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張宇初:正本清源定《道門十規》

張宇初:正本清源定《道門十規》

敕文說的是:仁孝皇后剛剛崩逝,為了禳解亡靈,特命令你大建玉籙齋醮,宣讀祖制之秘典。百日齋醮期間,瑞相雲集。吉雲繚繞,霧靄繞空。朝天宮上,齋醮壇上,鸞鳥白鶴盤旋而至,翩翩起舞。

五色祥光徹夜通明,這一切吉象,都是愛卿你繼承了祖宗秘法,真誠修鍊所造就的。道教探索玄牝之微妙,化育虛無,在遵照皇帝命令的基礎上,充分展示了真純之心。

你和各位高道們一起,修鍊善行,葆養精氣,虔誠地輔助國家之事。那些至人,道行高妙,出神入化,變化莫測,因我的誠心而來參加法會,累建善功。

我德行淺薄,而能有所感應,全賴各位善行,感應上天,而致祥瑞雲集。目睹感應的彰顯,回想神靈的恩惠,超越於大梵之境,永獲逍遙,了卻了我的心愿,特予嘉獎。

望你們繼續加強修鍊,增強神功,愈發精誠,明察化境,打通大道,弘揚祖宗法度,來輔助我大明王朝。

徐達墓(資料圖)

明成祖的敕文很顯然與張宇初的思想觀點不謀而合。在其著作中,張宇初天師多次強調內煉為外法之本,認為一切齋醮祭煉、各種雷法,均須「明性命根宗,累積真功實行」。

他甚至舉例說,要超度靈魂,必須要自己先內煉成丹,然後以自己之真陽點化鬼魂;而如果要施道行法,必須要「性天道法」、「心地雷霆」,自己真誠地長久修鍊,然後才能「靜則金丹,動則雷霆」,達到祈雨求晴,誅妖降魔,禳災去凶等各種齋醮活動中役使鬼神的目的。

那麼,明成祖敕文中的仁孝皇后是誰呢?據明代文人筆記記載:「初,太祖生十王,燕王即第四子也。母元妃所生。少而悍勇,及長,有落落大志,好遊俠,善騎射。甫冠,為娶於功臣徐武寧王女。」([明]大岳山人撰《建文皇帝遺迹》)

這裡明確記載了燕王朱棣的仁孝皇后是朱元璋最為欣賞的徐達的長女,那時朱棣17歲,仁孝皇后13歲,

據說徐達長女是個女秀才,難得的好妻子,朱棣與徐氏的婚姻十分美滿,他們倆生了五六個孩子。

正是因為燕王朱棣與仁孝皇后感情甚篤,所以史載永樂五年徐皇后死後,朱棣就再也沒有立後,因而一再請天師隆重舉行玉籙大齋,以寄託哀思之情。

雪中武當山(資料圖)

成祖自繼位之初,屢次進行的齋醮活動,都充分體現了對道教的支持和信奉。

成祖支持道教的最大規模的舉動非建成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道觀——武當山道教宮觀莫屬。而大規模修建武當山道教宮觀,據說是為了迎接有明幾代皇帝都派人尋找而始終未果的張三丰。

張宇初天師身兼數職,他作為當時最有才華的道門領袖對於道門最大的貢獻莫過於著述了《道門十規》一卷。

關於《道門十規》的創作時間,《道藏提要》認為系永樂四年至八年間,因為序中提到永樂四年張宇初天師整理道教一事,而張宇初天師是永樂八年羽化的。

從「兩承敕旨之頒」一語來分析,成祖後一道上諭頒於永樂四年十一月十九日,書之撰作當在此之後。如果「時蒙宣室之問」是寫實而時間確在諭敕之後,則《道門十規》的撰作時間已進入永樂五年至六年。

龍虎山象鼻山(資料圖)

為什麼要制定《道門十規》呢?這是因為自元末明初以來,道教漸趨衰落,弊端叢生,道門許多有識之士,都力圖整頓革新以重振道教,而其中以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最為傑出。

張宇初掌教以後,很快意識到道教所面臨的危機,頓思革新。有部分道徒不守法紀,危害社會,給當時的人們留下了極惡劣的印象。例如,就有民諺說道:「不交僧與道,便是好人家。」可見問題之嚴重性。

