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旅行的一個危險是,當我們還不具備欣賞風景的能力時就去走馬觀花地看

旅行的一個危險是,當我們還不具備欣賞風景的能力時就去走馬觀花地看

近年來隨著阿蘭·德波頓的系列作品引進中國,這位英國作家越來越受到中國讀者的喜愛。一九六九年,阿蘭·德波頓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現住英國倫敦。他的作品有小說《愛情筆記》《愛上浪漫》《親吻與訴說》,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哲學的慰藉》《旅行的藝術》《身份的焦慮》等,但我們一般把他習慣地定位為隨筆作家。

在中國,說起隨筆作家,我們會想起林語堂、董橋這些人,而阿蘭·德波頓對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隨筆作家是「既能抓住人類生存的各種重大主題,又能以如話家常的親切方式對這些主題進行討論的作家……用一種個人化的調子來寫,使讀者讀起來就像跟朋友娓娓談心。

這是對作者而言,那麼對讀者來說,閱讀隨筆的心理該是怎樣的呢?阿蘭·德波頓認為應該是這本書能清楚地闡明你長久以來一直心有所感,卻從來沒辦法明白表達出來的那些東西。我們身上那些更加隱秘的側面——諸如我們的困惑、我們的惱怒、我們的罪惡感——有時候竟然在某一書頁上跟我們撞個正著,一種自我認同感於是油然而生,從而產生「何等幸運,得遇此君」的感慨——可以說,讀《旅行的藝術》一書,我的確由衷生髮此等感慨。作者自述,很好地說出了我讀此書的感受。

《旅行的藝術》,由題目便知是圍繞「旅行」而展開的隨筆集。它從旅行的期望和旅行的現實的關係、旅行前後的眼睛、想像與旅行、旅行的意義、旅行的不幸、旅行中的刻板印象等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娓娓道來,其生動優美的文筆、機智幽默的觀點,一路讀下來受益匪淺。旅行,幾乎每一個人都曾經有過。在繁忙的工作和瑣碎的生活之中,人都會突然有一種「哎呀,受夠了,我想去旅行」的逃逸衝動。越是煩悶越是疲憊,那種想去旅行的慾望就越強烈。此時,我們可能僅僅因為瞥見一張攝影照片,一段別人轉發的旅遊日誌,或者是一段風景宣傳片,便會勾起我們立馬就要旅行的熱切期盼。

阿蘭·德波頓認為:「如果生活的要義在於追求幸福,那麼,除卻旅行,很少有別的行為能呈現這一追求過程中的熱情和矛盾。不論是多麼的不清晰,旅行仍能表達出緊張工作和辛苦謀生之外的另一種生活意義。」

請好假,打好包,訂好機票,做好攻略,我們要開始旅行了。在歡呼雀躍之時,作者開始向我們潑冷水,他提醒我們要注意旅行的期望和旅行的現實之間的關係。只有承認實地的旅行和期待中的旅行之間的基本「差異」,這樣才會更接近真實,也更有益。畢竟勾引起我們旅行的那些誘因,比如說圖片、文字、視頻,都是從日常瑣碎的細節中提煉出來的。而珍寶都混雜在一大堆乏味的日常影像中。「當你真正置身於你旅行的目的地時,你會發現自己並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那些景色,就算是看到了,感覺也會大打折扣,遠遠不如之前看別人的那些圖片、視頻之類的來得好看」。大量無關的瑣碎的細節,都涌到眼前,磨損自己旅行的激情。為什麼我們很難看到我們想來此一睹的東西呢?

作者認為我們看到那些關於旅行地的作品都是藝術描述,帶有極強的簡括性,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必須承受那些為藝術所忽略的環節:

「在藝術作品和期待中找尋有價值的因素遠比從現實生活中找尋來得容易。期待和藝術的想像省略、壓縮,甚至切割掉生活中無聊的時段,把我們的注意力直接導向生活中的精彩時分而無須潤飾或造假,結果是,它們所展現的生活氣韻生動、井然有序。這種氣韻和秩序是我們紛擾錯亂的現實生活所不能呈現的。我們專註於一個地方的圖片和文字描述時,往往容易忘記自我……並沒有想到眼睛其實是和身體,以及在旅行中相伴相隨的我們的心智密不可分的;而且在很多情形下,由於它們的在場,我們眼之所見便部分甚至全部地失去了意義。」

這是去遠方的旅行,如果實在不願意如此費心費力,那該如何旅行呢?畢竟我們旅行去外地得來的教訓是:我們所想見到的總是在我們所能見到的現實場景中變得平庸和黯淡,因為我們焦慮將來而不能關注現在,而且我們對美的欣賞還受制於複雜的物質需要和心理欲求。此時,作者提到另外一個解決方案:身居斗室,雲遊四方——在房間里來次旅行吧!這種旅行靠的是想像,而想像能使我們平凡的現實生活變得遠比其本身豐富多彩。

