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18歲上台,執政53年的6條管理之道!

孫權:18歲上台,執政53年的6條管理之道!

原標題:孫權:18歲上台,執政53年的6條管理之道!


曹操對孫權的能力有過這樣的評價「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的兒子們都非常出色,而他為什麼獨賞孫權呢?孫權接下父兄的重擔之後,不僅沒讓東吳落敗,還廣擴了疆土,鞏固了政權,這與他過人的管理能力不無關係。


少年接權


孫權18歲接過兄長的重託,掌管東吳政權,直到71歲去世,其間長達53年,東吳政權始終堅如磐石。


東吳之主孫策遭受刺殺早早離去,臨終之前在眾多的兄弟當中挑選孫權作為接班人,年僅18歲的孫權接過孫策交給的權杖,挑起東吳政權的千斤重擔,最終不負兄長所託。孫策彌留之際,對孫權的管理能力有很高的評價:「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儘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權大哭,拜受印綬。

曹操對孫權的能力有過這樣的評價「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的兒子們都非常出色,大兒子曹丕做了皇帝,曹植、曹子建是三國時期的詩人,文章蓋世,膾炙人口的七步成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吟誦千古;武將曹彰,黃色的鬍鬚,打仗很勇猛,曹操很喜愛他,叫黃須兒,他可以赤手空拳跟猛獸搏鬥;還有一個小兒子曹沖,也是非常聰明,例如,稱象的智慧故事,眾多厲害的文臣武將想不出辦法,曹沖卻有辦法,把大象拉到一艘大船上,在水裡船沉下去了,劃一條線把這個刻度記下來,把大象牽下來換石頭,一塊一塊的石頭壓下去,這個線稱這個大象上去的時候齊平,一塊一塊稱石頭,一加大象重量解決了。


曹操的這幾個兒子都很厲害,但是曹操還感嘆了一句「生子當生孫仲謀」,也就是說他內心還是覺得孫權比他的兒子還要強一點,可見孫權何等不凡,這句話出自敵人之口,但卻是最好的評價。


集思廣益,正確決策

赤壁之戰的決策千鈞之重

赤壁之戰的態勢是劉備派諸葛亮去與孫權一起,兩家聯合對抗曹操,曹操有83萬大軍,水陸並進壓力非常大,這是生死存亡的關頭,這次決策事關東吳政權的生死存亡。「欲戰,以寡敵眾,勝算極微;欲降,心實不甘。」如果戰,對抗就是以寡敵眾;如果要投降,則確實不甘心。


孫權的做法:讓部下暢所欲言,無論是主張投降還是主張對抗,都可以公開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理由。當時孫權部下文官主降,武將主戰。武將是天生的血性,打是至高無上的決策;文官是理性分析,投降後不但我們還可以做官,而且老百姓不受戰爭的塗炭。孫權並沒有說主戰不理智,或者投降該死,而是先聽後決斷。這是孫權做的最正確的一個做法,集思廣益,正確決策。


現代啟示


如何科學決策——老闆應該如何拍板?


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老闆是企業領袖,權威毋庸質疑,重大的決斷老是由他來拍板。但在決策的科學性上是不是每次都權威?我們的習慣是企業領袖一言九鼎,有的企業特別是民營家族企業,老闆說了就算,所有人都要聽他的,老闆在企業里的企業領袖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但是對事情的決策不一定每次都正確,在紛繁複雜的經營管理過程當中,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隨時都在變化,所以這個時候需要集思廣益。


因此現代企業在決策時,老闆應做出建立在集思廣益基礎上的拍板,是十分重要的。

集思廣益可以提高決策的正確性,同時增加員工的參與感和被認同度。如果我們不養成集思廣益的習慣,所有的事情都是老闆去拍板,慢慢會養成拍腦袋的決策。例如,很多經營企業,它們曾經輝煌過,但最後消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養成拍腦袋的決策造成的,一上班董事長在辦公室門口排一長隊,各個部門的經理拿著條請簽字,董事長就會很忙很累。所以集思廣益,正確決策是企業家和管理者需要把握的。



