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你的家鄉上榜沒?《四十年四十村》複賽十佳揭曉

你的家鄉上榜沒?《四十年四十村》複賽十佳揭曉

經過兩周的激烈爭奪,由芒果TV、湖南移動以及央視愛上傳媒主辦,湖南都市頻道協辦的大型互動電視鄉村全景秀《三湘巨變微紀錄·四十年四十村》複賽結果終於揭曉,在大家的積極投票助力下,十個新農村典型代表從入圍複賽的四十個鄉村中脫穎而出:邵陽邵陽縣蔡橋鄉福林村、婁底婁星區萬樂村、益陽資陽區長春鎮紫薇村、衡陽衡陽縣曲蘭鎮湘西村、張家界慈利縣苗市鎮黃花溪村、郴州蘇仙區瓦灶村、常德安鄉縣仙桃村、株洲醴陵市王仙鎮三獅村、郴州嘉禾縣塘村鎮清水村、長沙瀏陽市荷花街道建新村榮獲「湖南十大魅力鄉村」的稱號,並贏得登上頒獎典禮舞台的十個寶貴名額。

美麗鄉村化身經濟「聚寶盆」

在湖南這片自古以來的魚米之鄉,自然美景和傳統美食不僅成為各個鄉村引以為傲的名片,更發展成當地可持續發展的「聚寶盆」,十佳鄉村中便有諸多圍繞美景和美食發展經濟的成功案例。

憑藉絕佳的自然環境優勢,張家界黃花溪村村民們因地制宜,將村裡一座滿是「怪岩」的奇山打造成戶外愛好者的基地,靠發展戶外旅遊一舉脫掉「特困村」的名號;有著「魚粉之鄉」之稱的郴州瓦灶村,在富有當地特色的美食產業帶動下,不僅在村裡開辦起魚粉廠,還建造魚粉博物館發展主題旅遊,解決就業、推動經濟一舉兩得;常德仙桃村利用百畝荷塘開發出一套「荷塘+」生態種養模式:將湘蓮、泥鰍、小龍蝦混合種養,既增加單位產出,又利於保護生態鏈和環境,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這些湖湘新農村改革的佼佼者們,在保護自然與傳統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因地制宜,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山,最大程度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智慧鄉村搭乘上高科技快車

在很多鄉村利用綠水青山和優秀傳統進行發展的時候,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進步,還有一部分鄉村開始在互聯網浪潮中搭乘上「智慧發展」的快車。

婁底萬樂村的「網神」李雄武創辦電商平台「湘村萬樂」幫村民們賣土特產,把村裡無人問津的土貨通過「觸電」變成網紅,帶領不少貧困戶脫貧致了富;在長沙瀏陽建新村,生豬養殖是大產業,只有小學學歷的農民寧武田埋頭苦幹,發明了糞水凈化機,讓臭水變成了清泉,賺錢和環保兩不誤;益陽紫薇村通過一朵神奇的「紫薇雲」打通生活場景的數據介面,了解景點信息、農家樂點餐、認養苗木、了解養殖場畜禽情況、選購農副產品等,全靠一部手機完成,是名副其實的「二維碼上的智慧鄉村」。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鄉村同樣印證著「科技改變生活」,現代化發展成果為農村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創新自覺思維帶來發展紅利

鄉村的發展,也離不開當地群眾的意識和思維轉變,本次「湖南十大魅力鄉村」排名首位的邵陽福林村能從傳統產煤村成功轉型,就是得益於村民生態覺悟的提高。

早年的福林村因開礦引起房屋開裂、土地下沉、農田無法蓄水等問題,村民們在轉向苗木種植後,收入獲得顯著提高,生態紅利進一步催生群眾的生態自覺,最終福林村關閉了全部7家煤礦,換回良好的生態環境;過去以分散型傳統農業為生的三獅村村民們,以創新性思維成立集體合作社,進行土地流轉,農民搖身變為股東,在市場化運作下不僅經濟效益大幅提高,還蓋起游泳池、幼兒園等,增強了村民們的幸福感;曾經的貧困村衡陽湘西村,通過扶貧工作隊進駐後與村支兩委制定的三年脫貧規劃指導,貧困戶一改過去的「頹喪」,一鼓作氣,奮力打造養殖、苗木、旅遊等多產業,三年脫貧成為現實;郴州清水村以前是有名的垃圾村,在村裡的引導下,全村從老到小都有了衛生常態化意識,農村髒亂差的生活陋習得到徹底改變,清水村也搖身一變成為省級衛生村。

作為農村發展建設的主體,村民們自身的意識轉變和加強,使得更多農村得到新的發展,煥發出新的生機。

引發新農村發展的積極思考

本次《三湘巨變微紀錄·四十年四十村》評選出的「湖南十大魅力鄉村」各具特色,它們作為新農村發展典範,為本村進行產業推廣和宣傳的同時,更為千千萬萬作為觀眾的其他農村群體帶來了積極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間。如何在新時代下,結合本地特色,找到打開農村致富大門的金鑰匙,是當代每個農村發展必須面臨的問題。

適逢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芒果TV攜手湖南移動、央視愛上傳媒以及湖南都市頻道,通過《三湘巨變微紀錄·四十年四十村》十佳評選,以媒體賦能展示三湘大地上的農村改革開放成果,分享十條全社會認同的農村發展之路,不僅為打造更多宜居、宜業、宜游的新時代農村提供了發展樣本,更為新時代背景下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打開了更多的思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誰是神經病 的精彩文章:

李沁現身首都機場 身材瘦削星范兒十足
「夏日主宰」Red Velvet 1位持續進行中

TAG:誰是神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