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你好,窮忙族

你好,窮忙族

假期的第二天,還有人在加班嗎?


「工作使我快樂!」


來測試一下,以下選項中,你符合幾項?



1.一周工作超過54小時,但看不到前途


2.一年內未曾加薪

3.三年內未曾升職


4.薪水很低,到月底支出很是艱難


5.積蓄少,無力置產


6.工資不低,但花錢很大手筆


7.收入不低,但內心沒有安全感


如果符合三項以上,你便有了一個新名字:

窮忙族(Working Poor)!


2006年至07年,日本NHK電視台拍攝了一部三集紀錄片《窮忙族》,將鏡頭聚焦到一個被長期遺忘的族群,人們驚訝地發現,「勞而不獲」的問題已經如此嚴峻。


「窮忙族」的定義是:有工作的貧困階層。

注意,不是「不勞而獲」,而是

「勞而不獲」


窮忙族並不是宅在家裡,長期接受父母接濟的「蟄居族」;也不是五體不勤,不求上進的「社會廢人」。相反,他們起早貪黑,勤奮工作,卻依然只能過上貧困線以下的生活,這才是窮忙族的殘酷真相。


努力卻得不到回報的社會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又是誰造成的?


01


日本窮忙族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下至20、30歲的青壯年,上至80歲的耄耋老人。


也許你會覺得,青壯年有手有腳,只要努力工作,怎麼也不至於生活得太困難。可是,當生活的車輪一旦有了向下的趨勢,其滑落的速度可能會超出所有人的控制。

即使是大學畢業生,也很難找到正式工作。

34歲的小山先生隨身攜帶一隻黑色的背包,裡面有一些衣物、一疊用於找工作的履歷、一本餘額為零的存摺,這便是他的全部家當。他每天從救助組織那裡領一份只有土豆與洋蔥的飯,晚上則睡在街邊的紙箱里,說是流浪漢也不為過。


小山先生從高中畢業後,成了一名保安員,後因經濟不景氣被解僱了。之後他一直以打零工為生,陸續當過保安員、物業員、機械廠工人等,從事的都是沒有技術含量的單純勞動。

然而,最近工作開始變得難找,當積蓄耗盡時,他不得不露宿街頭。



再怎麼拚命工作,依舊過不上安定的生活。對將來毫無期待,也不能有什麼期待。

就算有面試機會,小山先生連去面試的交通費都沒有。

當你20多歲時,臨時工作不難找,但當你過了30歲,就完全是另一番況味了。


長期失業的小山先生終於通過職業介紹所,得到了一份清洗大樓外牆的工作機會。這天他特意在公園的洗手盆邊,仔仔細細地洗了一把臉再去面試,結果,對方因他沒有固定住所而拒絕了他。


因找不到工作,沒有收入,而流浪街頭;又因流浪街頭,而找不到工作。面對這個死循環,小山先生苦澀又無奈,到底怎樣才能從這生活的泥沼里脫身,他毫無頭緒。

後來小山先生找到洗車的工作,每天要洗將近20台車,月收入6800元,尚無力租房。

像小山先生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東京池袋一所臨時工職業介紹所,聚集了約三千名打零工的青年。他們工作一天的報酬在450元到500元(人民幣,下同)之間,從事的工作大部分都是無技術含量的重複勞動。


近幾年來,非正規僱傭員工的比例逐漸升高,許多企業為了節省人事支出,將工作通過零工派遣以及工作外包的方式分散出去。目前,日本短期合同工的數量將近2千萬,佔了所有勞動人口的40%。

小山先生陸續做過20多種零工,大部分是無技術含量的單純勞動。

短期合同工除了工資比長期職工低、福利無保障之外,工作時間也有可能更長,加班不給加班費的現象也更嚴重。最重要的是,短期合同工極度缺乏安全感,哪天老闆一聲令下,你就得收拾包袱走人。

到頭來,許多窮忙族即使同時兼職幾份零工,收入也難抵支出。而且,底層勞動者想要獲得長期的穩定工作變得越來越困難,甚至有人無奈地說:



只肯雇我們做零工,難道我們是一次性用品嗎?