決策後的思想統一


赤壁之戰當中孫權最後的決定是抗曹。周瑜回來之後,請纓作為前軍統帥去戰勝曹兵,同時周瑜問孫權:「主公抗曹之心是否堅決?」孫權馬上做了一個正確的舉動,權拔佩劍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諸官將有再言降操者,與此案同!」言罷,便將此劍賜周瑜,即封瑜為大都督,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如文武官將有不聽號令者,即以此劍誅之。


孫權這一舉動的深意是統一思想,樹立周瑜的權威。在沒有決策之前誰都可以說投降,但在決策之後,再說「投降」方面的一個字就殺頭,利用統帥的權威,嚴峻的軍法來保證思想的統一。把寶劍賜給周瑜,是為了讓周瑜做前軍統帥的樹立他的權威,保證執行立法。統一思想,樹立周瑜的權威,這是孫權卓越管理的表現,這一年孫權只有27歲。


現代啟示


有統一的思想才有統一的行動,才有期望的結果


在現代管理中,團隊內部的意見不統一是常見的,有統一的思想才有統一的行動,有統一的行動才有統一期待的結果。因此,在決策後,統一團隊成員思想,保持行動的一致性是最重要的,不僅可以保證行動的結果,而且可以養成保留個人意見,服從決策的良好風氣,避免幫派和山頭的產生;此外,樹立執行團隊領軍人物的權威,讓執行力得到保障,對激發創造力也是很重要的。


中國的企業90%的商業構想都是偉大的,但是最終實現偉大創業夢想的可能不到10%,有很多是在執行層面上出現問題,所以今天管理界有一句話叫做「執行力是決勝力」。決策以後的思想統一是重點,孫權作出了完美的示範。


三次卓越用人

用周瑜,赤壁大捷

我們企業經營需要完成一件非常重大的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內部可能有很多人才要選拔,要把責任落實到主要負責人的身上,所以選帥要考慮條件。


赤壁鏖戰選帥條件:

(1)堅定的抗曹決心,不畏強敵。


(2)團隊中的威望高,能激發鬥志。


(3)深通韜略,能出奇制勝。


(4)胸懷博大,能容人。

周瑜的容忍表現都在陳璞上面,陳璞是副都督,第一次點名的時候,周瑜聲張發兵的時候副都督陳璞沒有到,讓他的兒子去了,但是周瑜故意裝作不知道,說陳璞將軍身體不安,還讓兒子來典範,因為他的分派指揮很到位,很英明,讓陳璞信服於他的才幹,這是周瑜的容人之處。

用呂蒙,奪回荊州

奪荊州選帥條件:

(1)決心堅定,不畏強敵。


(2)熟悉敵情,深知虛實。


(3)團隊內部的激勵能力。


(4)能出奇制勝,會安撫民心。

例如,關羽派使者來探聽孫權虛實,責備呂蒙兩家是盟友不應該佔領荊州,呂蒙接待完使者之後,讓使者和荊州老百姓見面,因為荊州百姓的丈夫或者兒子都在關羽手下,百姓紛紛讓這個使者帶口信給在襄樊前線的親人,使者回去之後,告訴軍士們,雖然荊州被東吳佔領了,但是東吳兵秋毫無犯,軍士們的家人生活的很好。


呂蒙的這個奇謀使關羽的軍心動搖了,從管理上講,孫權選呂蒙是非常正確的,呂蒙表現非常卓越,奪回荊州的任務看似艱巨,但是呂蒙完成起來卻舉重若輕,非常出色地完成了這次任務。

用陸遜,夷陵奏凱

在東吳政權生死存亡的關頭,孫權用陸遜取得夷陵的凱歌,關羽被東吳政權殺了之後,劉備興大兵,水陸並進為關羽報仇,前期作戰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東吳前期作戰的失利使孫權的軍心動搖了,如果再失敗下去整個東吳政權可能就覆滅了,這時候需要力挽狂瀾。


有人推薦了陸遜,雖然陸遜是一介書生,也沒有帶過很大的隊伍,但是推薦人列舉了陸遜的一些特點後,孫權認為可以重用陸遜。


夷陵力挽狂瀾選帥條件:

(1)勝利的信心決不動搖。


(2)良好的激勵能力,喚起團隊的信心。


(3)忍辱負重,有韌性。


(4)有謀略,能出奇制勝。

孫權選用人的共性:

