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何為道家內丹煉神化虛?

何為道家內丹煉神化虛?

在前兩階段精化氣,氣化神的鍛煉過程中,都是意(即神)在起主導作用。而在第三階段中,由於通過前階段的長期苦練,已形成條件反射,不必用意,一坐就能周天流轉,故稱為還虛。另一層意思是說,通過意守上丹田,把想像中的「嬰兒」在其中加以哺乳、撫養、訓練,以達到「出神」的目的。按丹書上說,完成這步功夫就可以「永無生死」而「成仙」了。但列這步功夫的具體內容,在任何道教丹書中都不記載,也未聞有何師授。而且在如何「成仙」過程中,還有諸如「奪舍」等。

古代的養生家在對人體探討中,發現人體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分布全身,恰與天體三百六十五度相吻合,因此認為人體本身也是一個周天。如果真氣沿著上半身的任督二脈循行一周,就是轉了一個小周天,如果真氣沿著全身十二正經,奇經八脈都轉到了,也就是在全身三百六十五個穴位轉了一周,那就是轉了一個大周天。這就是周天的來歷了。小周天須同三關,三關是指督脈上三處內氣不易通過的地方,這三處地方分別是尾閭關,夾脊關和玉枕關,其中內氣最難通過的是玉枕關。

三關都在任督上,而任督二字是指人身上的任脈和督脈。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行於身前,為陰脈之承任,故稱任脈。督脈也起於會陰,拜背而行於身後,為陽脈之部督,故稱督脈。要練小周天功,就要對任督二脈的位置有一個相當的了解才行,因為人體任督二脈是行小周天時內氣運行的路線。要練成小周天功,須經過六個步驟才能完成,這六個步驟分別是:練己,調葯,產葯,採藥,封爐,煉藥。

第一步是練己,練己是內丹術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功夫,是整個大小周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功夫。練己就是要求練功者排除外界的聯繫,也就是排除雜念,什麼也不想,這就是練內丹術的第一步功法。通常剛開始練這步功法時,常常會有很多雜念,使內心難以安靜下來,這些雜念丹書中用『心猿意馬』來形容。心猿,就是心思雜亂,如同在跳擲遊戲的猿猴,意馬,就是意神不定,猶如狂奔飛馳的野馬。練己就是要逐步地使心猿歸正,意馬收韁,把雜念控制住,當然這其中要有一個鍛煉過程和運用適當的方法控制才行。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數息法(數吸就是1,2,3,4的數,可以幫助入靜),一種是聽息法。(聽息法就是感受呼吸的頻率,要柔,要微弱,要綿綿不斷,要深長)若是練己功夫沒做好,那叫練己不純,最大的練己不純在丹書中稱之為『入魔』,入魔就是在練功中產生的幻覺。

第二步功法是調葯。調葯中的葯就是內丹術中練精化氣的氣。調葯的方法就是凝神入氣穴,即在練己的基礎上意守丹田。意守之時要若存若亡,不能用意太重。如果練己功法練得好,而且調葯功夫也正確的話,三個月後就會自然而然產葯,這也就是第三步功法產葯了。這第三步功法不用練功者練習,而是要練功者抓住產葯時的大好時機。產葯之時,練功者會感覺到一種奇妙的感覺。

練功時產生了產葯的景象後,就要採用一定方法,這也就是第四,第五,第六步功法,後邊這三步功法要連在一起練,不能分開來練。採藥,就是要加強意識作用,使丹田中的暖氣往下行,行至會陰穴時,再引導這股暖氣沿著督脈往上行,當暖氣過三關,行到頭頂百會穴後,再引導這股暖氣沿著任脈往下行。當暖氣下行到丹田後,採藥就算完成了。這股暖氣沿著督任二脈循行一周,就是走了一個小周天。

採藥之時,一般採用撮,抵,閉,吸四字訣。撮即撮提肛門,抵即舌抵上齶,閉即目閉上視,吸即鼻吸莫呼,吸氣時要用口緩緩吸氣,等到暖氣上行到百會穴時,再用鼻緩緩呼氣,後邊第五步功法和第六步功法已經包含在第四步功法之中了,這第一階段的功夫,也就是練精化氣的小周天功就是這樣子了。大周天功是在小周天功的基礎上練成的。小周天功練成之後,以後還必須勤奮練功才行。練功時,呼吸的情況是這樣的:每當吸氣後,略微停頓,內氣自督脈上升,當升到百會穴時,呼氣,內氣又自任脈下降,最終歸於下丹田,如此一次呼吸一個小周天,每次練功一般要行三百個小周天左右。在心息相依,以至相忘,氣息微綿,全身酥軟柔和的小周天過程中,內氣越來越旺,越積越多,直至小腹充盈,氣滿丹田。在這寧靜的狀態中,會靜極復動,而出現六種景象,丹書中稱為六根震動。

當六根震動之象出現時,就可以開始練氣化神的大周天功了。練大周天功時,丹書中又講有六種方法,即六根不漏。練大周天的過種中,口中唾液會自然增多,這是在練氣化神過程中腎中精氣上升的結果,所以這唾液很重要,要徐徐咽下,並閉目內視,送歸丹田,這樣才能保證身體中的內氣有增無減。

