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發展航天志在太空 培養人才路在腳下

發展航天志在太空 培養人才路在腳下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2016年,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今年的4月24日,又被賦予了新一層寓意,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這一天為「中國航天日」。在中國航天日即將來臨之際,原理君對原中國載人航天應用系統總指揮張厚英老師進行了專訪。

發展航天志在太空 培養人才路在腳下

【人物簡介】張厚英,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研究員。1978年起,曾任科學院二局副局長兼物理處,核科學處處長,數理學部學術秘書。科學院高能物理所常務副所長,負責北京正負粒子對撞機建造工作。科學院計劃局常務副局長;科學院高技術局局長、應用研究與發展局局長;1994年任科學院空間中心、空間總體部主任,中國載人航天應用系統總指揮。

原理君:作為中國載人航天應用系統第一任總指揮,能否向我們談一下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

張厚英: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經歷了非常漫長的歷程。我們可以追溯到全世界第一個想要飛天的人——中國明朝初期的一個官員萬戶,從那時到現在,我們國家自力更生,在國際採取禁令的情況下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發展起來的,今天的一切成就都是來之不易的。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衛星升空,到現為止我們一共發射了100多顆,這也使我國進入到航天大國的行列。改革開放之後,隨著我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的日趨增強,需求也隨之增長,這就要求我們要在國際高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因此,1992年國家決定正式發展航天事業。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實驗飛船「神舟」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太空中飛行21個小時候後,在內蒙古中部成功返回,這是我國航天發展的一大史事。2001年,載有大量實驗設備的「神州二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2003年10月15日,我國首次成功發射載人航天飛行器,將宇航員楊利偉送入太空。雖然這是我國第一次發射載人航天飛行器,但楊利偉在太空中飛行21個小時,繞地球14圈,這在國際首次發射載人航天器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也印證了我國航天事業「起步晚但起點高」的說法。

發展航天志在太空 培養人才路在腳下

原理君:那麼為什麼我國要如此大力發展載人航天事業?是不是把宇航員送上天就標誌著成功了?

張厚英:把宇航員們送上天是為了給我們搭建極其重要的平台,所以他們都是真英雄!我們發展載人航空的最終目的是要合理利用這個平台,在太空上研究科學的應用和實驗,比如材料、生物、對地觀測及基礎物理實驗等。我們都知道科學研究有四大研究領域:陸地、海洋、大氣、太空。太空有其特殊的條件,微重力、強輻射等都是其他三個領域不具備的,太空中如此多的優越條件可以研究很多科學實驗,比如我們可以在太空觀察宇宙,研究宇宙的起源和一些天文問題,這就是我們發展載人航空的目的。

發展航天志在太空 培養人才路在腳下

原理君:在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困難?

張厚英:困難是一定有的。錢學森老師曾經說過,「我們在高技術方面是得不到別的國家的援助的。」鄧稼先也說過,「我們絕不能落在別人的後面。」我們的老前輩都已經認識到,只有自力更生,依靠自身各方面的優勢我們才能得到更大的發展。這些年我們也是在「兩彈一星」功勛人物的精神鼓舞下取得了進步。我們航天人會繼續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這也是在中國航天日即將來臨之際,我作為一個航天事業工作者的一個感悟。

原理君:載人航天對我們的科技發展和老百姓的生活是否都有促進作用呢?

張厚英: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有人認為發展載人航天對科技發展是得不償失,這種說法有失偏頗。在載人航天領域,除了能促進科技發展之外,從計算機、自控、新興材料領域,到基於航空航天的需求發明出來的數碼相機、微波爐甚至尿不濕等,最終都走進了老百姓家中。再比如,國際上非常重視的空間製藥和地面上很難研究出的疫苗問題,在沒有重力的太空中就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可的能性,這也說明了航天事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和人類的福祉是有極大的幫助的。

發展航天志在太空 培養人才路在腳下

在採訪的最後,張厚英老師說:發展航天事業需要以國力和人力為基礎,人才是最重要的。錢三強老前輩曾經告訴我們,『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選好人才。』我們國家需要人才,也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我們國家培養出了一支年輕有希望的航天隊伍,他們志在太空,路在腳下,他們是我們國家今後發展的希望,所以我們要把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寄希望於青少年。」



發展航天志在太空 培養人才路在腳下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網站

微信公眾平台(ID:kxylydt)

作者寫於2016-04-2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貓頭鷹真的很聰明嗎?
石墨烯:將熱能直接轉變為電能?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