(1)堅定的信心,是勝利的前提和忠誠度的表現;


(2)團隊中及時提升威望;


(3)激勵能力,能帶領和激發團隊;


(4)個人才幹出眾,深通謀略;


(5)信任,用人不疑。

現代啟示


如何知人善任


現代社會我們可以從孫權這裡得到一些啟示,作為一種選拔授權人的法則做為參考。


善納忠言,取荊州獨用呂蒙


孫權用人還善於善納忠言,典型的例子就是取荊州的時候獨用呂蒙。劉備借荊州一借不還,孫權要去奪回來,選呂蒙做主帥,但是孫權同時還想讓讓呂蒙和他的弟弟孫皎統領大軍前往,「卿與吾弟孫皎同引大軍前去,何如?」孫皎字叔明,乃孫權叔父孫靜之次子也。」因為任務很艱巨,想讓弟弟孫皎一起去,兩個人通力合作,這樣看起來是對的。


但是呂蒙很直接的對孫權說:「主公若以蒙可用則獨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則獨用叔明。豈不聞昔日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事雖決於瑜,然普自以舊臣而居瑜下,頗不相睦;後因見瑜之才,方始敬服。今蒙之才不及瑜,而叔明之親勝於普,恐未必能相濟也。」


以赤壁之戰中周瑜大都督和程普副都督為例,說明管理經過一個磨合才達到理想的狀態,因為孫皎跟與主公的關係更親密,比當年程普和周瑜的關係更不好處理,在這種情況下表面上兩個人合作很好,但實際上恐怕很難處理。「權大悟,遂拜呂蒙為大都督,總制江東諸路軍馬;令孫皎在後接應糧草。」


孫權肯定有意無意地讓孫皎知道這個消息,孫皎也認為自己該出頭露面,去立大功一件,但是這個時候的決策是不讓孫皎去了,他可能會失落,認為親弟弟不如呂蒙,如果有這種想法流露出來,在團隊內部會影響團結,於是孫權問孫皎:「兄弟,三軍未動,糧草先起,兵者何者為大?」,孫皎說糧草當然重要,孫權又說,只有弟弟能完成這個重任,前軍就交給呂將軍吧,於是就把接應糧草的重任交給了孫皎。


這個案例讓我們很清晰地看到孫權的管理,本來是決策兩個人去,後來聽了正確意見,為了使內部團結一心,把接應糧草的重任交給了孫皎,古代小孩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起的道理。


現代啟示


內部團結的重要性


現在企業管理經常有這種體驗:董事長叫張經理、王經理進來,兩位經理進來後董事長說「你們兩位去拜訪一個大客戶」,我們會發現,有些企業這樣決策後,過幾天,董事長就把張經理和王經理叫來批評,張經理說他以為王經理辦了這件事情,王經理說他以為張經理辦了這件事情,這種情況驗證了「誰都負責就等於誰都不負責」這句話。


所以在安排重大任務的時候要有一個直接的責任人,讓他獨攬這個責任有表現的機會,不能同時把一件任務交給兩個人去完成,這是管理上的一個原則。


另外,如果一件事ABC三個經理都想去做,選了A經理,其他兩位怎麼辦,首先要表揚他們這種主動請纓的精神;另外要做一些重要任務的分解,這件事交給A經理了,表揚BC他們,不要讓他們覺得主動請纓沒人理我,一腔熱血,報國無門,那會產生負面因素。孫權善納忠言,取荊州獨用呂蒙,在這個方面做了非常卓越的表現。


身先士卒


在戰場當中每次作戰的時候,特別在赤壁之戰後,孫權的個人個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孫權與曹操作戰過幾次,都親臨陣前,身先士卒,臨戰指揮若定,英雄氣概,交手之後曹操與孫權惺惺相惜,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是在戰場之上,孫權身先士卒作戰產生的一個結果,也是身先士卒的一個表現。


褒獎下屬

下馬迎魯肅

在赤壁之戰之後,在一次戰場作戰中,有人報「魯子敬先至,權乃下馬立待之。」孫權本來騎在馬上,從馬上下來站在路邊等著魯肅過來,魯肅一看孫權下馬接他,肅慌忙滾鞍下馬施禮,眾將見權如此待肅,皆大驚異。權請肅上馬,並轡而行。