採藥之法分為後天之法和先天之法。後天採藥為極有為之法,所采者為後天交感之精,不能作為丹質,只能培補後天形身,說穿了,只不過為一種化欲的方法而已。更有所謂待外陽勃舉或微舉後,再用吸提撮閉等調整後天呼吸之法而採藥,如此的勞神損氣,怎可還丹,即使採回,也不過是一團陰氣而已,必將漏失,此種方法行之太過比遺精其害更大。產生屢補屢泄之毛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執著此法不放的原故。先天採藥為「不採而采」,此方是丹道之採藥,達先天境界而虛無炁生之時,不勞費心,只要身心如如不動,葯自采,自然歸爐。先天所采者元精。元精者,即炁也,可作為還丹之本,丹道採藥求不煉精而自化炁也,故丹道以無為作丹基。如果在虛無炁生之時,身一動作或心一動念,則所生之炁迅速由清轉濁,生中有殺,不可得矣。

六根不漏才能採藥、煉丹。煉丹實際上就是一種靜坐。老年人體弱多病,最好不要煉丹。

六根不漏自然有六根震動之景。有人感到震動就屬六根震動之例,有三十六動,三十六個真人,三部八景。六根震動現象摘自「靈寶經」:神主氣,用神控制自己的氣路;氣育神,氣養育著神,氣足了神才能旺,神旺才能自己支配自己真養至神炁真皈大定,混為一體,結成金丹大葯。一震,臍下至外陰上,小腹發熱,會引起全身發燒,震動得厲害。這時一定要封住下三竅,搭住下鵲橋,不使熱感緩解了,一變涼,馬上把意念轉入到舌下兩竅;二震,兩腎燙,急熱,意念要轉到臍下;三震,兩眼內吐光,流淚;四震,耳後生風,要注意兩個性器官的變化,女的注意卵巢的變化,做到雌龍退回陰府;男的注意外腎的變化,做到龜頭回縮,縮到腹腔里去,這時開始練丹;五震,腦中鷲鳴,震動,身體發抖,受不了。這時要運行卯酉周天,高不出心,低過臍下。卯酉周天就是腎、肝、心、胃、肺相轉;六震,鼻根震動,流的不是鼻涕,根似水,要讓它流空,流空以後上鼻夾。上鵲橋有兩穴,要看到鼻孔內的兩穴。六震正符合咱們的練功過程,已經開始有小葯了。

經絡總則:手之三明,從藏走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到足;足之三明,從足走到腹。

此為大周天走向,從藏開始,從肺經~大腸經~胃經~牌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做功時哪個經絡抖動,哪個經絡就開了,看看與哪個臟腑有關係。第一個開通的都是肺經。

十二經絡轉後一閉死,大周天才算走完,任督二脈才開通,小周天這才開始運行。十二經絡閉死後,練功是熱在轉,將會是另一個景象。

煉精化炁概言從對肉身的改變而言,在煉精化炁這一步工程的總的大體修持中,可使行者的陽關緊鎖,男子修成不漏精之身,返老還童,白髮轉黑,炁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眠。從理法上而言,煉精化炁為有為命功,偏重於精化炁,炁煉精,而在每一次的修持中,亦含有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否則,即不為丹道真正之煉精化炁(或處於初級築基層次)。煉炁化神在於使炁合神而歸神,(此也有深淺之層次)丹經謂之「溫養」。

又進一步使此綿綿之神歸於虛無的不神之神的寂照,此又謂之煉神還虛,丹經稱,止火或文火(煉神返虛也有深淺之層次)。最後完全入於混沌虛無的不知不覺不照中(真意之運用也無),所謂寂無所寂與道合真,神炁完全合一。如此靜極而動,動極而靜,陰陽反覆交合,形成煉精化炁之小周天循環。為何單單將此一修鍊時期稱為煉精化炁呢?一、前面已經說過從對肉身之改變而言可稱為煉精化炁。二,從內在運化而言,炁之升降開合運化在總的周天循環的時間中,所佔比例為多,也即有為武火之法諸多。動的感受多,靜的感受相對少一些,靜定的深度不及後面高層次。故煉精化炁稱之為有為命功。此階段則重於煉命而兼煉性。功修一次與另一次功修常有間斷。甚或在一次的行持中也有中斷。

丹道之煉精化炁之精者,乃無形之精,而非後天有形之精,通過修鍊使精化為陽炁,滋潤周身及補充腦部之真陽不足,後通過周天火候之運行任督二脈及八脈,使得自家神炁初步達到合一,神炁反覆配合採煉,而入於下丹田。日久自可結成內丹,成就長生不老的乾坤之軀,此一階段主要是小周天之修鍊而兼行大周天。修鍊者修鍊的主要為自家自身之神炁,身內陰陽之交和也。當然,並不是說沒有外界之資助,而是外界資助為輔助。到煉精化炁功夫完成,則胎息初成也。

「鬧處煉神,靜處煉炁」。丹書此語對初修者確是至言。在鬧處,耐住性子堅持我身體一動不動,將心放下,外界之聲音,任之去來,我心不可強加入主觀意識,若一純粹之旁觀者,心之雜念任之生滅,不可強止,不可意守某處。唯留一點「照心」,可矣。如若雜念太多,嘈雜太甚,不可或止,可立用雙目收心一處,觀物如似看非看,身體凝聚,也即把整個世界用眼光不分層次,不分區別地融為一體,再進一步,我之心神也融於其中。所謂「靜處煉炁」,在無干擾安靜處心息相依,忽忘忽助,無事之中尋有事矣。總之,「鬧處煉神」,在於動中求靜,動中悟到靜機,不可拘於一法。「靜處煉炁」。在於靜中察動,無味之中尋有味,而靜已察之矣,無靜心,不可能察動機也。此二步工夫,於初修者而言,不能顛倒用之,否則,恐有損神氣和性命,未見其利,先見其害矣。

請點擊"內丹關注,後期更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全真派初期另一位核心人物 鐵腳仙人王玉陽
周敦頤《太極圖說》,區區249字,道破宇宙之真諦!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