又一個的「焦裕祿」們,高舉明燈,日夜奔波在抗災前線,帶領著大家走出貧困,走向光明的未來!

大風大雪裡,滾滾黃沙中,是焦裕祿,帶著蘭考的人民,建起希望的堡壘,重塑革命精神。

焦書記,人民永遠懷念您!

《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習近平1990年詞作

中夜,

讀《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

是時霽月如銀,文思縈系…

魂飛萬里,

盼歸來,

此水此山此地。

百姓誰不愛好官?

把淚焦桐成雨。

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

父老生死系。

暮雪朝霜,

毋改英雄意氣!

依然月明如昔,

思君夜夜,

肝膽長如洗。

路漫漫其修遠矣,

兩袖清風來去。

為官一任,

造福一方,

遂了平生意。

綠我涓滴,

會它千頃澄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早該家喻戶曉的金刀太子真實故事!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