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全面解讀日本X射線衛星「瞳」的失聯

全面解讀日本X射線衛星「瞳」的失聯

北京時間4月8日的下午2點30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召開了一次不同尋常的新聞發布會,這次發布會無關任何最新的科研結果,而是向全世界彙報了日本新近發射的X射線衛星「瞳」(Hitomi)的近況。

「瞳」是日本的第八顆天文衛星,是和美國宇航局(NASA)聯合研製,於今年2月17日在日本的鹿兒島發射場發射升空。最近突然無故解體,與母星地球失去了聯繫……

發生了什麼?

在JAXA的官方網站上提到,「瞳」這個名字從中國的成語故事——畫龍點睛——中受到啟發。眼睛是我們了解這個豐富多彩世界的窗口,而這顆衛星攜帶的幾個前所未有的高精度設備,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研究和了解宇宙激烈變化的一面。

全面解讀日本X射線衛星「瞳」的失聯

「瞳」的靈敏度比之前的探測器高出幾十倍。除解析度高之外,它還具有集光能力強和成像的能量範圍廣等特點,並能精確地把光譜分解成不同的能量成分,讓我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度更為深刻的理解黑洞和宇宙。

那麼,這顆寓意為「人類之眼」的衛星究竟遭遇了什麼?

根據目前的記錄,我們可以知道,2016年3月25日,望遠鏡正在對其中的一個天體進行設備性能驗證操作之時,望遠鏡的高度首先發生了異常變化。這發生在它整個任務的第二個階段,也就是性能驗證階段。到3月26日北京時間凌晨3點10分的時候,衛星突然開始旋轉,再到3月26日早上9點40分的時候,望遠鏡已經發生部分解體。

美國的跟蹤系統在望遠鏡所運行的軌道上發現了11塊殘骸,而美國的聯合空間控制中心(Joint Space Opertions Center; JSpOC)則宣稱發現了10塊殘骸。日本地面的射電和光學望遠鏡對這些殘骸進行了追蹤觀測,光學望遠鏡確認了其中最大的的兩塊,分別命名為2016-012A和2016-012L。它們非常明亮,在以每分鐘幾圈的速度轉動。通過對大小尺寸進行限制,科學家發現2016A很可能就是望遠鏡的主體,而2016-012L很可能是帶有硬X射線成像探測器的可擴展光學平台,或者是太陽能電池板。

造成部分部件首先解體的原因是旋轉,而旋轉又進一步導致了其他一些部件的解體。

至於導致旋轉的真正原因,儘管JAXA現在還沒有真正找到,但是通過解體事件分析,他們相信應該不是空間碎片的撞擊所為,最大的可能是衛星的推進系統氮氣壓力罐爆炸,或是冷卻設備中冷卻液的泄露導致的。

在發現衛星部分部件解體之後,JAXA本來想利用隨後衛星過境的機會和衛星進行通訊聯繫,對衛星發送傳輸指令和接受遙測數據,從而了解衛星究竟發生了什麼。但是,截止3月29號之前,僅僅只接收到過總共6次來自望遠鏡的極簡訊號,並沒有望遠鏡的其它觀測以及狀態數據,所以沒有辦法確認衛星的健康狀態。在3月26日和3月27日分別兩次,每次接受到的信號時長大約在幾分鐘,但是到了3月28日和3月29日時,每次的信號時間減少到只有幾秒鐘。

解體後的碎片何去何從?

通過對這些殘骸軌道的追蹤,JAXA發現,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裡,其中兩塊編號分別為M和K的殘骸,其軌道高度發生了明顯的降低,而且還在一直降低,預計它們會大約在一兩個星期內落入地球大氣層。但是它們體積很小,所以在下落過程中會因與大氣層摩擦而完全燃燒,不留任何痕迹。

其它衛星殘骸目前看起來運行穩定,在目前的軌道高度上(大約500多公里),會存在相當長的時間。但是它們不會對正在運行或者之後的衛星造成損害,因為這些碎片都相對比較大,而且軌道確定,其它衛星很容易避開它們。

全面解讀日本X射線衛星「瞳」的失聯

根據4月7日的新聞發布會,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和衛星建立聯繫。

根據JAXA的估計,衛星的主體依舊完好,希望衛星主體的旋轉最終能夠減慢,這樣太陽能電池板就有時間收集太陽能,望遠鏡可以重新獲得能量,JAXA就存在一定的機會重新和望遠鏡取得聯繫。與此同時,JAXA也在對事故之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調查產生異常的可能原因。

衛星「瞳」到底有多厲害?

