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總算來一部燒腦劇,看完想把手機摔了

總算來一部燒腦劇,看完想把手機摔了




說真的,有時候連院長本人都感到奇怪:




我到底是怎麼從犄角旮旯裡頭,翻出各種各類的冷門片、冷門劇的……




像比如最近,院長發現一部香港ViuTV與新加坡合拍的電視劇,名叫——




《已讀不回》






這劇有多冷呢?




從9月17日開播至今,豆瓣上只有寥寥幾條評論:






不過有一說一,這部劇儘管不受待見,畫面也無時無刻透著貧窮的氣息。




但若單看故事性,還是有幾分抓人,值得在此喂一波安利~






對咱這些土生土長的大陸人來說,比較常用的社交工具不外乎微信或QQ,都沒有「已讀」回執功能。




但你若用上WhatsApp、Facebook這類軟體,就一定會注意在已發信息旁邊,有個小勾勾圖標:







這被稱作「雙藍剔」,可以標示收件方是否讀過你的消息,從而能推斷對方是真的太忙沒看到,還是看到卻懶得搭理你。




感覺所謂「已讀不回」狀態,還挺毀人際關係的。




不過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已讀不回」所帶給你的,未必只有被忽視的挫敗感,也可能是一份揮之不去的恐懼……




而今天聊的這部劇,正是圍繞那個「特定情況」展開的:



故事,始於一場車禍,車禍中一名為

陳方行

(黃又南飾)

的男人,當場死亡。






這案件乍看下是單純的意外,沒什麼值得討論的地方。




而真正令人在意的事情,都發生在之後的葬禮上——




第一個疑點,陳方行是個身體健康的有為青年,卻不知為何,早早就給自己立下遺囑,並安排好後事。



按遺囑要求,葬禮人數極少,只邀請了

十個人







十個人里有公司高層,有博物館策劃,有生態研究員,有商人,有玄學大師……



各行各業啥人都有,彼此似乎互不認識,實在不像是死者生前的摯交。







第二個疑點,是

座位




葬禮開始後,一行人進場當然隨便找位置坐。




但主持葬禮的牧師卻要求大家:




要按照陳方行遺囑的安排就坐。







居然連葬禮座位這種細節都寫進去了,這遺囑實在太奇怪了吧?!




到這裡,院長已經隱約嗅到陰謀的味道。




然而怪事還在繼續:




葬禮進行過程中,

莫思冬

(陳泂江飾)

身旁的

畢念夏

(岑樂怡飾)

,突然一臉驚恐抓住他胳膊!




原來就在剛才,念夏給死去的陳方行發了條訊息,聊以紀念,沒想到對話框上的雙藍剔,居然亮了!







這意味著死者不僅在線,而且還讀了念夏的訊息??




當然,也不是沒法解釋,比如陳方行的手機被誰拿走了,登陸原主賬號的其實另有他人……




只是這個謎團還未找到頭緒,葬禮臨近尾聲時,又出現新的疑點:




按照遺願,棺材板必須蓋嚴實了,不可以被看到遺容。








參加葬禮,卻不允許瞻仰遺容。




這到底是因為屍體被燒得面目全非,不忍卒視,還是因為那口棺材裡頭……也許根本沒有屍體?







由於葬禮現場發生的種種,實在太過令人在意。




葬禮之後,死者的發小莫思冬,便私下約了收到「亡者回執」的念夏,決定探查背後是誰在搞鬼。




經過幾番實驗,他們發現陳方行的賬號,只針對念夏的訊息顯示只讀不回。




其他手機發去的訊息,雙藍剔不會亮:







說明手機不僅在使用中,而且是停留在與念夏的對話界面。




這個狀態明顯非常不自然,與其坐地瞎猜,不如直接把那支手機找出來。




於是兩人又回到舉辦葬禮教堂,詢問牧師有關遺物的線索。




這次意外地順利,牧師不僅承認自己保管的遺物里包括手機,也很大方拿出來給他們看。








然而摸到手機後,思冬與念夏卻再度懵逼:




這支手機不僅電量早已耗盡,

還設置有開機密碼!







