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是民國第一剩女,張愛玲的姑姑,單身78年只為嫁給初戀?

她是民國第一剩女,張愛玲的姑姑,單身78年只為嫁給初戀?

原標題:她是民國第一剩女,張愛玲的姑姑,單身78年只為嫁給初戀?


國時期的中國,剛剛從封建王朝醒過來。當西洋文化湧入,原來保守的國人,比老外還開放,女人們穿著快開叉到腰部的旗袍,男人們梳著油膩的大背頭,一切向時髦看齊!



那個年代,出現了一大批的時尚達人,如果有現在的網路,他們一個個肯定都是網紅男女。


沒有人比他們更懂得什麼是新穎的造型、什麼是卓越的品味了。

這些人當中,最與眾不同的就是我們傲嬌的張愛玲女士。她靠著「奇裝異服」,頻頻出現在「民國日報」頭版頭條。


也不怪張女士衣品神奇,要知道人靠衣裝,馬靠鞍。長得不漂亮,又想做新女性,自然得從服飾、妝容上來揚長避短咯!




△「奇裝異服」的張愛玲


至於教會張愛玲逆轉人生的高人,不是她的父母,或者其他什麼人,而是她的姑姑——張茂淵


姑姑比張愛玲更會玩兒,她更早地以開放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和自己,對束縛在女性身上的種種教條和傳統,她都不屑一顧


用今天的時髦詞來說,張茂淵是一個徹底的女權先鋒



01

THE FIRST


李鴻章外孫女


竟然是叛逆少女


如果你聽過關於張愛玲姑姑的故事,或者讀過張愛玲的《姑姑語錄》,許會覺得她的姑姑張茂淵是個有些乖張刻薄的人。可事實究竟如何呢?


張茂淵,她有著特殊的身世背景——李鴻章的外孫女父親則是晚清名臣張佩綸


這樣的官宦人家,她本該風光無限,只可惜,身逢亂世,家道中落。如果不靠自己,怕是流入尋常了。



△李鴻章(左)與張佩綸(右)


張茂淵在2歲時,遭遇父母早逝。她本該視長兄如父,可惜她的大哥是父親的前妻所生,比她大二十多歲,自私古板,分家時貪了大部分家產。她只得受唯一的親哥,二哥張志沂照顧


兄妹倆其實並不投契,好在張茂淵和二嫂嫂互為知音,暫且住在一個屋檐下了。二嫂嫂就是張愛玲的母親,本名黃素瓊,又名黃逸梵。


雖然那時候張茂淵還小,但是並不認同舊式社會對女性的態度,也不屑於張志沂的不思進取


看著哥哥靠著祖上積德自甘沉淪,她內心生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敢非常支持黃逸梵離開張志沂


沒過多久,這個一句英語都不會說的中國女性,拿著自己爭取來的家產,做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決定——去留洋


她不僅自己去尋找一個叫做「新女性」的夢想,而且把她最喜歡的二嫂嫂帶走了。



△張愛玲的父親(左二)、母親(左四)、姑姑張茂淵(右一)


雖然黃逸梵以監護人的身份,陪在了張茂淵的身邊,但是從某種角度來說,張茂淵更像黃逸梵的教育者


她們彼此啟發,又互相照顧,一起學知識、長見識,在西方世界盡情享受自由的芳香。


02

THE SECOND


又當姑又當媽


沒她就沒張愛玲


上面也寫到,張茂淵的父親和爺爺都是前朝老臣,一家子封建守舊,男子以君為上,女子三從四德,唯有她是一個異類。出國受了新教育,她的思想變得更加開放、自由


有一回,黃逸梵愛上了一個男人,這個男人家裡不允許娶離過婚的女人。張茂淵得知後想明面上嫁給他,實則是成全自己的二嫂嫂


她完全不介意「二女侍一夫」。後來,這事沒成,卻看得出張茂淵跟黃逸梵的關係有多深。



正是因為與黃逸梵之間的親密關係,當有了侄女張愛玲後,張茂淵對其倍加疼愛


在張愛玲的作品中,每每提及親人,多是涼薄。母親回國沒多久,就與父親離了婚,失去了母愛的她,又無法與父親、後母和睦相處


這個時候,混亂關係之外的姑姑張茂淵,倒成了她苦悶心情中的一片「綠洲」

張愛玲與原生家庭,徹底決裂於「一記耳光」。這事起因是父親被後母挑唆,不分青紅皂白的毒打她並關了禁閉


黃逸梵不敢替女兒出頭,張茂淵表示偏要討個說法,竟然也被一起打傷了,還留了疤。兩人因此結下了「革命的友誼



△張茂淵(左一)和張愛玲(中)