所以,張宇初天師有感而發:「吾道自近代以來,玄綱日墜,道化莫敷,實喪名存,領衰裘委,常懷振迪之思,莫遂激揚之志」。可見張宇初天師日夜想著振興道門,欲激勵道徒們把道教發揚光大。

於是,針對當時戒律鬆弛、道風不純的問題,張宇初天師依據明太祖所欽定的立成儀範,采前代定規和群師遺則,並借鑒了全真道和佛教的部分戒律,撰成了《道門十規》

其目的是「志在激勵流風,昭宣聖治,永為奕世繩規,玄門祖述,庶几上不負朝廷崇獎之恩,下有資道流趨學之徑。其茂闡玄元之化,益宏清靜之宗,陰翊邦祚,大振教謨,深有望於將來,期永規於厥後也乎。

他殷切地希望自己能激勵起廣大道教徒奮發上進,宣傳聖賢和皇上的聖明決策,來制定一個萬世不朽,道門經常遵守的的規則。

只有這樣,才能上不負朝廷崇奉獎賞之恩情,下開啟道教界學習向善之風氣。

他希望這個規則還能闡釋道教的淵源思想,弘揚清靜修鍊的宗旨,繼續一如既往地護國佑民,大大提振教風,將來成為教門永遠遵守的規則。

於是理所當然地,張宇初天師制定的《道門十規》成為了明清兩朝整頓道教問題的綱領性文獻。

重振道門(資料圖)

張宇初天師所制定的道門十規具體如下:

第一,《道教源流》。簡述道教之宗源、流派及發展歷史。要求根據經書,探索源流,務進退於正,勿為邪說淫辭所蠱惑。強調虛無清靜為立教之本,性命神氣為內修之要。

第二,《道門經錄》。內述道門必修之經錄,讀經之要求和對待經文之態度。要求讀經時持敬存誠,句字真正。明確規定經文應以三洞諸品經典為主,兼以太上諸品經籙為輔。

第三,《坐圜守靜》。述性命之學為入道之本,指出修鍊的主要丹經,勸人修鍊內丹,下功苦行。

「近世以禪為性宗,道為命宗,全真為性命雙修,正一則惟習科教。孰知學道之本,非性命二者而何?雖科教之設,亦惟性命之學而已。若夫修己利人,濟幽度顯,非明性命根基,曷得功行全備?」

體現了明初正一派與全真派在修鍊理論方面之合流。

第四,《齋法行持》。要求齋法行持之時,盛服清心,先煉己後度亡,內鍊形神,齋醮應依等級而行。

道教之宗源(資料圖)

第五,《道法傳緒》。述清微、神霄二道派之傳緒,要求行持之士以戒行為先,參究為務,不務虛名,不索酒食,主張致虛守靜為行持正法,並斥圓光、附體、降將、扶鸞、照水諸術為邪說。

提倡以利濟存心,以丹砂葯術兼濟,不得妄受資財,不得濫授道派。

第六,《住持領袖》。述宮觀之住持領袖應當德高望重,學問明博,為叢林之師表,並述管理叢林之紀綱。

第七,《雲水參訪》。述出家之人應以清靜為本,離情割愛,舍妄歸真,究明心地,修養性天。

入道應擇名器之家(資料圖)

第八,《立觀度人》。述度人入道必應先擇名器之家,不得濫收,並且要向朝廷申請度牒。要求被度道士努力學經修道,並以修誦經誥為常規。

第九,《金谷田糧》。述租課金谷、簿書庫堂由都監、上座監掌管,以下者止依次敘長幼輪管。要求大公無私,不得虧瞞入己,違者處罰,甚則更替。

第十,《宮觀修葺》。要求修葺宮觀,肅清壇宇,使神明有所依棲,四眾亦獲安逸。

龍虎山風光(資料圖)

《道門十規》繼承吸收了全真清規,加強了教內戒律,以之清理整頓道門。

同時,著重提高道教徒自身的道德素質,以進一步與社會相適應。張宇初既隨劉淵然學凈明、全真之法,於是對全真、正一之合流有所倡導。

張宇初天師制定的規則,切中當時道教時弊,他敏銳地覺察到道教衰敗的歷史趨勢,企圖力挽狂瀾,彈精竭慮,可謂是用心良苦,影響深遠。

未完待續……

(編輯:靈瑾)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注重自然本性:從郭靖的學習成長經歷看道家教育思想
張正常:高壓下帶領教眾隱忍發展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