衛星「瞳」主要由兩部分構成。

一部分是X射線望遠鏡的光學系統(X-ray Telescope), 它的作用是對X射線進行聚焦,和我們看到的光學波段的聚焦系統作用一樣。「瞳」的光學系統包括了兩個軟X射線望遠鏡(Soft X-ray Telescope;一個用於光譜測量,一個用於成像測量,它們的能量觀測範圍大約都在0.3-12 keV)和兩個硬X射線望遠鏡(Hard X-ray Telescope;觀測能量範圍在 5-80 keV)。

另外一部分就是探測器系統。不同的探測器分別用於探測被不同望遠鏡所收集到的X射線光子。它包括軟X射線成像儀(Soft X-ray Imager),軟X射線光譜儀(Soft X-ray Spectrometer),硬X射線成像儀(Hard X-ray Imager)。我們可以注意到,因為硬X射線很難聚焦,所以與軟X射線探測器相比,它被放置在一個更遠的位置上。除這些探測器之外,還有一個軟伽馬射線探測器(SGD,觀測能區40-600keV),它能夠監測觀測方向上的伽馬射線。

在所有的設備中,最讓人期待的是軟X射線成像儀。因為它帶有一個叫做微測熱儀(micro-calorimeter) 的探測設備,具有對軟X射線超精細分辨的能力,能量分辨可以達到4.2 eV(在6 keV處)。與之前的所有其它X射線衛星相比較,微測熱儀在同樣能量處的能量解析度可以高將近30倍。所以如果此成像儀能夠成功運行,將會使X射線的天文觀測進入一個全新的、精細能譜觀測時代。

這個微測熱儀雖然功能強大,原理卻十分簡單。它其實就是一個量熱器,即通過測量溫度的變化來測量入射的X射線的能量,這和我們測量不同溫度水混合後的溫度的道理是一樣的。對於此微測熱儀,它利用了一塊薄的吸收體。當X射線入射到吸收體上時會引起吸收體的溫度的變化,而溫度的變化量就反應了入射X射線光子的能量。因為光子能量引起的溫度變化通常很小,所以要求吸收體的系統溫度處於極低的狀態,通常工作溫度大約為50mK(毫開爾文),幾乎接近於絕對零度,所以製冷系統非常關鍵。目前通常使用的製冷技術是液氮製冷。

在2005年日本發射的上一顆天文衛星—— 朱雀(Suzaku)上,本來也放置了類似的探測設備,但不幸的是,衛星上天沒多久,冷卻用的液氮發生了泄露,導致設備失效。這次衛星「瞳」吸取了上次的失敗教訓,除過液氮製冷之外,還放置了備用的機械製冷設備,以防液氮泄露。不過很可惜的是,現在衛星解體,暫時失聯,探測設備是否還能使用還不知道。不過有人懷疑衛星的解體,就是液氮泄漏,導致衛星轉動,從而使衛星部分部件脫離。還有說法認為是冷卻系統的電池爆炸導致此次事故。

全面解讀日本X射線衛星「瞳」的失聯

在所有的觀測設備中,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觀測設備就是硬X射線成像望遠鏡。這是全世界第二個對硬X射線聚焦成像的衛星,第一個是美國的硬X射線NuSTAR衛星(於2012年發射)。因為硬X射線能量很高,所以很難直接聚焦成像。從技術的角度而言,除了聚焦鏡面需要特別處理之外,整個系統的聚焦長度也要求比較高,通常大約在10米以上。美國的NuSTAR衛星聚焦長度是10.14米,而「瞳」達到了12米。因為運載衛星的火箭無法容納如此長的衛星,所以,還使用了一種叫做可擴展光學平台(extensible optical bench)技術。硬X射線探測設備放置在這個平台上,平台和衛星的主體以一個可以伸縮的桅杆相連接。光學平台在發射時候是收縮起來的,等到進入軌道以後可以伸展開來,從而達到所需要的長度。其實NuSTAR也使用了同樣的技術上,而且因為連接平台和主體的桅杆比較脆弱,不能承受過大的旋轉,所以一旦衛星轉動,這個桅杆就有可能斷裂。

孿生兄弟或將替「瞳」遠行

作為日本的第八顆天文衛星,在開始正式的觀測之前,「瞳」原本的太空之旅有四程路要走,但遺憾的是,它走到第二程便與我們失去了聯繫。

全面解讀日本X射線衛星「瞳」的失聯

1.第一程:

衛星於2016年2月17日發射升空,在截止到2月29日的11天之內,地面已經完成一些關鍵設備的驗證和操作(Critical Operation Phase),比如衛星主體功能的驗證,可擴展光學平台的打開等。因為這些過程涉及到衛星能否正常工作,所以非常的關鍵,需要首先得到測試和驗證。

2.第二程:

在2月29日到4月中旬的這段時間,對各項儀器的性能進行測試(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Phase)。保證各項設備能夠按照之前預定的性能工作。