因為當時魯肅有兩個方面的功勞:一是在赤壁之戰時建議孫權不要投向曹操,他說將士可以投降,主公不可以投降,孫權不解,魯肅告訴他,我們投降還是做官,慢慢把官做上去還是可以過日子,「主公降曹欲安所歸」,你如果投降曹操,他怕你東山再起,會不會殺你,就算不殺你,「豈得南面稱孤哉」,孫權大悟。


魯肅幫助孫權堅定了抗曹的決心,這是他的功勞之一;二是推薦周瑜;還有更早為孫權的整個立國的方略做了建議。所以孫權為了表彰魯肅,下馬迎接他。孫權對魯肅密謂曰:「孤下馬相迎,足顯公否?」肅曰:「未也。」權曰:「然則何如而後為顯耶?」肅曰:「願明公威德加於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使肅名書竹帛,始為顯矣。」權撫掌大笑。


魯肅說願明公威德駕馭四海,統一全國,克成帝業,魯肅的名字就會寫在史書當中,你現在下馬接我,固然很看中我,固然很有面子,但假如以後您最終成功了,魯肅的名字在史書上有記載的時候才是最有光彩的一件事情。軍臣的這段對話也表現了一種志向,同時也表現了君臣關係的融洽和親密。恰當的表彰會使下屬非常努力地向著終極目標去追求,使軍臣、上級和下級的關係更上一層樓,相互非常融洽信任。


作為管理者,在企業的管理過程當中可能有時候需要和下屬談話,需要通過一些舉動去影響下屬們的言行,在這裡孫權做了一個示範。例如,我們用一個員工,因為他是經理,今天把他提升到副總的職位上,在任命之前一般會找他談話:第一要告訴這位企業的員工他對企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所以企業給他更好的一個發展機會,第二要給他激勵,曆數他的業績。

獎周泰救駕之功

周泰兩次救孫權。第一次是在孫權小的時候,被山賊打劫,周泰來不及披衣服,全身沒有鎧甲護身就提刀上馬,救了孫權;第二次是在孫權和曹操作戰的過程中,孫權陷入了重圍,被曹軍重重包圍,周泰殺進來接應,周泰問左右的軍士「主公何在」,手下的軍士就指著遠方,兵馬後處,被層層包出重圍。


回到中軍大賬安全之後,感謝周泰救護之功,設宴款之,權親自把盞,撫其背,淚流滿面,曰:「卿兩番相救,不惜性命,被槍數十,膚如刻畫,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卿乃孤之功臣,孤當與卿共榮辱、同休戚也。」


親自把盞,意思是說親自給周泰斟酒,這是一種無尚的褒獎,孫權也是一個性情中人,與周泰共榮辱、同休戚,這是對企業功臣最隆重的褒獎。


褒獎的形式很特別:「令周泰解衣與眾將觀之:皮肉肌膚,如同刀剜,盤根遍體。孫權手指其痕,一一問之。周泰具言戰鬥被傷之狀。一處傷令吃一觥酒。是日,周泰大醉。權以青羅傘賜之,令出入張蓋,以為顯耀。」在這裡孫權並沒有給周泰多少棟別墅,多少金銀珠寶,而是在精神層面上一個激勵。


現代啟示

精神激勵是最大的激勵


(1)揚善於公庭,讓功績廣泛知曉。


(2)最高位者親自出面獎勵。


(3)樹立為楷模,激勵帶動團隊其它成員。


今天只要我們努力,企業同樣會讓我們得到最理想的回報,所以在現代高度商業化的社會,我們除了物質獎勵外,在企業的管理之道當中千萬不要忘記精神層面上的激勵,越是在商業化的年代,這種精神層面上的激勵更會產生共鳴,它迸發的力量是遠遠超出我們想像。


孫權管理的特點:

虛懷若谷,集思廣倚


重大決策睿智不犯錯


慧眼識才,大膽用才


給人才絕對信任,不理會「小報告」





-end-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價值中國,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詩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是怎樣把一群烏合之眾打造成鐵血明軍的?
《孫子兵法》關於戰略戰術的九大原則,值得收藏!

TAG:孫子兵法三十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