02


青年

窮忙族

還有可能依賴一下父母,但人到中年後,上有需要照顧的年邁父母,下有孩子的學費要交,這些負擔像大山一樣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單親媽媽鈴木女士獨自撫養兩個兒子,一個六年級,一個四年級。

住在福島縣的鈴木女士19歲就結了婚,因為育兒而沒有出門工作。沒料到這段婚姻僅僅維持了三年,離婚後的鈴木女士不得不重新找工作,獨自撫養兩名年幼的兒子。


可是,一聽說她有兩個幼兒要照顧,就沒有公司肯聘用她為正式職工,擔心她會經常請假早退。鈴木女士唯有一直打零工維持生活,

現在她同時做兩份工作,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依然入不敷出。

鈴木女士每天打兩份工,周末也不休息。晚上下班回家已是凌晨兩點,孩子們都已熟睡。

兩份零工的每月收入是12000元,除去房租、水電費、孩子教育費,每月的生活費僅剩1300元,鈴木女士只好依靠政府發放的兒童撫養金勉強度日。但不久前她收到政府通知,兒童撫養金將削減到一半。

明明已經如此努力地工作了,還要接受政府的救助,鈴木女士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怎麼努力。



像我們這樣生活的人,就都成了不夠努力的人。


她想,只要再熬十年,等孩子們長大就好了。


她一直擔心,自己的貧困會影響到下一代,最終孩子們會不得不像媽媽一樣,終日為了掙脫貧困而勞碌奔波。

一位單親媽媽與她的11歲女兒。為了節省生活費,她們將一日三餐縮減為兩餐。

而這位媽媽的擔心,在另一個家庭成為了現實。


在北海道一個只有兩千人口的小鎮生活的丘雪惠小姐今年23歲,每天早上5點半,她騎著自行車,穿過北海道的寒風到達町立醫院,為住院病人做飯菜。每天工作8小時,為她帶來每月5200元的收入。


丘小姐明白,這不是一份23歲少女該做的工作,只有下班後拿起畫筆塗塗畫畫的她,才是她自己。


丘小姐從小擅長繪畫,美術作品曾在全國比賽獲獎,高中畢業後被保送到札幌的一所專科學校學習電腦繪畫,她還夢想著畢業之後能到遊戲公司工作。

丘小姐到遊戲公司工作的夢想現在都成了泡影。

但因失業在家的父親付不起每年78000元的學費,丘小姐無奈只能退學,留在小鎮,放下畫筆,拿起鍋鏟。



就像從閃閃發光的地方,掉進了黑暗之中。


當貧困像基因一樣,從上一代遺傳給下一代時,個人的拚命就顯露出深深的無力感。

因為多次欠交電費,家裡遭到斷電,單親媽媽與女兒在家裡點起了蠟燭。

她們不是沒有試過做出改變。


鈴木女士想考取護士資格,但參加職業培訓需要辭去白天的工作,於是只能放棄;丘小姐考取了廚師資格證,但工資依然毫無上升的跡象。他們彷彿進入一個死局,再努力也無法翻身。


03


窮忙族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也許看看那些高齡工作者就明白了。


80歲的北山先生三年前開始收集空罐頭賣錢生活,每月收入僅3300元。他以前是一名木匠,也是家中八兄弟中的長子,年輕時的收入都用於撫養父母與兄弟,無力支付養老保險,因此現在領不到養老金。

