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來一部燒腦劇,看完想把手機摔了
說真的,有時候連院長本人都感到奇怪:
我到底是怎麼從犄角旮旯裡頭,翻出各種各類的冷門片、冷門劇的……
像比如最近,院長發現一部香港ViuTV與新加坡合拍的電視劇,名叫——
《已讀不回》
這劇有多冷呢?
從9月17日開播至今,豆瓣上只有寥寥幾條評論:
不過有一說一,這部劇儘管不受待見,畫面也無時無刻透著貧窮的氣息。
但若單看故事性,還是有幾分抓人,值得在此喂一波安利~
對咱這些土生土長的大陸人來說,比較常用的社交工具不外乎微信或QQ,都沒有「已讀」回執功能。
但你若用上WhatsApp、Facebook這類軟體,就一定會注意在已發信息旁邊,有個小勾勾圖標:
這被稱作「雙藍剔」,可以標示收件方是否讀過你的消息,從而能推斷對方是真的太忙沒看到,還是看到卻懶得搭理你。
感覺所謂「已讀不回」狀態,還挺毀人際關係的。
不過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已讀不回」所帶給你的,未必只有被忽視的挫敗感,也可能是一份揮之不去的恐懼……
而今天聊的這部劇,正是圍繞那個「特定情況」展開的:
故事,始於一場車禍,車禍中一名為
陳方行
(黃又南飾)
的男人,當場死亡。
這案件乍看下是單純的意外,沒什麼值得討論的地方。
而真正令人在意的事情,都發生在之後的葬禮上——
第一個疑點,陳方行是個身體健康的有為青年,卻不知為何,早早就給自己立下遺囑,並安排好後事。
按遺囑要求,葬禮人數極少,只邀請了
十個人
。十個人里有公司高層,有博物館策劃,有生態研究員,有商人,有玄學大師……
各行各業啥人都有,彼此似乎互不認識,實在不像是死者生前的摯交。
第二個疑點,是
座位
。葬禮開始後,一行人進場當然隨便找位置坐。
但主持葬禮的牧師卻要求大家:
要按照陳方行遺囑的安排就坐。
居然連葬禮座位這種細節都寫進去了,這遺囑實在太奇怪了吧?!
到這裡,院長已經隱約嗅到陰謀的味道。
然而怪事還在繼續:
葬禮進行過程中,
莫思冬
(陳泂江飾)
身旁的
畢念夏
(岑樂怡飾)
,突然一臉驚恐抓住他胳膊!
原來就在剛才,念夏給死去的陳方行發了條訊息,聊以紀念,沒想到對話框上的雙藍剔,居然亮了!
這意味著死者不僅在線,而且還讀了念夏的訊息??
當然,也不是沒法解釋,比如陳方行的手機被誰拿走了,登陸原主賬號的其實另有他人……
只是這個謎團還未找到頭緒,葬禮臨近尾聲時,又出現新的疑點:
按照遺願,棺材板必須蓋嚴實了,不可以被看到遺容。
參加葬禮,卻不允許瞻仰遺容。
這到底是因為屍體被燒得面目全非,不忍卒視,還是因為那口棺材裡頭……也許根本沒有屍體?
由於葬禮現場發生的種種,實在太過令人在意。
葬禮之後,死者的發小莫思冬,便私下約了收到「亡者回執」的念夏,決定探查背後是誰在搞鬼。
經過幾番實驗,他們發現陳方行的賬號,只針對念夏的訊息顯示只讀不回。
其他手機發去的訊息,雙藍剔不會亮:
說明手機不僅在使用中,而且是停留在與念夏的對話界面。
這個狀態明顯非常不自然,與其坐地瞎猜,不如直接把那支手機找出來。
於是兩人又回到舉辦葬禮教堂,詢問牧師有關遺物的線索。
這次意外地順利,牧師不僅承認自己保管的遺物里包括手機,也很大方拿出來給他們看。
然而摸到手機後,思冬與念夏卻再度懵逼:
這支手機不僅電量早已耗盡,
還設置有開機密碼!
