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項發明,讓火星探測來「勁兒」了!

這項發明,讓火星探測來「勁兒」了!

呼——吸——!說電池呢。

當今社會,電池可是無處不在!大到上天入海,小到智能手機,都有電池效力的舞台。

電池的種類繁多,應用場合也是各有千秋。不過,要說起「會呼吸」的電池,還是不免讓人感到有點陌生。

近日,我國科學家研製的新型「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受到國內外關注。

光明網(截圖)

那麼,什麼是「會呼吸」的電池呢?新型「會呼吸」電池又有哪些秘密?它與火星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新型「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發明人——陳軍院士(圖片:新浪)

什麼是「會呼吸」的電池?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里,幾乎是清一色的「鋰電」。鋰電池可是一個大家族,其中的鋰離子電池出盡了風頭!

現在,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鋰-空氣電池,這是一種不同於「鋰離子電池」的綠色電池。鋰-空氣電池用鋰作負極,以空氣中的氧氣作為正極反應物,能量密度要比鋰離子電池高出許多。

鋰-空氣電池結構及電極反應示意圖(網路圖)

不難看出,鋰-空氣電池在放電過程中從空氣中獲取氧氣,在充電過程中再釋放出氧氣,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可呼吸」電池。

需要說明的是,這樣的「可呼吸」與生物學意義上的「呼吸」不是一個概念。它既不像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而產生氧氣,又不像人類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氣而產生二氧化碳。

新型「可呼吸」電池新在哪?

我國科學家在研究鋰-空氣電池的基礎上,成功研發出了可充鈉-二氧化碳電池。

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二氧化碳作為一種主要溫室氣體,被認為是一種環境廢物。而新型「可呼吸」電池以二氧化碳為活性物,無疑為二氧化碳資源化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因此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那麼,鈉-二氧化碳電池是如何發電的呢?它是以金屬鈉箔為負極,以四甘醇二甲醚處理過的多壁碳納米管為正極(氣體電極),以高氯酸鈉/四甘醇二甲醚為電解液。

「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結構及電極反應示意圖(圖片:spj.sciencemag)

放電時,從外界獲取二氧化碳,電子從鈉箔經負載流向多壁碳納米管。充電時,在外電源的作用下又會放出二氧化碳。因此被稱為新型「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

「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採用廉價易得的電極活性材料,特別是利用二氧化碳作為活性材料更具有革命性的意義。並且,該電池具有很高的比能量和功率密度。

火星探測的潛在能源

很顯然,「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的應用場合應當是在二氧化碳富集的地方,其中火星將是該電池應用的一個場所之一。

火星大氣中95%的二氧化碳含量,無疑可為鈉-二氧化碳電池的「呼吸」提供豐富的二氧化碳資源。

如果你看過《火星救援》,應該知道能源在地外空間的特殊意義。然而,火星環境極其嚴酷。「可呼吸」電池能否適應這樣的環境呢?

《火星救援》劇照(圖片:新浪博客)

火星的平均地表溫度為 -62℃,並且會隨季節、緯度和日照條件的不同而存在較大的波動。火星上的地表溫度溫差巨大,範圍可從30℃(赤道)到 -176℃(極地)。

人類幾十年的空間探索,在應對外層空間極端溫度變化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比如,可以針對火星環境設計一套溫控解決方案,應當不成問題。

根據以往的火星探測實踐,火星探測器的能源來自太陽能。用太陽能來為備用電池充電,在月球探測中被證明是一個成功的方案。因此,新型「可呼吸」電池可以用太陽能來為其充電。

當然了,一款新型電池走向火星需要多方面的考量。我們期待,中國版的新型「可呼吸」電池能在火星探測以及火星移民中建功立業!

參考文獻

【1】科技日報 孫玉松 馬超.《新型「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研製成功》,新華網, 2018-09-17。

【2】馬超.《「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取得突破性進展》,南開新聞網, 2016-07-18。

【3】能源小將.《利用CO2呼吸的電池:室溫下可充電Na-CO2電池取得突破性進展》,材料人網(材料牛),新能源160516期,2016-05-16。

作者:肖溪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想過沒有,鯊魚始祖最怕誰?
足球裁判的法寶——裁判哨的由來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