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時代》周刊又被賣了,這次價格是 1.9 億美元

《時代》周刊又被賣了,這次價格是 1.9 億美元

日前《時代》周刊又換了東家,這次接盤的是著名的客戶關係管理(CRM)解決方案商 Salesforce——準確的說,雜誌是賣給了 Salesforce 的創始人、現任 CEO 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及其夫人琳恩(Lynne Benioff),價格是 1.9 億美元。馬克·貝尼奧夫夫婦強調這次收購是個人行為,和 Salesforce 公司無關,同時他們「不會參與《時代》日常的運營和選題製作,而是由現有的領導層繼續管理」。

馬克·貝尼奧夫在 1999 年成立 Salesforce 公司,當時他才 37 歲。再早一點的時候,他 27 歲就出任了甲骨文(Oracle)的高級副總裁,這也是甲骨文歷史上最年輕的高級副總裁。對於這次的收購,馬克·貝尼奧夫表示他們投資的是「一家對全球有著巨大影響力的公司,同時也是一樁超重量級的生意」、「《時代》充滿了力量,是歷史和文化積澱的財富。我們很榮幸成為它的新管家」。

馬克·貝尼奧夫在 Twitter 上確認了收購

馬克·貝尼奧夫夫婦

不過類似的話其實聽著也並不陌生。這是《時代》周刊在短短 8 個月當中第二次被賣掉今年 1 月,美國 Meredith 傳媒集團以包含債務總價約 28 億美元的價格併購時代公司,買下的刊物包括了《時代》周刊、《人物》、《財富》、《體育畫報》、《娛樂周刊》等——Meredith 背後的金主科赫兄弟(Charles Koch 和 David Koch)除了有錢,作為保守派的兩位看起來也是對傳統媒體充滿情懷的東家。

結果沒想到,1 月接手,3 月 Meredith 方面就宣布正在尋求賣出《時代》周刊以及這一系列刊物。除了《時代》周刊這次單獨賣給了馬克·貝尼奧夫夫婦,《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rated)、《財富》(Fortune)和《財經》(Money)從 3 月「掛牌」,按《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就是之前和 Supreme 聯名的那家)最新的報道,一個臨時組建的收購集團已經接近拿下這三份刊物,價格估計超過 5 億美元,當中包括了 NBA 騎士隊的老闆丹-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

傳統媒體不景氣是 Meredith 轉手《時代》周刊等刊物的表面原因——畢竟這個行業現狀也並不是今年才出現的,這讓人困惑 Meredith 這一次換手的意義。不過 Meredith 確實準備在今年裁員 1200 人,同時希望用一些現金來沖抵自己的債務,加上 Meredith 自己的《家庭天地》(Family Circle)、《美好家園》(Better Homes and Gardens)都在轉型困難階段,吃進《時代》周刊原本想要抱團取暖,現在看起來是失敗了。

對於這次的收購,業界的普遍觀點是正面的,馬克·貝尼奧夫夫婦並非媒體出身,而科技公司或者相關背景的富豪入主傳統媒體正在成為潮流: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 2013 年用 2.5 億美元收購了《華盛頓郵報》,截止 2017 年底,《華盛頓郵報》用戶總量從收購時的 2600 萬暴增到 7200 萬。此外喬布斯的遺孀勞倫·鮑威爾·喬布斯(Laurene Powell Jobs)在 2017 年收購了《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大部分股權;阿里巴巴在 2015 年以 12 億元拿下了《第一財經》的 30% 股權,以及用 20.6 億港幣收購了東南亞最重要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

推動了電子出版時代的貝佐斯當時的收購引來大量爭議,現在來看很成功

勞倫·鮑威爾·喬布斯和《大西洋月刊》

作為「局外人」的新東家或許能為媒體帶來真正屬於媒體的價值——不是靠賣廣告為生,而是強化影響力,追求用戶價值,以及在一個價值體系當中可以催生的各種可能性。

關於《時代》周刊的未來,誰都說不好,但至少馬克·貝尼奧夫在錢的方面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同時作為企業家,他在業內的口碑也相當出色,價值觀方面還算是和《時代》周刊相契合。而這份 1923 年 3 月創刊、至今已經 95 歲的偉大刊物有過黃金時代的輝煌,當下也正在見證傳統媒體的沒落,它仍然還在記錄這個時代、發出自己的聲音。

今年 6 月《時代》周刊用 958 台無人機組成了最新一期封面,仍然能讓很多媒體人燃起內心的小火苗

趙雅菲對本文亦有貢獻。

//

還有這些你可以看看

//

編輯、記者、市場、運營、設計師和行政等崗位開放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理想生活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銀魂》漫畫將於年內完結,這一次好像是認真的
再見了,私密社交應用 Path 正式宣布關閉

TAG:理想生活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