按牧師的說法,陳方行的手機與其他遺物,一直好好鎖在辦公室柜子里,根本沒人會偷。
就算真有誰想偷,不破除開機密碼也沒法使用。
況且,實在很難想像會有人大費周章搞來手機,等讀完念夏的簡訊以後再老實放回原處……
這番操作,怕是石樂志。
思冬實在想不出誰會拿走手機,只能把懷疑的焦點放在牧師身上,畢竟近水樓台先得月。
結果一番試探卻發現,這老牧師完全用不來智能機……
繞了大半天,最後啥真相也沒摸到嘛!
這種時候,不妨把思維逆轉過來:
也許一開始就沒人動這支遺物手機,因為陳方行可能持有另一支手機!
可惜這看似合理的推測,很快卻被電訊公司的職員打破——
出於安全考慮,一個賬號只能登陸一台手機,登陸新設備必須與舊設備解綁。
之前放在牧師辦公室的手機,顯示WhatsApp是登陸狀態,沒有被動登出。
也就是說,並不存在第二支手機。
好在這一趟也有些收穫——
從電訊公司小哥的口中,念夏套出了另一件事:
三個月前,陳方行莫名其妙一次性付了
兩年電話費。
他一早就預知自己會出事,如今想方設法保留電話號碼,難道這裡頭有他死亡真相的線索?
另一方面,最初參加葬禮的另外八個人,顯然都不是普通朋友,一個二個心懷鬼胎,似有掩藏。
想弄清楚陳方行生前經歷了什麼,必須從這八個人中尋找突破口!
可是很快,思冬意識到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之前參加葬禮的人,竟接二連三遭遇
虐殺:
來自死者那嚴密而冰冷的復仇羅網,似乎一開始就悄然張開。
一路追查真相的思冬與念夏,還能獨善其身嗎?
……
整體看下來,這部劇有它優秀的地方,其中涉及的推理橋段偏本格向的,應該蠻契合懸疑愛好者的胃口。
而隨著情節發展,觀眾也將意識到劇名的「已讀不回」,不僅指代念夏發給死者陳方行的訊息,更是現代人在交往過程中的試探形式。
人類一直是擅於製造誤解的生物,總是忍不住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去片面看待一個人或一件事。
就好比你看見給對方的信息顯示已讀不回,就以為對方不在意你;卻沒想過另一種可能:
或許對面的人也很喜歡你,喜歡到糾結不已。
「當喜歡一個人時,少寫一句怕後悔,多打一句怕誤會。」
而思冬眼中的陳方行,也是他從自身出發,去構建出的虛假形象。
他一直當陳方行是個正直的人,是自己的好哥們,二人無話不談,推心置腹。
直到對方去世,才發現這哥們擁有極其複雜的人際圈,並且行事放蕩,四處留情,同時交往好幾個女朋友。
思冬會為陳方行的死惋惜,覺得不值;
但對於另一批人來說,他的死恰恰是「大快人心」……
而想要打破這種試探性的蒙昧狀態,除了真正的溝通,別無他法。
院長本人並不抗拒這類推理向電視劇,但看過《已讀不回》後,也忍不住吐槽一句:
這劇節奏真心是個問題。
中段氣氛全面崩塌,男女主角日常神遊於探案跟閑聊之間,緊張感蕩然無存,有些地方實在看不下去。
再一看本劇的導演,原來是
羅俊偉
,瞬間感覺摸到病灶所在……他正是之前小火一陣的港劇
《盲俠大律師》
的導演之一,當時那部戲也給我相似的體會:
開頭噱頭十足,後期垮得厲害……
人《盲俠大律師》好歹是TVB出品,能找來一堆專業演員撐場面。
你《已讀不回》呢,除了羅家英、廖啟智來飾演倆配角,其他演員一律臉生,演技更是一言難盡。
怎麼說也是當年出品
《瑪嘉烈與大衛綠豆》
這種良心劇的ViuTV,今年的作品卻整體呈預算不足,質量堪憂不說,宣傳更是做得一塌糊塗。
像這次的《已讀不回》,要不是院長留心,還不得消失在茫茫劇海中,無人問津……
啊,竟然對
ViuTV隱隱產生了些熏疼
,這一定是貧窮的共鳴吧!一個zan=想看~
?


※這部現實到扎心的國產片,是今年上影節的首選
※這良心網劇快看!我怕會下架
TAG:吐槽電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