按牧師的說法,陳方行的手機與其他遺物,一直好好鎖在辦公室柜子里,根本沒人會偷。




就算真有誰想偷,不破除開機密碼也沒法使用。




況且,實在很難想像會有人大費周章搞來手機,等讀完念夏的簡訊以後再老實放回原處……




這番操作,怕是石樂志。







思冬實在想不出誰會拿走手機,只能把懷疑的焦點放在牧師身上,畢竟近水樓台先得月。




結果一番試探卻發現,這老牧師完全用不來智能機……






繞了大半天,最後啥真相也沒摸到嘛!




這種時候,不妨把思維逆轉過來:




也許一開始就沒人動這支遺物手機,因為陳方行可能持有另一支手機!







可惜這看似合理的推測,很快卻被電訊公司的職員打破——




出於安全考慮,一個賬號只能登陸一台手機,登陸新設備必須與舊設備解綁。






之前放在牧師辦公室的手機,顯示WhatsApp是登陸狀態,沒有被動登出。




也就是說,並不存在第二支手機。




好在這一趟也有些收穫——




從電訊公司小哥的口中,念夏套出了另一件事:




三個月前,陳方行莫名其妙一次性付了

兩年電話費。








他一早就預知自己會出事,如今想方設法保留電話號碼,難道這裡頭有他死亡真相的線索?




另一方面,最初參加葬禮的另外八個人,顯然都不是普通朋友,一個二個心懷鬼胎,似有掩藏。




想弄清楚陳方行生前經歷了什麼,必須從這八個人中尋找突破口!







可是很快,思冬意識到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之前參加葬禮的人,竟接二連三遭遇

虐殺:






來自死者那嚴密而冰冷的復仇羅網,似乎一開始就悄然張開。




一路追查真相的思冬與念夏,還能獨善其身嗎?




……




整體看下來,這部劇有它優秀的地方,其中涉及的推理橋段偏本格向的,應該蠻契合懸疑愛好者的胃口。




而隨著情節發展,觀眾也將意識到劇名的「已讀不回」,不僅指代念夏發給死者陳方行的訊息,更是現代人在交往過程中的試探形式。




人類一直是擅於製造誤解的生物,總是忍不住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去片面看待一個人或一件事。







就好比你看見給對方的信息顯示已讀不回,就以為對方不在意你;卻沒想過另一種可能:




或許對面的人也很喜歡你,喜歡到糾結不已。




「當喜歡一個人時,少寫一句怕後悔,多打一句怕誤會。」







而思冬眼中的陳方行,也是他從自身出發,去構建出的虛假形象。




他一直當陳方行是個正直的人,是自己的好哥們,二人無話不談,推心置腹。




直到對方去世,才發現這哥們擁有極其複雜的人際圈,並且行事放蕩,四處留情,同時交往好幾個女朋友。




思冬會為陳方行的死惋惜,覺得不值;




但對於另一批人來說,他的死恰恰是「大快人心」……







而想要打破這種試探性的蒙昧狀態,除了真正的溝通,別無他法。




院長本人並不抗拒這類推理向電視劇,但看過《已讀不回》後,也忍不住吐槽一句:




這劇節奏真心是個問題。




中段氣氛全面崩塌,男女主角日常神遊於探案跟閑聊之間,緊張感蕩然無存,有些地方實在看不下去。







再一看本劇的導演,原來是

羅俊偉

,瞬間感覺摸到病灶所在……




他正是之前小火一陣的港劇

《盲俠大律師》

的導演之一,當時那部戲也給我相似的體會:




開頭噱頭十足,後期垮得厲害……




人《盲俠大律師》好歹是TVB出品,能找來一堆專業演員撐場面。




你《已讀不回》呢,除了羅家英、廖啟智來飾演倆配角,其他演員一律臉生,演技更是一言難盡。







怎麼說也是當年出品

《瑪嘉烈與大衛綠豆》

這種良心劇的ViuTV,今年的作品卻整體呈預算不足,質量堪憂不說,宣傳更是做得一塌糊塗。




像這次的《已讀不回》,要不是院長留心,還不得消失在茫茫劇海中,無人問津……




啊,竟然對

ViuTV隱隱產生了些熏疼

,這一定是貧窮的共鳴吧!






一個zan=想看~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吐槽電影院 的精彩文章:

這部現實到扎心的國產片,是今年上影節的首選
這良心網劇快看!我怕會下架

TAG:吐槽電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