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三四線樓市真涼了?一篇狠準的趨勢解讀

三四線樓市真涼了?一篇狠準的趨勢解讀

點擊正商參閱

關注我


做價值的傳播者,歡迎您加入!更多交流請添加微信號:

jcg654



作者:感冒的貓叔


來源:貓叔聊地產(ID:maoshuhouse)





儘管諸多媒體和新聞,一直在對三四線的房價潑冷水,可房價下跌的情況遲遲沒有到來。眼下最焦慮的就是三四線群體,買房,怕跌,不買房,怕還漲。




我們知道一個常識:如果一個城市長期人口凈流出,庫存過高,那麼房價是漲不起來的。




所以,很多朋友提起三四線的樓市,一臉不屑。



「三四線房產,給我我都不要。」


「即使現在漲了,今後一定大跌。」


「三四線庫存多得要炸掉,沒前途。」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從2016年以來,三四線城市房價開啟了驚人的上漲趨勢--溫州、金華、荊州、嵊州……為啥不被看好的三四線都在大漲?




1、唱衰三四線的起因



唱衰三四線樓市的論調大概什麼時候產生的呢?大概在2011年。




08年四萬億政策出台,全國出現了從小縣城到一線大城市的房價普遍上漲的行情。面對瘋狂的牛市,開發商們大舉拿地,絲毫不考慮三四線城市的根本不需要太多房子。後來,從10年開始,樓市進入全國調控的階段,同一時期,從小城市到大城市,調控不斷加碼。




後來任志強站出來說,每一輪調控對三四線傷害是最大的。因為房價是有傳導性的,一線城市上漲以後,可能要到三個月左右才傳導到二線城市,然後再用一個季度左右傳導到三四線。



每一次調控的時候,都是因為一二線城市價格很高,三四線城市還沒開始漲就調控,所以房價下跌;等下一次再漲上來的時候,三四線城市剛開始漲的時候又掉了,所以三四線城市每次想往上走的時候就要被調控。




所以三四線進入一個長期被打擊的情況。

而房企們明顯對政策產生了誤判,看到一二線樓市限購限貸日益嚴格,迫不及待去三四線拿地,結果三四線樓市庫存越來越高,房子越來越賣不出去。




典型的例子就是大本營在惠州的光耀地產,在2010、2011年高速擴張時期,拿下惠東莞、佛山、湛江、汕尾、臨沂、威海,大多是三四線城市的地塊,遭遇資金鏈斷裂危機,破產跑路。



2012年的時候,三四線樓市危機的新聞幾乎到了鋪天蓋地的地步。也就是那個時候,三四線普遍給人一種「處處鋪滿地雷」的感覺。




比如傳聞,南通去庫存要15年。







貴陽庫存要消化4年。







同屬三四線城市的唐山、煙台、營口庫存扎堆,要成為鬼城。







最熱的新聞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易居,2012年搞出一個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風險排行榜--在參與測評的287個城市中,房地產風險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西北的四線城市,風險度前50強幾乎都被三四線城市佔據。







易居的排行榜,幾乎成為大眾集體不看好三四線的佐證。也是從那個時候起,關於三四線樓市的風險討論,幾乎就從來沒停止過。




當時的唱衰氣氛,比起現在有過之無不及。




2、

三四線房價上漲的本質




如同一個體質孱弱的人,每當準備好姿勢起跑,就要被障礙物絆倒一樣。絆倒的次數多了,再站起來也是困難的。




2013年樓市放鬆調控以後,房價上漲的主角城市是一線和沿海地區,三四線城市一蹶不振,甚至溫州、鄂爾多斯等地房價大跌。




以往每當調控政策鬆綁後,全國房價都會陸續上漲。而一二線和三四線房價出現如此巨大的分化,

這是10多年來沒有過的現象。




此時,一些三四線政府的財政就要支撐不住,幾乎是燈盡油枯的狀態。




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地方投融資平台和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迅速擴張。土地好賣的年代,房地產的錢太好賺,所以地方政府往往忽視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如今,三四線土地賣不出去,庫存高企,房地產由賺錢的機器變成負債地雷的時候,一些三四線城市連平衡債務的收入都沒了。去庫存,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




而孱弱的三四線樓市,由於先前被打壓過狠,必須要有一個「強刺激」,才能激發活力。




這個強刺激,就是棚改貨幣化安置。




而棚改貨幣化的實質,是一次非常精妙的槓桿轉移。







由央媽借錢給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把錢補貼給拆遷戶,拆遷戶拿著錢去找開發商買房,開發商高價拍地把錢交到地方政府手上。地方政府再把賣地的錢給央媽還債。




