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沒有減少習氣,學佛就是演戲

沒有減少習氣,學佛就是演戲

文/太橋旦曾堪布

在生活中,有時候我們對別人的觀點、做法看不順眼、不能接受,怎麼對治呢?

唯一的辦法就是想:這是我的習氣。我過去世種下了看別人不順眼的習氣,所以現在看他不順眼。他的做法和想法也許有問題,但我自己也有問題。如果我心裡很清凈,沒有一個不認可別人的不清凈的心,不可能看他不順眼。

這時我們心裡反省:我學佛以來,學了那麼多佛法知識,念了那麼多咒,跟著師父學習了那麼久,我心裡這些不好的習氣雖然沒有比以前增多,但也沒有減少,這就是習氣的可怕,習氣的力量。

雖然我看別人不順眼,我自己不一定是完美、優秀的,我不認可別人的心裏面,有很多負面的東西。

有時候我們看一個人不順眼,不認可他的觀點,跟他相處不好。學佛之前,我們認為這百分之百都是別人的問題,自己沒有問題。學佛之後要反過來:我們看別人不順眼,百分之百都是自己的問題。

正如唯識的觀點所說:「唯識所現,唯心所造。」「識」和「心」是誰?就是自己。我們看別人不順眼,不接受別人的觀點,都是習氣。一旦提到習氣,等於是自己的問題,因為習氣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

習氣是無始輪迴以來日積月累形成的。每個人習氣不同,所以每個人的觀點、看法、選擇、價值觀不同。

即使是一對雙胞胎,長相、身高都一樣,在同一個家庭、同一個時間成長,接受同樣的教育,但他們的性格、觀點、價值觀都不一樣,這是習氣的原因。

習氣包括好的和不好的習氣,並不是說習氣完全是不好的。習氣有多種多樣:善的習氣,惡的習氣,幫助他人的習氣,傷害他人的習氣,愛學習的習氣,睡懶覺的習氣,貪吃的習氣,勤快的習氣……

畢竟,習氣裡面有執著、分別的成分,再善的習氣還是屬於輪迴,對於解脫成佛來說,連善的習氣也要解決、斷除,善要保留、提升。有時候善不能無限提升,也是因為習氣。

一般來說「人之初,性本善」,一個人小的時候心那樣善,按道理說,成長過程中應該是越來越善,為什麼有的人錢賺得多了,職位上升了,地位提高了,反而不善了?這就是習氣的原因。

我們學佛過程中,不論念佛、禪修、繞塔、轉山、供燈等等,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減輕習氣。如果我們的習氣沒有減少,那麼學佛只是演戲。

修行是要產生作用的。我們持咒、打坐,作用是什麼?如果沒有起作用,那只是像畫上的燈一樣。燈的作用是破除黑暗。為什麼畫上的燈不是真的燈?因為畫上的燈不能破除黑暗。無論我們怎樣修行,如果沒有起到減少習氣的作用,只不過是畫上的燈一樣。

我們必須通過學佛修行的方式來改變習氣、破除習氣,讓習氣減少。習氣有那麼強大的力量,保護貪嗔痴煩惱,也幫我們完整保存善的、不善的業。

習氣就像我們平常說的「作繭自縛」。為什麼繭里的蟲解脫不了?因為它自己身上有一個東西束縛自己。習氣就像這樣,沒有人綁住你,束縛你的是你自己身上的東西,與生俱來就有。每個人都自以為是,用自己的想法、成見、自私來束縛自己。習氣是看不見的,而繭是看得見的,除此之外,束縛的作用是一樣的。

習氣也有好的一面:習氣是無始以來一點一點積累下來的,所以當然可以去除。就像衣服上、臉上、身上的污垢,是可以洗掉的,因為它不是本來就有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修行,因為習氣是可以去掉的。

習氣少的人,想法比較少,跟別人相處時容易恆順別人。每個人的想法、觀點、人緣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習氣千差萬別。比方說,我嗔恨的習氣小,貪慾的習氣大,而你貪慾的習氣小,嗔恨的習氣大。

在生活中,吃東西、喝茶、穿衣服,每個人的喜好都不一樣——因為習氣,我們選擇、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最後得到這個東西。如果沒有習氣的力量,我們不可能去追求。

從整個人性的角度來說,習氣是中性的,不能說壞,也不能說好。習氣是一個載體,善、惡都在習氣上種下了。

從解脫成佛的角度,對於惡的習氣,要把習氣改掉,而且把習氣上留下的惡業斷除;對於善的習氣,要把習氣改掉,把習氣上留下的善保留,這時的善是純善、無偽的善、三輪體空的善,因為它遠離了習氣。

當別人的說法、做法、看法與我們的想法違背的時候,我們習慣於馬上排斥,認為這是不對的,這真是人類的一個大錯誤。

因為如果一個凡夫的看法、做法、說法與佛菩薩的智慧違背,那當然是這個凡夫的錯。但我們都是凡夫,同樣有無明、我執、在輪迴中造業流轉,你說誰對誰錯、誰正確誰不正確?

