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Learn from the nature | 原生態造景,完美詮釋大美中國

Learn from the nature | 原生態造景,完美詮釋大美中國

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






長城杯原生態造景賽(CBAC)成績單出來了!

這是中國舉辦第一次原生缸大賽,本次賽事中,你能看到很多優秀的中國選手作品。




下面,我將

首先展示本次大賽前20名的作品

,受制於篇幅的限制,

前十一名我將把選手製作該作品的想法、對原生地的理解等作者的闡述放在作品後面

,看了作品再看看作者的講述會讓你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圖;

最後我還將選放幾個參加大賽的作品但是未能進入前20的作品




好了,本文篇幅巨大,建議你耐心閱讀。






本次參賽作品將近70份,特別邀請了國際知名頂尖原生態專家Heiko Bleher擔任裁判長,同時邀請了國內外魚類專家、原生大咖、資深媒體人等共12人組成的專業評審團(其中日本評委mori臨時原因無法參加評分工作)。經過評委團的評定,本次大賽評分成績如下:





CBAC作品公布


前20名 | TOP 20




 TOP 01 






李男(中國)- 

(作品編號-16)


主題:林邊緩流小溪,印尼馬魯古島


魚缸:60 x 45 x 25cm


生物:裕紅枝牙蝦虎 

Stiphodon annieae

、淺紅枝牙蝦虎

 Stiphodon rutilaureus 










作者講述:


馬魯古是印度尼西亞班達海內的一個群島,島上大部分是山區,小而狹窄島嶼受北赤道洋流黑潮的影響,島內常年氣候濕潤。





坐落在森林旁的小溪水流緩慢,水深通常有20~40cm。小溪的底部由沙子和石頭組成,水質清澈,並具有一定的梯度變化。在日光的照射下,石頭上布滿了褐藻和其它藻類。由於緊鄰森林,河床下也散落了一些枯樹枝和落葉,在為魚類提供躲避之處的同時也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在這片淺溪之中,除了雨季被淹沒的植物外,沒有水生植物。在水底的砂石上棲息著美麗的裕紅枝椏蝦虎,主要以刮食河床下岩石上的藻類為生,偶爾也捕食一些小型無脊椎動物。





小溪常年水溫介於24 ~30攝氏度之間,水體酸鹼度PH約為7,GH硬度約為150。



對蝦虎的熱愛緣起於國內的周氏吻蝦虎,但苦於吻蝦虎兇猛的個性難以混養,一直沒有盡興。偶然的機遇通過國內蝦虎玩家Hammer接觸到了印尼和新幾內亞蝦虎。與吻蝦虎不同的是,這些蝦虎的爭鬥更多是誇張的展示,很少有實際的撕咬,非常適合群養。





2017年底看到好友Hammer親身去印尼馬魯古島探險尋找神秘的裕紅枝牙蝦虎的記錄片後,就對那片遙遠、神秘而美麗的原生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迸發出打造一個枝牙蝦虎原生缸的想法。





為了盡量貼近裕紅枝牙蝦虎原生地溪流的自然環境,我在缸體、照明和過濾的設計上都花了很多心思。


首先,在缸體的尺寸上,選擇60x45x25cm的方案,60cm長x45cm寬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布置理想的景觀,而25cm高的缸體可以來複現原生地的淺溪。通過調整底床高度和搭建坡度來貼近真實河床的高低起伏變化。缸體水深的最低處只有3cm,最高處有近20cm。




其次,在照明設計上,選擇的是尼特利AT1 50w LED,其色溫為7500k,類似正午太陽的自然光色,通過長期的照射,砂石上長滿了褐藻和綠藻,為枝牙蝦虎提供了豐富的自然食物。




