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漫長的謀殺:人類鉛中毒簡史

漫長的謀殺:人類鉛中毒簡史

巨獎引發的悲劇

19世紀初,謀求全球霸主地位的大英帝國為了開闢一條通往東方的海上新航線,設立了兩項巨獎,其中2萬英鎊獎勵第一個打通西北航線的人,5千英鎊獎勵第一艘到達北緯89度的船隻。

正是這兩項巨獎,釀成了北極探險史上最大一次悲劇。其中的主角是約翰?富蘭克林,而悲劇的幕後推手則是鉛。

1845年5月19日,富蘭克林率領他的129名兄弟出航。按計劃,船隊會凍結在巴芬灣的冰層里,次年夏天解凍時船隊將繼續西行,直到再被凍住。

船隊出發2個月後,有捕鯨者在北極海域看到過他們的身影,此後卻再無關於富蘭克林的消息。此後十幾年,40多支救援隊深入北極,展開搜索富蘭克林的行動。直到1859年,利波爾德?麥克林拖克船長發現了船隊的救生艇和死人骨骼。

富蘭克林探險隊的悲劇,像四散的拼圖一樣,被逐漸還原。1981年,加拿大人類學家歐文?比埃蒂重新追蹤當年考察線路,在威廉國王島一個石頭窩棚遺址四周找到31塊骨骼。

觀察後他認定,這名年輕人曾遭受過壞血病的折磨。隨後的骨骼組織分析結果更讓人驚訝。這些骨骼中鉛元素的含量高達228ppm(百萬分之228),而同一地區的愛斯基摩人骨骼中,鉛元素含量卻僅為22 ppm。

10倍的差異引起了比埃蒂的注意。水手的鉛中毒到底從何而來呢?

先從食物入手。原來,罐頭密封包裝食物——這一技術1811年才在美國取得專利,在當年被視為儲存運輸食品的獨門秘技。而密封罐頭頂蓋的焊料,主要是鉛錫合金,鉛含量高達90%以上。

但使用鉛做包裝有致命的缺點。首先,這種焊料常留有縫隙,焊接並不牢靠,導致食物容易腐爛變質。此外,鉛極易滲透入食物中,能被人體吸收。兩艘新式探險船上的供水系統,由於大量使用了鉛,亦是引起鉛中毒的重要來源。

鉛中毒的證據在不斷累積。在比奇島上發現的船隊遺留的罐頭內,就顯示出鉛滲漏的跡象,腐敗變質的食物也含有鉛。鉛能使人體中毒並逐漸虛弱,損害大腦功能、降低思維能力,思考和行動力的降低,對死裡求生的船隊而言,這無疑是致命的。

悲劇性的畫面不斷被構建。鉛中毒的船員感覺疲乏、精神恍惚,開始麻木不仁,有的出現偏執或多疑,船員的性情變得狂亂,行為難以控制。

鉛中毒引發的全身疼痛和貧血在所難免,而缺乏維生素C,不但引起了壞血病,而且還促進了鉛的吸收。壞血病、鉛中毒、北極的酷寒、探險的艱辛,一隻巨大的死亡之手,將探險隊推入死亡的絕境。

現代歐洲之「痛」

工業革命的發展,促進了含鉛製品的爆炸性增長。醫學認識的滯後,讓鉛中毒的流行勢頭沒有任何阻擋,席捲了歐洲大陸和英倫諸島。追溯原因,大多是工業接觸鉛或食用了被鉛污染的飲料或食物。

早在1572年,法國開始流行一種名為「普瓦圖絞痛病」的腹絞痛。但一個多世紀後,人們才知道這種疼痛的原因在於飲用了被鉛污染的酒。

1730年,西班牙馬德里市則流行起地方性腹絞痛,並持續了近50年,直到1797年人們逐漸發現一些規律:這一奇詭的腹絞痛多發生在貧民區,而這些窮人多使用表面含有很厚鉛釉層的容器,鉛可能就是病因。

與此同時,荷蘭人也正被類似的腹絞痛所困擾,他們則是因為飲用從鉛制屋頂和水管取得的水而中毒。

隔海相望的英國也未能倖免。18和19世紀成為英國的「痛風黃金時代」,罪魁禍首被公認為從葡萄牙進口的葡萄酒。這一切,還得從《梅休因條約》說起。

1703年,英葡兩國在里斯本簽訂這一旨在強化政治同盟、開闢雙邊貿易的條約。其中規定,葡萄牙的酒類進入英國市場時可享受關稅優惠。直到1836年該條約被廢除,英國大量進口了來自葡萄牙的廉價葡萄酒。

而用於增加酒精含量的添加劑——白蘭地,大多用含鉛部件的蒸餾器製造。就這樣,英國人在享受葡萄酒的同時,也在被鉛中毒所折磨。

鉛中毒以「鉛痛性痛風」形式出現。18世紀中葉,一種被稱為德文郡絞痛病(Devonshire colic)的疾病,像瘟疫一般在英國德文郡地區流行。

喬治?貝克(George Baker)醫生是個有心人,他在1767年發表醫學報告:這種病與飲用蘋果酒有關,蘋果酒恰好受到鉛的污染。

他詳細描述了這種痛風的流行過程。原來,加工蘋果酒時,需要使用石磨粉碎蘋果,連接石磨的鉛制銷釘暴露於石磨的表面。

此外,儲存酒的容器多是含鉛內襯,鉛不知不覺中被蘋果和酒中的酸所溶解。酒商為了調味和防腐,還會主動添加鉛製品。

鉛中毒帶來的帝國衰亡

鉛為什麼會與人類過從甚密?