3.第三程:

從4月中旬到6月初,利用差不多6個星期的時間,對一些天體進行觀測,從而對儀器的各項性能進行校準(Calibration Phase),更好得理解設備的各項性能,從而提高觀測精度。

4.第四程:

第四個是測試觀測階段(Test Observation Phase),這一階段大約持續6個月。而在這一階段結束之後,衛星將進入正式的觀測階段。

對於一個成功的衛星而言,每一個階段都至關重要。如能進入第4個階段,這就意味著衛星已經順利運行。至於其最終運行的時間長短,則取決於部件的壽命和經費等多種因素。

全面解讀日本X射線衛星「瞳」的失聯

對於「瞳」而言,此衛星探測設備的精度比之前提高了幾十倍,讓我們能夠看到星系或者黑洞周圍更為精細的一些結構,這對於整個高能天體物理的研究意義至關重要,所以每一位天文研究者都非常期望能夠與它重新取得聯繫

如果失聯,不僅2.7億美元的花費就打了水漂,還將對天文研究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如果最終不能與」瞳「取得聯繫,那麼科學家將會不得不暫時放棄。但是,從現在來看,這個放棄尋找的時間點還很難確定,也許是一兩周,也許是在一個多月之後,也有可能是幾個月。

日本科學家在空間探索的道路上,向來以堅韌不拔的精神而著稱,所以,只要有一絲可能聯繫的希望,他們都會努力去嘗試。儘管,一些著名的科學家,比如英國知名天體物理學家Andrew Fabian,認為與「瞳」恢復通訊的可能性已經非常渺茫。

當然,如果真的失聯,人類很有可能再次發射一顆與「瞳」類似的衛星上天,繼續它未竟的工作和使命。

就像之前的日本的上一顆X射線衛星「朱雀」(Astro-E;日本第六顆天文衛星)一樣,同樣也是搭載了微測熱儀探測器。Astro-E衛星的兩次發射可以稱得上是「命途多舛」:第一次,Astro-E衛星直接發射失敗(因為發射失敗,所以也沒有別名),掉到了海里;第二次,時隔四年之後,Astro-E的一個複製品又被發射升空,這顆後來被命名為「朱雀」(Suzaku;同時也被稱為Astro-E2)的衛星發射上去沒幾天,就因為液氮泄露,微熱量儀設備不能運轉,所幸其他設備未受影響,「朱雀」在運行了大約10年後,於2015年後半年停止了工作。

祝福在茫茫太空走丟的「小孩」

在通常情況下,衛星一旦失聯,想要重新建立聯繫,比找回一個走失兒童的可能性還要低,很多情況下,主要是因為衛星缺少了動力或者能源。

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最近的一次報道中,2016年3月24日,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AF Space Command)正式承認已損失先前失聯的一顆氣象衛星。早在2016年2月11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地面操作人員就發現他們無法控制該衛星,直到3月24日,航天司令部正式承認損失後,位於科羅拉多州施里弗空軍基地(Schriever AF Base)的地面操作人員才放棄與該衛星恢復通信的嘗試。損失的這顆衛星是「防衛氣象衛星計劃」(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中的第5D批次第19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於2014年4月發射。防衛氣象衛星主要用於預測大霧、雷暴、颶風等可能影響軍事行動的氣象。該衛星是目前美軍最新的一顆氣象衛星,原定使用壽命為5年。

當然也有一些特殊情況,人類通過種種嘗試與先前失聯的太空「小孩」重新取得了聯繫,令我們歡呼雀躍。比如菲萊彗星探測器(Philae),它在失聯7個月之後,又蘇醒過來,並且和地球取得了聯繫。菲萊是歷史上首個登陸彗星的太空飛船,去年11月由羅塞塔號送上彗星67p。在彗星上工作了60個小時後,菲萊由於太陽能燃料不足而「冬眠」。後來,隨著彗星67p距離太陽越來越近,菲萊吸收了足夠的能量,讓自己「蘇醒」了過來。

現在的「瞳」也很可能是因為衛星高速旋轉,太陽板不能有效吸收太陽能,從而無法提供電力。按照JAXA所說,如果衛星主體能夠逐漸減慢轉速的話,那麼就有可能和衛星再次建立聯繫。但是什麼時候轉速才能減慢,我們目前還無從得知。

人類在太空探索上雄心勃勃,不過探索道路不易,讓我們祝願JAXA好運,早日尋回在茫茫太空走失的「孩子」——衛星「瞳」。



全面解讀日本X射線衛星「瞳」的失聯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移動端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寫於2016-04-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左腦vs右腦:梅西天生比C羅強?
康泰克膠囊製冰毒是怎麼回事?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