再次,在過濾的設計上,為了在小水體的缸內實現類似原生地大水體的清澈穩定水質和活化的底床,該缸選擇了氣動底濾板、潛水泵和外置過濾器的綜合解決方案。在缸體的底層鋪設了2cm高的底濾板,其上鋪設了一層黑色生化棉和大量袋裝陶瓷環,從而可以有效的增加生化過濾載體。底濾板採用氣泵沙頭和伊罕11瓦潛水泵(流量600升/小時)同時驅動,在活化底床的同時,有效加速了水體的流動性,模擬原生地溪流的流動,給枝牙蝦虎提供接近真實的棲息環境。外置過濾器採用伊罕600經典過濾桶(1000升/小時)作為動力桶,伊罕250過濾桶作為前置過濾器的解決方案,缸內的實際水體約50升,每小時水體過濾循環約20次,為魚類提供了與原生地媲美的清澈而穩定的水質。




最後,為貼近原生地的自然環境,所有造景素材幾乎都來自野外採集。素材以石頭為主,樹枝、落葉和小碎砂石為輔。在黃金分割點放置了主石,周圍散落布置了從河裡採集的各式石頭,缸內前後搭建了坡度,實現了從溪流中心到岸邊的還原。缸內隨意布置的樹枝和枯葉正隨著生態環境建立慢慢的開始自然分解,直至幾個月後消融殆盡。這些腐敗的落葉不但可以給枝牙蝦虎提供躲避空間,還帶來了額外的食物來源。


繁盛、衰敗、消融、再生,恰是自然界生態循環的一個縮影。






 TOP 02 





Chen Tzu Yu(中國台灣)- 

(作品編號-65)


主題:高屏溪支流統領坑;台灣高雄


魚缸:155 x 55 x 35cm


魚種:Opsariichthys kaopingensis, Cobitis sinensis, Puntius semifasciolatus, Acrossocheilus paradoxus, Onychostoma alticorpus, Rhinogobius nantaiensis, Youngia japonica, Echinochloa crus-galli, Leptochloa chinensis,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作者講述:


高屏溪位於台灣南部,為台灣流域面積最廣河流以及第二長河。


高屏溪主流老濃溪,原流於玉山東峰。1970年代,高屏溪下流開發林園工業區,造成河川污染事件。此外,高屏溪上游墾伐而水土保持不佳,下遊河床遭受嚴重濫採砂石破壞,同時工廠及畜牧業排放廢水。以上人為因素造成高屏溪如今河床乾枯,生態遭受嚴重威脅。統嶺坑為高屏溪中游的支流,河床由細沙、粒徑較小的礫石及鵝卵石組成。缺乏水生植被,多以沿岸的禾本科及菊科等陸生植物為主。




水下生物由台灣白甲魚、高身白甲魚、台灣光唇魚、短吻小鰾鮈、中華花鰍、南台吻蝦虎、短吻紅斑吻蝦虎、斑帶吻蝦虎、日本瓢鰭蝦虎、日本沼蝦及潔白長臂蝦等組成。


水溫23度C、GH>21、KH 15、ph 8.0、NO2 0.25、CO2<15.。某次意外地造訪這條高屏溪支流-統嶺坑,如今建設開發中的高屏溪竟還有如此鮮為人知且生物豐富的生態,儘管這條小溪流大多為幼魚個體,卻也象徵著人為開發對於生態迫害後,渺小的希望種子。因此將這難能可貴的生態環境複製到水族缸中,希望這塊淨土不被遺忘及消失。






 TOP 03 







孫凱,中國 -

(作品編號-63)


主題:夏季雨後的嶗山溪流;中國青島


魚缸:120*60*60(水位40)cm


生物:褐吻鰕虎 Rhinogobius brunneus;馬口魚 Opsariichthys bidens;中華圓田螺 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麥穗魚 Pseudorasbora parva;蘆葦 Phragmites australis











作者講述:


由嶗山的溪流沙,嶗山溪流卵石,楓楊木,楓楊葉,蘆葦,蘆葦葉等,等組成的嶗山溪流原生態造景,全部親手採集於嶗山溪流。水下生物為褐吻鰕虎,馬口魚,中華圓田螺,麥穗魚,蘆葦。