收集空罐頭是個體力活,不僅要撿拾、分揀,還要一個一個地用鎚子砸扁。

即使生活困難,北山先生也沒有想過向子女要錢。



父母到死也不想花孩子的錢,盡量靠自己活下去。


可以說,北山先生這樣的老人,就是窮忙族的明天。


年輕時生活貧困支付不了養老保險,老了就拿不到養老金。社會對此不聞不問,就會形成貧困的再產生。

一位在橫濱貧民區獨居的老人。據統計,日本貧困率為16%。

政府估算,完全沒有養老金的老人,約有40萬。但即使有養老金,繼續工作的老人也在增加。


76歲的老人風間健次郎每月能領到4千元養老金,而患有老年痴呆的妻子住的老人特別養護院,每月的住院費也是4千。僅靠養老金無法維繫生活,老人只好到公園清掃落葉,每周工作三天,月收入5200元。



力氣都花在每天的生活上了,我們沒有什麼晚年,也沒有想過要長命百歲。

即使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風間老人依然存起了一筆錢,以防自己比妻子先離開。

如果年輕時是窮忙族,老了很可能依然是。通過努力工作實現階層躍升,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個美好而虛幻的泡沫,

現實中光是為了不跌落到更低的階層,就已經拼盡全力了。


拍攝《窮忙族》紀錄片的NHK負責人鐮田先生說,認為窮忙族都是不夠努力,屬於個人責任,這是片面的。根據他的觀察,

片中的這些窮忙族都在拚命工作,沒有一位是偷懶的,應該將這個問題看作是社會責任予以思考。

鐮田先生認為,窮忙族不是一部分人的問題,應該視作更普遍的社會問題重視起來。

安倍上台後推行的「安倍經濟學」,更是進一步將窮人推向絕境。納稅比例上升、醫療費用的個人負擔比例上升、發放的撫養金比例卻下降。


一名再也負擔不起醫療費用的老人絕望地說:



結果就是讓窮人快點去死。


靠自己雙手吃飯,原本是一個人有尊嚴地在社會中生活的底線。可是,許多窮忙族連這個底線也無法達到。


除去個人因素,企業將生產成本轉嫁給短期合同工、政府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都是窮忙族現象出現的原因。

當辛勤勞動換不來相應的回報時,人們的勞動積極性就會降低。

朝不保夕的「窮忙族」,根本無暇考慮未來。

正如經濟評論家內橋克人所說:



如何使勞有所得,是一個國家本質的體現。


努力工作的人,就算無法致富,但至少要能過上安定小康的生活,這樣的社會、這樣的國家,才能讓生活在其中的人有奮鬥的動力,並且對未來懷抱希望。


我國的北大教授樊綱認為,窮忙族的產生,是市場經濟的特性所致。



在市場經濟的驅使下,全球都處於極其激烈的競爭中,白領們身處其中不得不加快節奏,以應對越來越殘酷的市場競爭。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悖論,也是經濟學無能為力的地方。


那麼,窮忙族就只能坐以待斃了嗎?


當然不是,既然有「非窮忙族」的存在,就代表「窮忙」的狀態是可以擺脫的。


美國普利策獎得主戴維·希普勒(David K. Shipler)在其作品《窮忙》中闡述了窮忙族的生存狀態:

在美國,窮是一種原罪。



從中反思幾點:


1.想脫離窮困的階層,先首要做的是轉變自己的思維和生活習慣。


2.一定要有自己的硬技能,提升自己的軟技能,將工作發揮到極致。


3.把握機會,將自己的財務問題逐漸解決,不但要會賺錢,還要會花錢。


誰都不願苟且地活著,而不想苟且,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擺脫窮忙。


願菠菜們早日啟程,追求生活的詩與遠方。



今日心情 無奈


貧窮,真的不是不夠努力。


<更多故事,請戳??>


人到中年,沒人疼......


單身42年,只為等到你。因為我只認識你...


潛伏在蔣介石身邊的女間諜,11年始終未被察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okface 的精彩文章:

捉鬼,他們是專業的
拯救「干」尬唇!1秒直達深層修護,新季節就該換支新唇膏!

TAG:bookf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