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現代投資WayRay開發全息導航、iRobot 季度銷售額或將達243.89百萬美元、可在機器人表面噴塗的觸覺感測器問世

現代投資WayRay開發全息導航、iRobot 季度銷售額或將達243.89百萬美元、可在機器人表面噴塗的觸覺感測器問世

1、業界|服務機器人: 記憶慢跑機器人讓人們在「智能」養老院中保持敏銳

一個提醒老年人放置東西並幫助他們鍛煉身體的機器人已被三個養老院的居民用於試驗,以對抗晚年認知衰退。在英格蘭,希臘和波蘭的三個養老院對機器人進行了一次試驗。在每個位置,機器人幫助一個或多個居民,並與整個建築物內的感測器相關聯,以跟蹤參與者的運動和活動。機器人還配備了熱像儀,因此它可以實時測量人的溫度,使其能夠估計呼吸和心跳的水平。這可以揭示某人是否正在經歷與特定活動相關的高水平壓力,並通知機器人採取相應行動。

2、前沿|自動駕駛: 現代投資WayRay開發全息導航

現代汽車公司正在投資瑞士深度技術創業公司WayRay AG,以加快未來車輛全息增強現實(AR)導航系統的開發,目標是在2020年將其引入車輛。

WayRay的全息AR解決方案創造了真正的增強現實體驗,虛擬物體可以無縫集成到車輛的內部環境中。

該公司表示,與市場上常見的平視顯示器(HUD)相比,WayRay的技術具有更小的投影系統,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圖像,幾乎可以安裝在任何車輛上。

3、業界|服務機器人:iRobot Co.(IRBT)預計季度銷售額將達到243.89百萬美元

iRobot Corporation為全球消費市場設計,製造和銷售機器人。它提供Roomba地板吸塵機器人; Braava系列自動地板拖地機器人; 和Mirra泳池清潔機器人清潔住宅游泳池,並從泳池地板,牆壁和樓梯上移除小至2微米的碎片。

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經紀公司預計iRobot Co.(納斯達克股票代碼:IRBT)本季度的銷售額將達到243.89百萬美元。四名分析師已發布iRobot盈利預測。最低銷售額為2.399億美元,最高為248.47百萬美元。iRobot去年同期的銷售額為2.0540億美元,這表明同比增長率為18.7%。該公司計劃於10月23日星期二報告其下一季度收益結果。

4、學界|可穿戴機器人:在機器人皮膚的3D表面噴塗觸覺感測器

製作電子皮膚以模仿人體皮膚的觸覺感測特性是可穿戴電子學、機器人和假肢等各種應用的研究活躍領域。電子皮膚研究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區分各種外部刺激,特別是應變和壓力之間的刺激。另一個問題是在三維不規則形狀的物體上均勻地沉積電皮。

為了克服這些問題,由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Steve Park教授和機械工程系的Jung Kim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開發了可以均勻塗覆在三維表面上並區分機械刺激的電子皮膚。新的電子皮膚還可以區分類似於人體皮膚的機械刺激。

5、學界|開源機器人:Open Robotics任命ROS 2技術指導委員會

機器人操作系統(ROS)背後的組織Open Robotics宣布,技術指導委員會(TSC)設定了「ROS 2的技術方向」。這將從確定ROS 2路線圖開始,開發核心工具建立工作組以關注重要主題。

Open Robotics表示,它希望擴大行業參與以加速發展。Open Robotics首席執行官Brian Gerkey分享了ROS 2 TSC創始成員名單:

ROS 2

微軟的Lou Amadio

TARDEC的Matt Deminico

亞馬遜道格福洛普

Matt Hansen,英特爾

LG電子Seonman Kim

Karsten Knese,博世

Dejan Pangercic,Apex.AI

馬特斯賓塞,阿姆

Allison Thackston,豐田研究所

Dirk Thomas,Open Robotics

Yoonseok Pyo,ROBOTIS

6、前沿|智能機器人:超過2,000名歐洲AI專家攜手挑戰中國的人工智慧

來自29個歐洲國家的約2,100名人工智慧(AI)研究人員宣布了一項聯合研究聯盟,並正在向歐盟(EU)尋求資金,以反擊美國和中國此類研究的進展。

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的Philipp Slusallek說:「歐洲人工智慧有著非常強大的傳統,過去也是人工智慧的領導者。」

克萊爾表示,歐洲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高度依賴於政府資金,因為歐洲的此類研究不是由私營部門推動,與中國和美國的情況相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人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智能製造是怎樣具體呈現的,五大關健步驟!
谷歌雲李飛飛:機器已能「看懂」圖像和視頻,但我們仍站在人工智慧研究起點

TAG:機器人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