作者舉了梅伊斯特的例子,這個人在自己的房間進行了一場頗有意思的「旅行」,他細細地參觀了自己房間每一個角落,並有好些新奇的發現。這種旅行,需要我們打破過去習慣僵硬的殼子。過去,我們剛進入一個新的地方的時候,我們的敏感性會引領我們注意到很多東西,等到確認這個地方對我們而言有何功能之後,我們注意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少。那現在,我們要把我們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嘗試分離周圍的環境和以往為這些地方所設定的用途,強迫自己遵循一種特殊的精神命令:環顧我的四周,彷彿我從前從未來過這裡。慢慢地,我的旅行開始有了收穫。可以說,這種旅行對於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那麼,旅行究竟有什麼意義,才驅動我們樂此不疲地去做呢?作者給出了他的答案:「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進中的飛機、輪船和火車上更容易讓人傾聽到內心的聲音。我們眼前的景觀同我們腦子裡可能產生的想法之間存在著某種奇妙的關聯:「宏闊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壯闊的景觀,而新的觀點也往往產生於陌生的所在」。在流動景觀的刺激下,那些原本容易停頓的內心求索可以不斷深進。」

這是一種偏向「內心化」的旅行:需求意義,反觀自我,旅行是用來滋養自身的。如果是獨自旅行的話,反觀自我更容易進行,畢竟「我們對世界的看法通常在極大程度上受到我們周圍人們的影響,我們調和自己的求知慾去滿足別人的期待。他們或許已認定我們是怎樣的人,因為我們不得不有意識地隱藏自己身上的某些東西。讓我們在前往遠方之前,先關注一下我們已經看到的東西」。

在我看來,上文提到關於旅行的意義,還是偏向「文藝青年」式的。畢竟,大多數人去旅行,並不是為了尋找意義的,他們就是為了放鬆。這一類旅行,在作者看來,存在諸多「不幸」。我們會看到,很多的人旅行,純粹是趕點兒,來到一處風景名勝,拍個照,證明自己「到此一游」就夠了。

作者嘆息道:「然而不幸的是,多數的景觀不會讓遊客產生質疑,他們也因此失去了他們應得的刺激和情趣。這些景物往往平淡無奇,不給人任何聯想,即便偶爾給人聯想,這種聯想也只是錯誤的聯想。旅行的一個危險是,我們還沒有積累和具備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觀光,而造成時機錯誤。正如缺乏一條鏈子將珠子串成項鏈一樣,我們所接納的新訊息會變得毫無價值,並且散亂無章。」對比現實中我們親身經歷的事實,作者的話的確是一語中的。

另外作者著重提到還有一點就是「刻板印象」:「在接觸一地風景時,我們的感覺會迅速湧出……似乎對一個地方的感覺已經被這些地方的氣質或是我們心中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所決定。因此,當我們力圖改變對於這些美麗風景的感覺時,會覺得很無助,像是力圖改變自己對已經覺得味美的冰淇淋的感覺一樣。」這樣導致的後果是,我們只是看到我們已經「看到」的,旅行中那種發現的樂趣蕩然無存。自我的感受已經被「刻板印象」替代,無法再深入其中體會到不一樣的妙處,想想真是可惜。

那麼我們該怎麼避免這些「不幸」發生呢?該如何提升我們欣賞風景的能力呢?作者給我們提供的「藥方」是:藝術。

由此,本書第二個關鍵詞「藝術」,就成了本書後半部分論說的重點。在藝術這個領域裡,視覺藝術最能提升我們欣賞風景的能力。作者認為視覺藝術能將使平常隱沒在眾多素材中的要素凸顯出來,同時使其穩定下來,一旦我們熟悉了這些要素,視覺藝術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推動我們在周遭的世界中發現這些要素,如果我們已經發現它們了,它將使我們更有信心,讓這些要素在生命中發酵。

我們就像這樣一個人,有一個詞語在他耳邊已經被提及多次,但是只有他體會到這個詞語的含義時,他才開始傾聽到它。他專門提到了凡·高這位偉大的畫家,作者帶我們去普羅旺斯看凡·高的創作,看在一個藝術天才的眼中,柏樹這樣普通的樹是如何綻放出藝術的光芒來。用凡·高的眼睛來看世界,他會讓我們明白:「藝術不可能完全憑藉自身力量創造熱情,也不可能是從凡人所缺乏的情感中產生,它只是推波助瀾,誘發出更深刻的感受,使我們不至於因匆忙和隨意而變得麻木。」

的確,繪畫這種視覺藝術,可以教我們去觀察,不是走馬觀花地看,而是關注。在用我們的手再創造眼前景物的過程中,我們似乎自然而然地從一個以鬆散的方式觀察美的位置轉向了另一個位置,在這個位置上,我們可以獲得對美的組成部分的深刻理解,繼而獲得關於美的更深刻的記憶。「對一片景色真正的擁有,實質是通過有意識的努力注意到各種元素並且了解它們的結構。美在記憶中存留多久要依賴於我們領悟它的用心的程度」。作者舉一個例子,他建議我們可以選擇一條我們平日經常走過的街道,嘗試用繪畫的角度來看,比如那些店鋪和走動的人群,都有什麼我們平時忽略的地方;比如路邊那棵樹,可以去看看它的枝幹和葉片是如何構成一種圖案的。這種訓練,會讓旅行中的人充分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悅感。

整本書讀下來,有一種知識上的愉悅感,既輕盈又充實。最後,不得不提到作者的文筆,閱讀時我常常被他生動準確卻優美簡潔的文字所傾倒,的確稱得上是「才子」風範。我覺得旅行時帶上一本《旅行的藝術》,會是一種非常美妙的選擇。

我們拉您進「周海濱微說」交流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海濱 的精彩文章:

七夕是「分手節」,為抵制西方情人節成了中國情人節?

TAG:周海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