光照為50W的LED燈每日光照8小時,水溫24-26℃,硬度1.40,PH 值6.8。


選擇這個主題有幾個原因:首先,作為長期居住在青島的原生自然水景愛好者,一直想要找機會給世界各地的愛好者展示一下自己身邊的美麗的水下世界,另外也想向青島本地的人們展示一下我們身邊的美麗的自然溪流,讓大家明白自然之美是無處不在的;


其次,鍾愛鰕虎魚的我對褐吻鰕虎魚如痴如醉的著迷,一直對這個美麗的物種就生活我的身邊感到非常幸福,創作一個溪流景來飼養褐吻鰕虎一直是自己的一個計劃;


第三,嶗山的溪流作為我夏季浮潛觀魚的主選地,在某次大雨過後幾天的一次活動中,被一個溪流落水處的景象所震撼:春末乾旱時肆意瘋長的楓楊被強大的水流衝倒並卡在一起,乾枯的楓楊葉片也被水浸濕後沉到水底,蘆葦在岸邊借著水勢不斷蔓延,馬口魚在激流中不停挑戰快速的水流尋找食物,雄性褐吻鰕虎靈巧的穿梭在卵石縫中,時而碰面後激烈的豎起背鰭進行炫耀展示,以博取旁邊滿懷魚卵的母魚的青睞。




雖然大雨過後溪水冰涼但我始終不忍起身,浸泡在這溪流中,彷彿自己也是他們的一份子,完完全全的融入了自然。就在那時,我心裡就想,這不就是我最好的造景靈感嗎?於是,便有了現在這作品。為了保持景觀的原汁原味,全部造景素材均為自己親手在嶗山溪流進行採集,楓楊木也全部是自己在溪流中浮潛時撈取的。






 TOP 04 





沈史偉 - 

(作品編號-64)


主題:Lago Cuipéua 湖 ;巴西亞馬遜河流域 


:9

0 x 45 x 45cm
生物:魚類 = 七彩(普通)、黃金大鬍子

Ancistrus sp. temmincki


浮性水草類 = 水芙蓉 

Pistia stratiotes

、圓心萍 

Limnobium laevigatum

、針葉皇冠 

Echinodorus tenellus













作者講述:


茶色湖水,除漂浮植物外,幾乎沒有水生植被,白色細沙為底,圓形白色卵石、樹根、樹葉、沉木點綴其間。魚類包括七彩、神仙魚、畫眉、關刀、異型、短鯛等。植物主要為浮萍等。水溫 30~30 oc,導電率 73ps/cm,PH 6.53。




選此處為景,因為亞馬遜河流域對地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生態系統的獨特性、多樣性、關聯性有待更深一步探究。隨著人類文明浸染,亞馬遜河流域很多生物正面臨嚴峻的生存問題, 通過發現新物種、新現象,可以讓全世界不忘關注亞馬遜河流域的環境保護。本人是一名普通醫生,自然愛好者,希望能為傳遞環境保護盡心力。按照Heiko Bleher先生所著書內的文字和照片,我盡量複製和保留原生環境(Lago Cuipéua 湖),其原生魚類的購買是我遇到的最大問題,特別是野生七彩在夏季的中國很難買到,考慮到家人的欣賞視角,我放棄了混養七彩、神仙魚、畫眉、關刀、異型、短鯛、鼠魚的想法, 原因主要在於水體和過濾系統的局限性以及所養魚類的舒適體驗和健康成長,我的家人也需要安靜(放棄滴流或增氧),最後我挑選了小群合適、健康、美麗的普通七彩。






TOP 05 





Mert Y?lmaz(土耳其)- 

(作品編號-25)


主題:Slow-flowing coastal areas of Seyhan River , Adana - Turkey


50 x 50 x 35cm
生物:

Aphanius mento, Planorbis rubrum, Physa marmorata 


plants=

 Cterophyllum demersum, Myriophyllum spicatum, Potamogeton berchtoldii











 TOP 06 







范拓(中國)- 

(作品編號-47)