所以,我們不能接受別人的觀點時,一定要當成自己的習氣來對待,這樣就避免造業。否則,哪怕我們什麼都不做,起個念頭都造業,如果這個念頭嚴重的話,足以讓我們墮落三惡道。

你看以前的我乳王,統治了四大部洲、三十三天。他跟帝釋天平起平坐的時候,只起了一個念頭,就墮落在地上了。

他心裡起了什麼念頭?他想:「我跟他平起平坐不行,這個位子只要我一個人坐就好了。「這個念頭一起,他就墮落到了人間,成了一個地位低賤的僕人。

你們知道,豬八戒是怎麼到人間的嗎?因為起了一個貪慾的念頭。一個念頭是非常有力量的。

當我們起了一個看別人不順眼的念頭,如果認識到:這個念頭是我的習氣,別人沒有我想像中那麼不好,只是因為我的習氣可怕。

這時我們馬上把心收回來,眼睛閉著,觀照自心:「啊,我總是這樣,我內心中的習氣那麼可怕。」於是立刻懺悔。這就是認識習氣,經常這樣做,我們會越來越清凈,自己的習氣越來越減少。

雖然我們每個人,包括我自己,認為自己已經很好了,但其他人與我們相處久了,不斷發現我們很多的缺點。這些缺點我們自己卻看不到,因為習氣蒙蔽了我們的智慧。

做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很不容易。我們平常要保持正知正見,就是要觀察:我現在的行為有沒有傷害別人、有沒有影響到別人。

比如說,你坐在這裡,你的腳好幾天沒有洗,臭的不得了,自己卻沒有意識到,這就是一個習氣。

大家在一起,你不停地打電話,大聲說話,你只想到自己,沒有考慮:你說話的聲音有沒有打擾別人,這也是習氣,習氣蒙蔽了你的正念。

類似這樣的行為,太多了。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包括說話。

這方面西方人做得很好。他們上公交車時會排隊,在餐廳里吃飯時,刀叉輕輕地碰到盤子,盡量不發出聲音,這也是避免造業。

我們不能只考慮到自己,要站在別人的角度思維。作為佛弟子,首先做一個文明的、有素質的人,教育自己有自知之明,這樣我們會意識到自己的很多習氣,習氣就不會增長。

舉個例子,如果你今天意識到自己的臭腳、臭襪子,明天不會繼續這樣,這就是你的習氣不再發展了。

我們盡量讓自己的心開闊起來,活得不要過於認真,多讓大家歡喜,多說些幽默、開玩笑的話,該熱鬧的時候熱鬧,該安靜的時候安靜,開開心心地過一個智慧的人生。如果我們過一個智慧的人生,習氣就不會增長了。

古人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如果做到了這兩句,就達到了佛教中一定層次的境界。

嚴於律己,等於是管好自己的習氣。我們正好相反:寬於律己,嚴於待人。尤其是現在很多學佛人,所有學到的佛法知識,都用來要求他人。

他自己不一定做得到,卻指責別人:「你這樣做行嗎?佛經中怎麼怎麼說。」「你怎麼會吃肉啊?某某經裡面說,不能吃肉。」

很多佛弟子所學到的東西,嘴上說得很流利,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跟佛法的詞句有關,比如「阿彌陀佛」、「隨喜隨喜」、「功德無量」、「放下執著」、「看破」、「放下」、「不執著」,沒有一句平常生活中的話。

我經常提醒,大家在生活中,不要用太多佛教的名詞。這樣的人叫做法油子。法油子就是學的佛法知識太多,這個也了解,那個也知道,讀過很多佛經、論典,很多佛法都倒背如流,但實際上,這些佛法對自己沒有任何作用,自己的習氣、貪嗔痴煩惱照樣發展,想發脾氣就發脾氣、想罵人就罵人,想說別人是非就說別人是非,這不叫嚴於律己。

佛法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嚴於律己是小乘的教育,寬以待人是大乘的教育。這兩句來自傳統文化,但如果從佛法角度來講,這兩句也可以作為佛法的基礎。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兩句我們很難做到。

很多人做不到嚴於律己,管自己是最做不到的。因為習氣,從小到大在生活中我們習慣於放縱自己,所以不容易做到嚴於律己。

寬以待人更難,很少人能夠包容別人。比如說一個公司賺了很多錢,老闆自己拿錢少,讓員工拿錢多,是做不到的。累的事情,我要做得比你少;賺到的錢,我要拿得比你多,這就是缺乏寬以待人。

在佛教中,真正的大成就者們能夠做到這兩句。他們對自己非常嚴格,包括自己住的、吃的、喝的,睡覺、起床的時間。在寬以待人方面,他們不求任何名利,對他人一點不計較。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兩句話,能夠幫助我們對治習氣。傳統文化中的「嚴於律己」升華時,就是佛教里《修心八頌》所提到的「虧損失敗自取受」;「寬以待人」升華時,就是《修心八頌》所說的「利益勝利奉獻他」的道理。