所以,整個鏈條你看懂了嗎?央媽借的錢還回來了,地方政府的債務解套了,開發商去庫存了,拆遷戶還多了N套房。這是多方共贏啊。




但事實有這麼簡單就好了。




棚改貨幣化,只是三四線購房者的第一輪槓桿。是起手式。




真正的大規模槓桿,來源於因為房價上漲不得不及時買房的人。這群人,使用了按揭和公積金買房,用未來20-30年的財富慢慢償還。




興業地產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 2016年,估算全國三四線銷售總金額是4.72萬億。其中,居民自有資金僅1.25萬億。3.47萬億就是貨幣加的槓桿,比例高達74%。





而2016年,國家開發銀行全年發放棚改貨幣化安置貸款是5435億元。用於購房資金的大約是4348億元。




也就是說,2016年三四線的樓市,是用0.43萬億棚改貨幣撬動了4.72萬億的銷售額。這一波操作,相比08年的大水漫灌,不知高明到哪裡去了。




3、

判斷房價回落的粗暴指標




8月份以來,越來越多的三四線城市收緊棚改貨幣化。




比如長春,新啟動的棚改項目取消貨幣化安置購房獎勵。







呼和浩特停止房地產去庫存。







這兩個城市,是18年以來房價上漲幅度較大的城市,而且貨幣化安置比例都很高。2016年以來,呼和浩特共安置30000多棚改戶,其中約95%的棚戶區改造實施了貨幣化補償安置,而長春提出對棚改戶的貨幣化安置比例不低於50%,6個月內買房還有房屋評估金額10%的購房獎勵。




看到新聞後,越來越多媒體發聲,認為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馬上就要跌了。但我希望三四線的朋友們,還是多去實地考察自己所在地區的情況。




因為三四線城市的基數實在是太大了。如果按照地級城市統計,那麼三四線有260個以上,如果加上縣級市,三四線城市數量則高達600個以上;最後再算上縣城,有2000個以上。




三四線棚改的勢能,就像一輛載重很大的巨型卡車,停止去庫存、減少棚改貨幣化,相當於減速,但是不可能立刻剎車,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慣性前行。

即使頒布政策,傳導到市場,也大概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




那麼三四線的房價到底什麼時候結束上漲呢?




小縣城的棚改,是房價上漲的最後一棒。




比如,18年房價依然在上行的泰安、煙台、威海,周邊區縣漲價幅度反而比縣城還大。拿了拆遷款的鄉親們更喜歡進城買房。




給大家一個粗暴的參考方式,看看縣城的遷拆戶有沒有買房。




如果縣城買房的拆遷戶越來越少,那麼說明樓市即將進入盤整期。這個時候哪怕是剛需都要謹慎進入了。




4、

真誠

的建議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復盤本輪上漲:一線看貨幣,二線看預期,三四線看國運!




由於大部分三四線基本面差,人口凈流出,只有經過外界的強刺激,才能激發活力,推動房價上漲。




所以,隨著棚改政策的進一步收緊,本輪三四線大漲過後,會迎來一段相對低迷的時期,這個時期至少需要3-5年。長時期的通脹會慢慢擠壓出短期過快增長的房價泡沫。




如果是打算在三四線置業還沒行動的人,即使踏空了,也不必太擔心。拆遷戶的購買需求沒有了,市場上的成交量必然減少,所以靜靜等待房價回調。有多套房的人,能置換到高能級的城市,就儘快置換。




另外也不是所有的三四線都被看衰。未來有相當多的三四線城市會迎來大利好。




因為,以都市圈為核心的城鎮化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2030年,中國會迎來3億新市民。未來的新市民,包括通過農民前往城市務工所帶動的舉家向城市搬遷、農村家庭在城鎮購房安家、學生上學後留在城市就業等方式向城市融入的新居民群體。




這些新市民,都去大城市是不可能的。

圍繞在一線、強二線、省會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將承擔衛星城的引流角色。








至於年輕人,與其著急買房子,不如想想如何去大城市提高自己的賺錢能力。




不是衛星城的三四線的房產很難變現,所以不建議犧牲父母半輩子的積蓄買老家的房子(一二線房子可以)。對父母來說,未來的養老資金才是最寶貴的。沒有必要把父母節約的錢浪費在房子上,盡量讓他們安度晚年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給在大城市漂泊的年輕人說一句:即使買不上一二線的房產,大城市周邊的三四線也絕對是有能力夠得上的。截止到2030年,我們至少還有12年的城鎮化紅利期。




請不要氣餒,鼓起袖子加油干!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和轉發



商務合作:lting2015(微信)


投遞BP:bp@wefinances.com



???點擊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恐怖災難!750名中國人被困!機場即將被淹!日本末日颱風這一幕看哭國人:她不完美,可我愛她!
震撼,十年一輪的危機,被土耳其引爆了

TAG:正商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