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專家教你識別精神疾病患者傳達出的自殺信號

專家教你識別精神疾病患者傳達出的自殺信號

據研究顯示,90%以上的自殺是由於罹患精神障礙造成。罹患精神障礙的人群中,患有抑鬱症的人自殺率排第一位。患有雙相情感障礙(呈現中到重度抑鬱相的患者有自殺風險。非精神醫療和心理專業領域,雙相情感障礙常被混同和歸於抑鬱症來談)、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精神障礙,也存在一定的自殺風險。

但很多人是處於人生的危機當中,自殺只是一時之念。大多數猶豫不決或內心衝突的自殺求助者,不僅提供一些自殺線索,而且以某種方式請求幫助。這些線索可能是言語的,行為的,處於某種狀態或綜合征的線索。言語線索指口頭或書面表明的,可能直接說「我不想活了」或非直接的說,「自己對任何人都沒有用了」,「死了更好」,也可以是寫遺書。

行為線索可能是與人告別、安排後事,甚至割腕,以此作為一種自殺「實踐」或自殺方式。這樣的行為線索比真正想死更能說明在「尋求幫助」。狀況線索包括配偶死亡、離婚、難以忍受的軀體疼痛或不能治癒的晚期疾病,突然破產,陷入心愛的人死亡忌日或陷入其他生活狀況的急劇改變。綜合症線索包括各種想自殺的癥狀,如嚴重的抑鬱症、孤獨、絕望、依賴及對生活的不滿。

幾乎所有想自殺的求助者都提供了幾種線索或呼救信號。有些線索和尋求幫助的信號易於識別,也有些是難以識別的。可以說,沒有人100%的想自殺。

常見的自殺求助訊號:

說「不想活了」或「死了更好」、表示無助、絕望和自身沒有價值、表示陷入痛苦之中無法自拔,有中止痛苦的意願、囑咐和安排身後事、有道別的表示。

間接的危險訊息:

瀏覽和詢問自殺的辦法、購買自殺的物品(大劑量的安眠藥、含劇毒的藥劑、繩索和刀具)、把珍藏的心愛或昂貴的物品送人、談論很多死亡和自殺的話題,對於他人的自殺身亡表示羨慕或願意效仿、易怒、焦躁不安或情緒化、有衝動的舉動或破壞性的行為、長時間一個人發獃和哭泣、安眠和止疼藥物的濫用。

專家提示:如發現身邊的人在間接向你傳遞這些訊息,說明他們現在很需要幫助,不要視而不見,也不要批評和辱罵他們,及時帶他們到專科醫院就診,就是最好的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瀋陽腦康中醫院 的精彩文章:

關於多重人格你知道多少,腦康君與你一探究竟!
抑鬱為何會使他們想到自殺,專家帶你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

TAG:瀋陽腦康中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