如果我們自己不努力對治、解決習氣,習氣自己是不可能減少的。如果要改正習氣、斷除習氣,一般的修行解決不了。

習氣特別可怕,就像洶湧奔流的大河一樣。習氣的發展非常容易。舉一個小小的例子,手機、微信出現的時間不是很久,但很多人玩手機、玩微信,已經停不下來了。從這個角度看,習氣是很容易引發的。

我們小時候沒有接觸過手機、微信,過去世也沒有接觸過,沒有種下很深的習氣,也許兩三年、五六年前、最早十年前才接觸。一旦開始接觸,百分之八十、九十的人都會上癮,因為我們本身有這樣的習氣、這樣一種慾望的力量,所以很容易對一個東西上癮。

未來可能會有前所未見的新發明,我們自然也會上癮,這個習氣是停不住的、一定會發展的。我們先不說改掉其他的習氣,哪怕僅僅改掉玩微信的習氣都很困難,是不是?

我們首先要認識到習氣。佛法的學習需要聞思修,聞就是認識的階段。我們聽聞到開示,慢慢認識;接著,認識到的東西,不停地思維;然後,思維到的東西,慢慢修到。有些人沒有意識、認識到自己的習氣,根本不會考慮改正習氣,反而認為,這是生活上的必需。所以首先認識習氣特別重要。

有時候我也會看一個人不順眼、不接受他的觀點,第二個剎那就會想到:這是我的習氣。當你認識自己的習氣,不會把很多缺點歸到別人身上,不會怨天尤人,這就是認識習氣的好處。

你會自己反省:「這是我的習氣,佛經中講過很多的習氣,真的存在啊,我現在的這種感受就是佛經中說過的某種習氣。」

如果你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習氣,別人對你說一句話,馬上你的臉色會變,心裡不高興、有情緒。

如果你知道:「哦,這是我的習氣,連他說這一句話,我心裡都那麼容易生氣,我愛發脾氣的習氣多可怕。」你的脾氣會越來越好,心情越來越愉快。

堅持這樣的習慣,以後當你看到外在的讓人恐懼的東西,包括做惡夢,會慢慢認識到這些都是習氣的顯現,就不會心隨境轉。當你不知道這些是習氣的顯現,你一定會心隨境轉。

當你知道外境都是假的、是習氣的顯現,心怎麼會隨境而轉呢?比如說你面前有一塊假的黃金,你的心不會注意它、不會投入在它上面,因為它是假的。

同樣的,佛經中說,一切都是假的、都是習氣的顯現。我們要提醒自己:一切都是習氣的顯現,這樣訓練得越久、越深入、越熟練,形成習慣,自然慢慢就會做到。

我們平常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對治習氣的時候,也沒辦法一天就解決掉嘛。習氣不是一天造成的,怎麼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解決呢?

那麼,習氣需要多少年才能對治?我們成為禪修的專家,才能真正地對治習氣。

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需要多少功夫、多少錘鍊、多少付出、多少年的經驗,才能成為一個大家認可的專家?學佛修行不是一兩年就行的。即使你努力一年,沒有任何反應,也是正常的。

不要認為:我一年努力,念佛念得嘴巴都幹了,手指都破了,頭都磕得出血了,怎麼還沒有什麼特殊的境界呢?不要這樣想。

你看,無著菩薩開始觀修彌勒菩薩為本尊的時候,已經是一個菩薩了,他花了十二年閉關,連一個好夢都沒有做過,但是他沒有放棄。所以你修了很多年,還沒有特殊的徵兆,頭上沒有發光,都沒關係。你學佛十年了,現在脾氣好了一點,心態好了,這就是進步。

學佛那麼多年了,跟大家一起的時候,以前比較喜歡說是非,今天跟大家聊了很久,沒有說一句是非,這也是一個進步。進步是這樣的,不是說其他方面的進步。

其他方面,比如越學佛越長胖沒關係,越學佛越長得難看也沒關係,只要該打扮的地方打扮一下,讓自己更有氣質,這也是學佛的一個進步。

總之,我們首先要認識習氣。我們身上有很多缺點,自己卻看不到,是因為習氣;別人那麼美好、有那麼多優點,但我們把他當成缺點很多的人,也是因為習氣。

我們有時候做著功課就困了,做不下去了,有時候懈怠、懶惰,也是因為習氣。我們要讓習氣逐漸減輕。徹底解決習氣,成佛之前是做不到的。

八地菩薩、十地菩薩也有習氣,但是不影響他們解脫輪迴、證悟空性、度化眾生,主要是影響他們大徹大悟、證得佛果。我們學佛修行的任何努力,不論禪修、念佛,都是為了去除習氣,這個任務在成佛之前不能停下來。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最新熱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一幅特別的西方接引圖,畫的是你嗎?
詳解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原來菩薩的層級也有高下之分!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