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玩不轉摩托羅拉,或有意出售

玩不轉摩托羅拉,或有意出售

原來中興、華為、聯想、酷派被稱為國產四大金剛,現在來看這四大金剛之中唯獨華為一家獨大發展起來,而中興、聯想、酷派這三個品牌沒有一個在手機業務上混出個模樣了。

這四大品牌之中最傷心的可能就是酷派,因為酷派現在除了手機業務不知道幹什麼去了。而中興還有移動設備等業務,聯想還有PC業務。需要說明的是從今年的情況來看聯想手機還真有復甦的跡象,你別管人家聯想是碰瓷還是怎麼樣,至少聯想Z5這款機型今年的銷量是不錯的,據說在10月份還有一款機型發布。

不過就在近日卻突然傳來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消息,聯想有意向外出售摩托羅拉手機品牌。至於具體原因誰也不知道,要知道近兩年摩托羅拉在國內確實沒什麼消息了。當年要知道摩托羅拉剛回歸時聯想弄出的動靜可不小,誰知道幾年過去了聯想並沒有藉助摩托羅拉獲得自己想要的效果,極有可能摩托羅拉成為一個累贅。

不過近日業界卻傳出,聯想可能不玩了!有意將旗下手機品牌摩托羅拉出售給海外企業。但摒除大陸華為、小米、vivo、OPPO四大品牌,全球手機市場誰才有可能接下這個燙手山芋,可能是韓國三星、日本索尼嗎?還是台灣的華碩、宏達電及鴻海富士康旗下的富智康?

行業人士分析,摩托羅拉品牌在大陸吃不開,但是在歐美市場還是有消費者會買單,如果品牌廠商有心想要進軍歐、美市場,或許這樣的交易案就可能在未來發生。

聯想到底要重振手機業務,還是畫好妝轉嫁?

聯想在大陸是筆記本市場份額最大的品牌廠,不過從2004年開始,聯想就啟動了策略,以加速拓展筆記本硬體以外事業領域,並藉以提升全球市佔率,其間收購對象,包括IBM個人電腦事業、Digibras Participacoes SA消費電子產品生產商、Stoneware雲端運算公司,以及IBM低階x86伺服器硬體等相關業務。

在智能手機方面,2014年更大手筆斥資29億美元收購了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但是這樣的併購並沒有達到預期成果,反倒收購後隔年,出貨量出現急速下滑,聯想在大陸手機銷量掉到1500萬台,2016年更是驟減到500萬台以下,甚至海外市場也跌出前5大,而當聯想手機進入重整之際,原本市場也遭到其他品牌廠分食。市調機構GFK曾統計,2017年聯想在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僅售出179萬台,排名大陸市場第十。

摩托羅拉還有市場價值嗎?

不過相較於聯想在中國手機市場出貨持續下滑,摩托羅拉品牌在海外地區表現則相對好得多,在2018年第一季的美國市場,Motorola Moto E4還擠入的熱銷前10名的排行榜中,顯示摩托羅拉品牌至少在美國市場還是吃得開的。

行業專家指出,手機市場最大的問題,一個是蘋果吃掉的市場大部分的利潤,剩下的利潤又幾乎被三星吃掉,其他的品牌廠商,獲利難度相當高;另一個問題則是,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低,手機品牌廠必須要透過各種不同方式,來提升用戶的黏著度。但是很現實的,除了蘋果iPhone用戶外,多數手機品牌幾乎很難達成提升用戶的黏著度。

市場傳言不斷,摩托羅拉可能賣誰?

業界人士分析,如果聯想真的要賣掉摩托羅拉品牌,那麼有心進入美國市場的廠商將是最有可能的買家。從手機品牌的發展歷程台系廠商有可能接盤,例如台灣的華碩跟宏碁、宏達電,主要的銷售區域還是在亞洲為主,儘管宏達電曾經一度在美國有不錯的表現,但也僅限於個別機型,而且最後宏達電還是將手機部門賣Google。

至於華碩及宏碁,基本上還是以亞洲市場為主,包括中國大陸、東南亞及日本市場雖有不錯成績,但是歐美市場的銷售始終沒有亮眼的表現。尤其,宏碁幾乎已經退出手機市場,而華碩雖大手筆請到韓國男星孔留代言,在東南亞國家衝出不錯成績,但手機單價並不足以支撐大手筆的營銷活動。近來,華碩更傳出針對不賺錢事業大力整頓,包括平版、電競等產品,當然手機也是被點名的重點產品項目。

而鴻海集團旗下富智康,2年前從微軟手中以3.3億美元買下Nokia手機品牌業務,但畢竟鴻海集團最大客戶就是美國蘋果公司,買下與客戶市場重疊性高的手機品牌,除非另有盤算,否則機會不大。也因此,光就台灣廠商來說,也只有比較積極在手機上著墨的「大A」可能性相對較濃。

不過就算有廠商願意收購聯想摩托羅拉品牌,藉此拓展歐、美、印度等市場,但是業界人士指出,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於價格,如微軟曾以約54.5億歐元收購Nokia,卻以3.3億美元賣給富智康。

聯想當時也是以29億美元從谷歌手中買下摩托羅拉,相對Google的125億美元買價,聯想買的算是相對便宜,因此聯想若真的想要出脫,價格會是多少?買家能不能夠承擔的起?策略是如何?將是影響最後能否成交的關鍵。

更多商務合作,歡迎與小編聯絡!

掃碼請備註:姓名+公司+職位

我是CINNO最強小編, 恭候您多時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視界 的精彩文章:

田中貴金屬研發低溫納米銀墨水燒結技術,擴大印刷有機材料選擇範圍

TAG:未來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