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航母下水7天便報廢 300多處裂縫湧進海水 14億打水漂

航母下水7天便報廢 300多處裂縫湧進海水 14億打水漂

原標題:航母下水7天便報廢 300多處裂縫湧進海水 14億打水漂


如果說最開始的戰爭,還能說是靠計策和士兵數量取勝。但是到了現代,不管是電子預警機,還是反導系統的出現,都告訴人們一個真理,誰的拳頭大技術硬誰就能取勝。放眼望去,在軍工技術上拔得頭籌的非美國莫屬,不過遙想上個世紀,軍工業最發達到的卻是蘇聯。當時該國憑藉眾多黑科技,在武器裝備的研發上總是憑藉傻大黑粗略勝一籌。不過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蘇聯在武器製造上的粗暴作風,也曾吃過大虧,迫不得已損失了2億美元,也就是現在的14億人民幣。


原來雖說現在的俄羅斯在建造航母上,已經具備了非常豐富的經驗和純屬的技術。但是該國在研發建造第一代載機航母時,卻因太過急功近利吃了大虧。要知道軍工武器的研發製造,可不是簡單的事,具備滿足條件的技術是一方面,足夠的物力人力財力支持又是另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長時間裡的不斷測試。可惜蘇聯在動工建造兩萬噸排水量的莫斯科航母時,從1962年開工到1968年正式服役,只畫了短短六年時間,倉促建造的航母質量自然是無法得到保證。



不過那時候蘇聯為了對付美戰艦,就顧不上那麼多了。匆匆建造出來的航母,載機的那部分艦體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空間還粗糙的留作裝置防空反艦武器。這麼一來載重量遠遠超過了原本的設計,再加上沒經過嚴密的測試就直接下水了。導致不過正式服役一周,航母艦體就出現了300多處裂縫,當時整個航母一端高高翹起,15度傾斜在海水中。同時這航母的發動機也出了問題,只能拿出一成的水平,勉強支撐著航母在海上航行回岸。


不過航母這種大國重器的返廠維修可不是鬧得玩的,由於設計和材料的使用的不合格,兩億美元也就是人民幣14億,就這樣打了水漂。再後來蘇聯軍工吸取教訓,在研發製造基輔級航母便腳踏實地。所以不管國土再怎麼強橫,在武器研發製造上還是要慎之又慎,萬不能急功近利,不然蘇聯這艘虧本航母就是最好的反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器控視頻 的精彩文章:

印度暢銷中國15年產品 如今才看出端倪 網友直言不敢再買
真悲催 200億元太空梭機翼被砸中 竟導致7人慘死

TAG:火器控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