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將利用空間站開展大規模空間應用項目科學實驗

我國將利用空間站開展大規模空間應用項目科學實驗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李國利、肖建軍)載人航天工程應用成果情況介紹會26日上午在北京召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在會上表示,我國將在空間站建成之後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項目科學實驗。


  大力開展空間應用,是我國發展載人航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1992年工程立項實施起,即提出「造船為建站,建站為應用」的重要理念。


  林西強介紹,在空間站建造階段,空間應用系統科研經費佔比大約15%,已超過14個系統的平均值,現已形成體系化的空間科學研製試驗條件,為實現空間站階段空間應用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國載人空間站計劃2022年前後建成,將在軌運營十年以上。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呂從民介紹,空間站將面向前沿科學探索、人類生存和太空活動,支持開展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技術試驗和空間應用等活動。


  「目前,空間應用系統在空間站規劃部署了13個科學實驗櫃、艙外暴露實驗平台以及共軌飛行的巡天望遠鏡,支持在軌實施空間天文、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等8個學科領域30餘個研究主題的數百項科學研究與應用項目。」呂從民說。


  根據計劃,空間站首次入軌攜帶的載荷質量、體積等方面的規模,均超過天宮二號時的10倍。「空間站的艙內、艙外均可支持開展空間應用,而且載荷可在軌更換。」林西強說,「我相信,隨著一大批空間應用項目的開展,必將產生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和應用價值的重要成果。」


  自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以來,空間應用領域成果已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兩次、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0餘項,取得專利400餘項。

  可以預見,作為我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平台,建成後的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國家級太空實驗室,全面開啟我國空間科學研究與應用的新時代。


  「總之,在空間站建成進入運營階段後,開展空間應用勢必會成為整個工程的重心。」林西強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58歲科再奇:愛情偉大 英特爾CEO我不幹了
為什麼蘋果和谷歌都希望你少用手機?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