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四個字!瞬間喝懂烏龍茶里的萬千滋味

四個字!瞬間喝懂烏龍茶里的萬千滋味

|安溪香、鳳凰清、台灣甘、武夷活

烏龍茶,素有「香清甘活」的說法。

「香」概括了烏龍茶基本的特性,「活」則表明了上品烏龍茶應有的屬性。

四字首見於清代兩江總督梁章鉅《歸田瑣記》:

至茶品之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種之類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為無上妙諦矣!

不知等而上之,則曰清,香而不清,猶凡品也;再等而上之,則曰甘,清而不甘,則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則曰活,甘而不活,亦不過好茶而已!

梁晚年曾遊歷武夷山。「香清甘活」之論,歸結於烏龍茶,言簡意賅,入木三分!

不過,梁氏「香清甘活」只是針對武夷岩茶而言,其實「香清甘活」還囊括了烏龍茶的四個極致。

|安溪香、鳳凰清、台灣甘、武夷活

中國烏龍茶,發源於武夷,擴散至閩南、潮州、台灣等地。

不同的產地奠定烏龍茶豐富的系統,四大產地分別代表了「香、清、甘、活」。

安溪香

安溪茶以鐵觀音為首。

這個品種奠定了安溪茶擁有出眾的香氣,結合做青、焙火的工藝與不可複製的山水,形成了安溪鐵觀音優異的品質。

鐵觀音以內安溪為上

鐵觀音「香」是強項,品飲安溪鐵觀音,要品「香」。

上品鐵觀音,茶湯里應有鮮明「鐵韻」與壯年叢韻;香氣有幽蘭花果香與綿長的烘焙香;啜飲吐納,能感受到安溪的地域香,有雲霧感或者土壤味。

烏龍四韻,安溪以「香」奪魁,其它茶所不能比。

鳳凰清

潮州鳳凰茶以烏崬山為首,海拔1391米,是粵東第三高峰。鳳凰山時陰時晴,雲霧繚繞、晝夜溫差達8-10攝氏度,有「十里不同天」之諺。

海拔與樹齡,使鳳凰單叢以「清」奪魁。

清,清澈爽朗,純凈是基本要求,但若清而無韻,也是下品,好的單叢,韻中求清。

海拔越高茶越清,樹齡越老韻越足,但若無好的工藝,也是無用。

所以,鳳凰的「清」,其實也是工藝的「清」,對制茶人的做青工藝有極高要求。

葉漢鍾 鳳凰單叢非遺傳承人

台灣甘

台灣茶長期以來複制福建烏龍的生產工藝,自身特色並不鮮明。1980年代高山茶的崛起,徹底改變了台灣烏龍的面貌,並讓台灣茶奪下四韻之「甘」。

高山烏龍海拔平均2000米

「甘」,即甘甜之意,茶湯飽滿有厚度、潤甜、回韻足。

好的輕發酵烏龍並沒有青氣

台灣烏龍的「甘」源於「青心烏龍」。青心烏龍又名軟枝烏龍,祖先是閩北矮腳烏龍,差別在於,青心烏龍有清涼韻,湯水更加飽滿甜潤。

「甘」的另一註解是「高冷韻」與「山頭氣」,屬於高山茶的特性,喝台灣烏龍,要會品「甘」。

包揉成球,帶梗是台灣烏龍的特色

武夷活

如果前三韻都還好理解,那麼「活」字,可謂集四韻之大成。

活,表面上是鮮活,其實,骨子裡是「香、清、甘」三韻,也就是說,「活」是烏龍茶韻味的頂峰。

一款茶能做到「活」,就像是有生命般,會與人產生互動。

清代才子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講述了武夷茶的「活」。

余游武夷,到幔亭峰、天游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

武夷山 天游峰

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以後,再試一二杯,釋躁平矜,怡情悅性。

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

袁枚喝的大概是這樣的工夫茶

可惜的是,只有武夷茶能做到「活」字,其它茶難以望其項背。

|烏龍茶之祖庭——武夷山

武夷岩茶是烏龍茶祖庭,各界沒什麼疑問。

武夷茶歷史上溯可至宋代北苑貢茶,元代又設御茶園,明清後一直是重要產地。

武夷山 御茶園

作為烏龍茶的原生地,武夷山優勢明顯;對比其他產地來說,武夷茶的工藝更為傳統。

「武夷焙法,實甲天下」——清梁章鉅《歸田瑣記》

不論是從釋道儒哪一家往上追溯,都能發現無盡寶藏,現今不少佛寺仍保留著僧人制茶的傳統。

儒家|武夷精舍 朱熹曾講學於此

佛家|慧苑禪寺

道家|止止庵

當我們認識了「烏龍四韻」,再回過頭來品武夷茶,便會發現,不論是在品質還是文化上,武夷山都不愧是「烏龍茶之祖庭」!

曲徑通幽也通「活」

武夷茶的「活」,你喝過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你為什麼這麼黃?」黃茶:誰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喜上梅梢,鑄在鐵壺上的濃濃中國風!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