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女子和頤酒店遭陌生男子劫持,該如何有效求救?

女子和頤酒店遭陌生男子劫持,該如何有效求救?

和頤酒店女生遇襲的事件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太可怕了!」

微博網友@彎彎_2016作為事件當事人,她於昨晚發布了一條講述自己在北京和頤酒店被劫持的經過,一個晚上的轉發已經超過40萬。

根據她的長微博,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4月1日,@彎彎_2016入住了在攜程上預定的北京望京798和頤酒店,4月3日晚22:50回到酒店後,被一名一同乘坐電梯的陌生男子使用暴力手段,掐住脖子等方式強行拖拽往客房方向。

被拖拽的過程中她一直在大聲呼救、尖叫,引起了酒店人員的注意,但卻被誤認為是情侶吵架,沒有進行阻止。另有幾名路過的房客也沒有上前阻止。

在和陌生男人糾纏的過程中,女生一直試圖向圍觀的人表明自己並不認識這名男子,仍然沒有人上前救她!

最終女生在被拖離監控攝像頭拍攝範圍外之前,被一名女房客及時拉住。這名男子看到圍觀的人增多後從消防通道逃跑

男子拖拽女生,一名女房客上前干涉,男子逃跑,這是事件的基本情況。目前案件還沒有最終結果,但這件事對於我們來說,最恐怖的一點在於,明明酒店人員和房客已經注意到了她,卻並沒有人來阻止!

人們會譴責目擊者的冷漠行為,這是件好事,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落難時無人伸出援手。不過先別急,在譴責的同時,且讓我們平心靜氣,捫心自問:

當目睹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自己又有多大把握不做冷漠的旁觀者呢?

又或者說,做了旁觀者,就成了冷血無情,沒有道德感的人嗎?

當自己處於危險的境況中,又該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得路人的幫助呢?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精選君搜集了一些熱心網友的建議,也想給到獨身女子一些實用的技巧:

1. 當一個柔弱的女性面對劫持的男性,力量相差懸殊,站起來拉拉扯扯是完全沒有抵抗力的。這時候,全身趴在地上反而是最好的防守。

2. 如果跑得快就盡量跑,如果跑不快就儘可能地爭取時間。

3. 當周圍有其他人時,儘可能地將路人牽扯進來,起碼多一個人在現場。

4. 當周圍沒有人時,不要喊「救命」,而要喊「著火了!」這樣第一時間就會有工作人員過來,人多了之後問題就好辦了。

5. 重複大聲呼救「人販子,打110!」用簡潔重複的話語來表述自己遇到的情況。

6. 不要在有人突然進你門的情況下開門,出門時也不要穿得很像外地人,更不要穿著家居服出門。對自己的這些基本的保護,是非常必要的。

接下來,讓我們抽絲剝繭,來看看影響旁觀者行為的一些因素:

1.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這應該是旁觀者效應中最經典的一個不定因素了,說的是當周圍有其他人在場時,人們更傾向於不給予幫助。他們相信在場的人群當中總會有人比自己更有能力施以援手,於是選擇繼續觀望。

在Bibb Latané和Judith Rodin的一項實驗中,受試者看到一位女士摔倒。結果表明,當受試者獨身一人時,70%的人對那位女士給予了幫助,而當房間里有其他人時,只有40%的人給予了幫助。

所以,當施救責任被分散時,群體中個人受到的良心譴責便會大幅降低。群體越大,旁觀者效應越明顯。而當周圍沒有其他人時,人們就會對自己的冷漠行為產生出更大的自責,從而激勵幫助行為。

2.群體凝聚程度(Group cohesiveness)

比起互不相識的陌生人,當群體中的成員互為朋友或熟人時,群體中的個人更有可能在突發事件中施以援手。研究表明,群體凝聚程度越高,越會按照社會價值觀下的道德準則行動,即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有趣的是,雖然之前提到的責任分散告訴我們:群體越大,幫助行為越少,但這僅適用於陌生人群體。心理學家Mark Levine和Simon Crowther在實驗中表明,當群體凝聚程度高時,群體越大,幫助程度越高。

3.事件模糊程度(Ambiguity)

當情況模糊不清時,人們的施救行為會大幅度減少。哪怕最終決定給予幫助,反應時間也會較情況明確時明顯變長。

比如我們走在街上,看見一個成年人正在追趕一個小孩。我們不清楚是不是家長在追孩子,人販子在追被拐兒童,被竊者在追小偷,亦或只是大人小孩鬧著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少會出面阻攔。