後來,張愛玲就投奔了張茂淵。黃逸梵出國後,張茂淵就姑代母職,照顧了張愛玲長達十年之久。這十年,對張愛玲來說,是人生中最溫暖、最溫情的日子。


張愛玲曾描述在姑姑家吃包子的情形:「包子上面皺著,看了它,使我的心也皺了起來,一把抓似的,喉嚨一陣陣哽咽著。」


原來張愛玲有一天突然很想吃包子,獨身的張茂淵原先只是養活自己,現在又要養活她這個侄女,本就生活的不容易,卻二話不說滿足了這張「小饞嘴」



△張愛玲與姑姑一起拍照,張茂淵還調笑她:你可不能再長高了啊~


張愛玲心裡如何不知道呢?她後來說,「這件事我不忍想起,又原意想起」。

在《私語》中,她寫道:「亂世的人,得過且過,沒有真的家。然而我對於我姑姑的家卻有一種天長地久的感覺。」足見其將張茂淵視作比自己的母親更親的人。


03


THE THIRD


天涯何處無芳草


偏要單戀一枝花


張茂淵給予張愛玲的,也不止於親情。侄女曾讚歎自己的姑媽「有一種清平的機智見識」,認為她是一個活在當下,活得無比真實通透的人。


白富美愛自食其力


張茂淵與哥哥們分家時,只得到上海的幾條衙堂和母親的首飾。


為了養活自己和張愛玲,她一開始是靠著變賣家產維持生計,也想過另謀出路,在一次投資失敗後,徹底過的拘謹了。


這時候如果選擇嫁人,肯定能脫離苦難,張茂淵不想靠著男人苟活,她本著「有錢用有錢的過法,沒錢用沒錢的過法」,繼續一個人苦苦撐著姑侄倆的開銷。


沒有遺產之後,張茂淵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職業女性,憑藉會外語的技能,兀自去找了一份德國無線電台,做廣播員的工作。每天半小時,誦讀社論。


這份工作看似輕鬆,她卻曾自嘲道:「


我每天說半個鐘頭沒意思的,可以拿好幾萬的薪水我一天到晚說著有意思的話,卻拿不到一個錢。」


不在乎物質的得失更在乎自己是否是自由的。



她救的不止張愛玲


張茂淵對金錢不執著,不僅體現在不計得失上,而且有一種為了拯救他人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的精神。


在張愛玲的《小團圓》里,她稱一個後輩為「緒哥哥」。這個男人其貌不揚,是張茂淵的侄子,他倆怎麼開始的不為人知,只了解張茂淵對他非常義氣


「緒」的父親位高權重,卻在某天害政府有了巨大虧空,「緒」只好四處求人,只有張茂淵肯幫他

為了幫他,張茂淵挪用了黃逸梵托她看管的錢,同時與大哥打官司要求重新分家



事情末了,張茂淵不僅沒幫成「緒」,還害自己被黃逸梵逼債,打的官司也失敗了。


她跟「緒」的關係自然也暴露了,親戚朋友明裡暗裡唾棄他們這段不倫之戀


「緒」撐不下去,提出跟張茂淵分手。張茂淵倒是不管不顧,分手也分的乾脆


多年後有人問她,是否後悔當初那樣不顧一切地幫「緒」?她說,不後悔,我重情義的


愛情不是人生一切


張茂淵與「緒」分手後,又經歷過一段跨國戀情。這次是和一個有家室的德國人,她的牙不好,這個男人為她出錢整牙,一來二去就好上了。兩人相戀於二戰時期,戰爭結束後,他倆也分手了。


之後,張茂淵就不再談戀愛了,直到78歲的時候,才迎來人生的第一次求婚。求婚對象竟然是她的初戀——李開第


△年輕時的李開第,帥哥一枚,難怪張茂淵一見鍾情


1925年,張茂淵去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在上海開往英國的輪船上結識了李開第。


她對他一見鍾情,可惜他在得知女方的父親在福建海戰中為保命葬送了中國東南沿海,便難以忍受。兩人雖有好感,但那時候只能道不同不相為謀



兩人後來如何再在一起,網路上流傳著很多有關張茂淵與李開第的浪漫愛情故事


寶姐卻覺得,這些故事被渲染太過,有些失真了。她明明是「腹黑女神、情路曲折的甄嬛」而非「紫薇」。



誰說大齡剩女就只能活得暗無天日、自怨自艾?張茂淵始終都是一個清醒而通透的人


她單身的這些日子裡,過得有情調又風趣,這些淡然天真的幽默感,都被張愛玲一一記下。


比如,冬天急著鑽被窩,她要捻出一句:「視睡如歸」;又比如,她有一次洗頭髮,把水都洗黑了,卻說:「好像頭髮掉色似的。」


她評價自己是「文武雙全,文能夠寫信,武能夠納鞋底。」



△張茂淵坐在自己布置的客廳沙發上,悠閑自適


張茂淵還把家裡裝修的格外舒適,而在外工作,如果乏了就跳槽換一個自己喜歡乾的


當過翻譯、做過秘書,總是喜歡挑戰平凡的生活。對她來說,讓自己活得有滋有味,比擁有美好愛情更重要。



△張茂淵當翻譯的大光明戲院


編輯 | 煌


放在當下的網路世界,張茂淵活脫脫地就是一個幽默情感博主,靠寫搞笑段子和雞湯日記為生,肯定賺的盆滿缽滿。


有人說,她為了嫁給愛情,等了初戀幾十年,看完本文的寶迷到這裡一定不會再這樣看她了,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評價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珠寶 的精彩文章:

200多年前的《紅樓夢》竟然這麼時髦!這件小配飾,用起來大有講究!
乾貨 | 珠寶界3大奇葩,比一般寶石亮百倍,半克拉就能晃瞎眼!

TAG:玩珠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