答案是,鉛的優良特性太多,高密度、良好的抗蝕性、熔點低、柔軟、易加工等特性,擁有讓人無法抗拒的使用價值。在古羅馬的宮殿、達芬奇的油畫、現代工業中,鉛都處處可見。

在雅典城附近,古希臘人開發了著名的拉夫里翁礦,一捆捆鉛條和白銀湧入雅典城邦。地處丘陵地帶的拉夫里翁,分布著縱橫交錯的「含銀方鉛礦」礦脈。

雅典人追逐的是僅僅占方鉛礦石0.5%的銀。費勁辛勞採取的白銀,變換為雅典人的財富和權力,並使雅典打敗波斯一躍成為地中海地區的頭號海軍強國。而那些開採鉛礦的工人最為不幸,負責溶解鉛的工人也容易受到鉛中毒的傷害。

在羅馬,鉛被用於建造供水系統,輸水管道、蓄水池裡鋪滿了鉛皮。羅馬人還「創新性」地把鉛作為食品添加劑。他們發現,使用有鉛內襯的銅壺煮葡萄酒,不但避免了銅散發的怪味,還有一種特殊的甜味:在煮沸過程中,鉛與酸性果汁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了醋酸鉛。

漫長的謀殺:人類鉛中毒簡史

在無糖時代,這種醋酸鉛的甜味備受羅馬人推崇。有人重複過古羅馬的煮酒方式,發現鉛濃度竟高達800mg/L,這意味著羅馬人攝取的鉛嚴重超標,比美國環保署頒布的飲用水含鉛標準高16000倍。

鉛滲透入羅馬貴族生活的各個角落,被鉛包圍,在劫難逃。鉛在羅馬人體內開始蓄積,開始有人出現絞痛、便秘、麻痹和面色蒼白。羅馬皇帝奧古斯塔斯也曾禁止使用鉛作輸水管道,但這一政令似乎並沒被執行。

鉛引起男性精子總數減少、活力降低,並損害女性的生殖機能。有歷史學家認為,鉛中毒是羅馬帝國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含鉛汽油的利益博弈

作為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人享用鉛所帶來的便利,鉛則以隱秘的方式影響人的健康。進入20世紀,鉛的潛能得以最大化爆發,那就是四乙基鉛在汽車工業中的應用,最終引發了人類對鉛中毒的關注。

四乙基鉛這種被加入汽油的添加劑,具有良好的抗爆震性能。爆震的產生,是由於汽油中含有正庚烷之類成份,它們極易燃燒,常在氣缸中自燃,併產生強衝擊波,而使發動機震動、發響。早期的汽車工業,竭力尋找抗汽油爆震的物質。

美國化學家托馬斯?米基利發現,把四乙基鉛加入汽油後,發動機竟不爆缸了。這種1854年就被德國人合成的液體,具有水果味,合成方便,極為廉價。1923年後,美國街頭的汽車用上了四乙基鉛,它在全球開始熱銷。

此時的人們已知道鉛能引起中毒,在含鉛汽油麵世前一年,美國公共衛生署就公開警告,含鉛燃料具有高毒性。起初,鉛中毒事件在全國零星出現,報紙曾一度爆出某公司8名工人神經系統鉛中毒並死亡。因此,含鉛汽油一度被逐出加油站。

但是,一旦沒了四乙基鉛,那些昂貴的汽車會很快報廢。美國人得做出抉擇:自身健康,還是開車便利?

汽車製造商被利益驅動,綁架了人們的自由選擇,「輪子上的國家」成為最具蠱惑性的言辭,含鉛汽油暢行無阻。

1965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克萊爾?帕特森點燃了反對含鉛汽油的導火索。通過研究,他在論文《自然環境鉛污染與人》中指出,空氣和食物中含鉛水平大幅升高,而源頭是汽車。

一場艱苦卓絕的反對含鉛汽油的運動開始了。

努力終得勝果。鑒於鉛等金屬中毒的危害,1969年美國參議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首次就空氣污染舉行聽證會。美國國會於1970年通過職業衛生法案,隨後成立的國立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院(NIOSH)著手調查有毒物質,對空氣、水源、食品中的鉛含量做出限定。

1973年,美國環境保護總署宣布,將分步驟降低含鉛汽油使用量,設定了含鉛汽油的最後使用期限——1986年。

1971年,美國把汽油中的含鉛量降低到不足1%,1977年降低為0.06%。截至90年代末,美國人血鉛水平降低幅度達80%。

目前,含鉛汽油在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已沒了市場,汽油的無鉛化日益深入人心。



(作者:薄三郎)

作者寫於2016-04-0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大家都要「五仁月餅滾出月餅界」?
進口食品就一定好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