相反地,如果那個成年人大喊:"抓小偷啊,那孩子偷了我的手機!"這樣一來,情況變得明了,我們便能更快地做出反應,把偷手機的孩子攔住。

4.後果(Consequences)

對事件後果的考慮同樣會影響我們的決策。回到上面的例子,假如被追者五大三粗,面露兇相,哪怕追人者明確告訴我們他在追小偷,我們也會望而卻步。和之前的例子相比,唯一的變數是被追者身份的改變——從小孩變成了壯漢。攔住小孩的後果輕,攔住壯漢的後果重。所以綜合來看,相較於模糊而高風險的事件,我們更願意對明確而低風險的事件採取行動。

5.環境熟悉程度(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

對環境的掌控程度是另一個影響旁觀者行為的因素。Darley和Latané在1970年的一項實驗中表明,相較於陌生環境,處於熟悉環境中的人們更有可能會伸出援手。舉例來說,在面對襲擊事件時,一個知道警察局就在街角的旁觀者比一個對此毫不知情的外地人更有可能會去報警。

6.連帶責任(Liability)

這恐怕是當今中國社會急需解決的一個道德難題--即幫助者需不需要對幫助過程中產生的失誤和傷害負責,如果需要,又需要在何種程度上負責。

關於"老人摔倒要不要扶"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很久,卻依然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或許是因為這不僅僅是簡單的道德層面的問題,而是已經涉及了法律層面的諸多因素。

美國和加拿大出台了《好撒瑪利亞人法》(Good Samaritan Law),旨在免除自願給傷者、病人提供救助的人的法律責任。而巴西、德國等國家則出台法律,懲罰那些在自身條件允許時未能出手相助的人。

針對救助者的連帶責任,中國目前尚無全國性法律,不過一些地區已經審議或通過了給予救助者相關保障的條例草案。

回頭去看之前提到的那兩個問題,我們會發現,在面對一件突發事件時,擋在我們和求助者之間的或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道德選擇題,而是夾雜了外界環境與自身眾多不可控因素的一道厚重的圍牆。大多數人在大多數場合會做旁觀者,或許本身只是人類一個普遍正常,甚至帶有些許正確性的社會選擇。

然而,這並不是為旁觀行為做開脫。

哪怕在理性層面被允許,冷漠也終歸是冷漠,不會成為值得推崇的高尚。

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在面臨"幫不幫"的選擇時,盡量排除一些盤據心中的困擾與不確定,更快地將我們果敢的雙手伸向求助者。

所以,假如某一天,你成了需要幫助的人,那麼以下幾種方法會讓你更有可能獲得他人的幫助:

1.集中責任

責任集中是克服責任分散的好辦法。如果旁觀者因為身處群體之中而覺得自己沒有責任給予幫助,那麼你就需要把某位旁觀者從群體中單獨拉出來,讓責任落在他/她一個人身上。

舉例來說,當你受傷倒地時,比起大喊"救命",更明智的做法是說:"那位穿白色T恤的先生,請你打電話叫救護車。"

2.明確事件

當你需要圍觀人群的幫助時,你需要清除地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從而減少他人的反應時間。比如你在追小偷,比起說"攔住那個人!",你更應該說"攔住那個小偷!"

3.縮小後果

後果和風險越大,幫助行為越少,所以作為求助者,你需要為旁觀者指明一個風險較小的幫助手段。如果你不幸被捲入了一場鬥毆中,那麼與其讓周圍的人上來勸架,你更應該讓他們叫警察。

4.聲明免責

很多人不敢伸出援手,是因為害怕萬一出了閃失需要負連帶責任。所以在求助時,你應該聲明救助者不需要對你的身體情況負責。

假如你摔了一跤無法站起,你需要向圍觀的人傳達這樣的信息:我不碰瓷訛人,是我自己摔倒的,我絕對不會推卸責任,誣賴幫助我的人。

儘管身為旁觀者的我們常常處在道德與自我保護的夾縫中,不得不面對兩難而無奈的選擇,我們還是應該學著去鼓起勇氣。不論你相不相信因果輪迴,我們所做的善舉終將會回饋到我們自己身上,我們的冷漠也終將在未來成為束縛我們生命的沉重枷鎖。人畢竟是社會動物,我們給社會什麼,社會就會給我們什麼。

精選君祈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願危難時有人相助,困難時有人相幫。



文:陳馬丁 | 壹心理專欄作者

作者寫於2016-04-0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看陽光會打噴嚏?
你了解外出飲食的6大誤區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