主題:《梧桐溪韻》- 梧桐山溪流;中國深圳


魚缸:120 x 50 x 50cm


生物:長鰭馬口鱲 Opsariichthys evolans;溪吻蝦虎魚 

Rhinogobius duospilus

;麥氏擬腹吸鰍 

Pseudogastromyzon myersi 

;原纓口鰍 Vanmanenia stenosoma












作者講述:


造景靈感來自於梧桐山一條溪流,溪流處在青山之上,溪水常年清澈,因周邊植被茂密,每天接受太陽直射的時間並不長。





溪流以砂石為底,大小錯落的石頭與細沙構造出溪中生靈的基本生存環境,其中間或還會有一些枯枝落葉,使得環境更加多樣。溪流中的魚類以鱲、吸鰍和蝦虎魚為主,另外還有為數不少的溪蟹與米蝦。





溪流水溫常年在25℃以下, PH在7.0左右。在深圳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高樓大廈佔據了人們生活中的大多數時間。有的是匆忙勞碌,有的是燈紅酒綠,自然似乎成了遙不可及的存在。在這樣一個現代城市裡,梧桐山可謂洞天。在不停的工作、加班之餘,如果能夠抽時間來到這裡,或溯溪、或靜坐、或戲水、或觀魚,實在是莫大的幸事。看著溪流里的魚兒自由自在地生活,那一顆顆疲憊的心必能放鬆下來,享受片刻的寧靜。通過對這一生境的還原,我希望能夠喚醒人們心中對自然的熱愛與嚮往,希望能夠引導人們更多地關注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






 TOP 07 





陸小龍(中國)- 

(作品編號-23)


主題:懷九河溪流淺灘;中國北京


魚缸:60 x 45 x 45cm


生物:黃黝魚 

Hypseleotris swinhonis

;黑殼蝦 

Atyoidae

;波氏吻鰕虎魚 

Rhinogobius cliffordpopei

;中華九刺魚

 Pungitius sinensis











作者講述:


北京懷九河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全長35公里,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已發現魚類26種,兩棲類4種,其中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大鯢(娃娃魚)及珍稀物種中華九刺魚。




我選取的主題就是懷九河中的一段溪流淺灘,之所以選取這個主題一是我每當閑暇時,總會獨自一人來到這裡採風和野采,二就要從懷九河說起。懷九河作為懷柔水庫上游重要的支流之一,也屬北京飲用水源保護區,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對養育自己的水倍感親切。




通過網上查閱以及自己實地觀察、採樣與測量,選題的這段水域全年水溫在4~20℃,ph7.4 ,gh大於15,水流較緩,水邊附生著大量挺水和沉水植物,水底為巨石礫底質,伴有少許泥沙,水中零星散落著樹枝,有些水很淺的地方存在大量的藻類,夏季在水面能看到很多水黽,蜻蜓也會點水產卵,由於水淺,且清澈見底,在水的中上層能看到成群的麥穗魚和尖頭鱥,不時能看到馬口魚躍出水面打水, 冬季淺水區岸邊會有結冰,水深點的地方會看到九刺魚遊動,數量還是很可觀的。尤其是夜間,全年在水底的石頭上,主要棲息著棒花魚和黃黝魚以及各類小蝦,在石頭縫隙見能見到子陵吻鰕虎魚和波氏吻鰕虎魚。在這塊水域我還捕捉到過寬鰭鱲(四月份是最多的時候),偶遇過泥鰍和黃顙魚。






 TOP 08 







張德帥(中國)-

(作品編號-46)


主題:馬魯古島的水中精靈;印度尼西亞 馬魯古島


魚缸:150 x 60 x 40cm


生物:裕紅枝椏蝦虎 

Stiphodon anniea

,電光枝椏蝦虎 

Stiphpdon semoni

,紫身枝椏蝦虎 

Stiphpdon atropurpureus

,大洋洲枝椏蝦虎 

Stiphodon pelewensis

,棉蘭老韌蝦虎 

Lentipes mindanaoensis

,藍肚韌蝦虎 

Lentipes ikeae 










作者講述:


馬魯古島一條很不起眼的小溪裡面竟然藏著如此美麗的小靈精!雨季(6月底到9月),因為常綠熱帶雨林的原因水裡溫度24 ℃-26℃左右,水的pH值約6.8,其他季節水溫在26℃-28℃左右,PH值約為7.6。




小溪中這裡含氧量高,有豐富的綠藻褐藻,水位並不是很深,水中分布的石頭也能接受足夠的日光,石頭上的藻類給裕紅枝牙提供了很好的食物選擇,在這裡天敵稀少,也是枝椏蝦虎,韌蝦虎各類蝦虎的天堂。




在我所描述的環境中,沒有水生植物,除了森林中被淹沒的植物。魚類有裕紅枝椏蝦虎,電光枝椏蝦虎,紫身枝椏蝦虎,大洋洲枝椏蝦虎,棉蘭老韌蝦虎,藍肚韌蝦虎等。




在不同的情景下,這些小精靈各種互動所發生的體色變化很有意思。有些精靈的表現有曇花一現、有些持續一個星期得婚姻色,那種期待、那種樂趣是我在工作生活中體驗不到的,大自然的神奇對於一個生命的賦予從而表達出的驚艷讓我從繁忙的生活中得到一絲寧靜。








 TOP 09 





水手服的美少女(中國)- 

(作品編號-41)


主題:內格羅河的森林水塘,巴西


魚缸:180 x 60 x 45cm


生物:小紅鉛筆

 Nannostomus marginatus

、雪花棋盤

 Dicrossus

 Sp.、阿卡西短鯛 

Apistogramma agassizi











作者講述:


雨季過後,內格羅河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小池塘,水很清澈,灌木、樹根和植被就成了雨水的俘虜,浸泡在水中。植物殘渣成了魚類的天然美食,而橫亘在水中的樹枝根部和厚厚的落葉則成了躲避掠食者的最佳避難所。隨著時間的變幻,沉在水底的枝葉在柔軟的沙質水底,則會形成魚類最舒適的軟床,他們在這裡繁衍生息。還有更多不能被水域完全消化的枯枝,讓整個河水看起來猶如茶色一般。




雨季期間(9月開始,持續8、7個月,直到次年的5月底),水溫較低只有23℃左右,pH值約6。而旱季水位降低,氣溫回升,水溫在28-30°C左右。由於水位低,枝葉數量多,水的pH值較低,約為3.5-4。魚類有大帆燈、騎士鉛筆、棋盤鯛、內格羅小紅鉛筆、藍袖短鯛等。




每一種魚,都有屬於自己的精神原鄉,它們和人類一樣,只有在熟悉的地方才能與這個世界完美相處。它們漂洋過海而來,已經足夠顛簸,於是,一個與原生地環境接近的生態原生缸就這樣誕生了,我希望,它能讓遠道而來的客人,在這裡,找到家的感覺。






 TOP 10 







RICK CHEN(中國台灣)- 

(作品編號-07)


主題:《林布蘭》。黑水流域,在尼格羅河流域上游的 Uaupés 河,中南美洲。


魚缸:36 x 22 x 36cm


生物:圖卡諾火靈燈。








作者講述:


在尼格羅河流域上游的Uaupés 河導電度極低的黑水水體,白色細沙上有很多落葉和樹枝,形成了腐植色,PH為4- 5.5。黑水流域讓魚的體色更加明顯,當初設置缸子是因為魚只選擇是體型很小的圖卡諾火靈燈,所以缸體也只有30cm。觀察它們在類似黑水的環境中生長很開心。






 TOP 11  







季宇超(中國)- 

(作品編號-24)


主題:古田山溪流,中國浙江開化


魚缸:100 x 50 x 35cm


生物:頜帶吻蝦虎 

Rhinogobius maxillivirgatus

、雀斑吻蝦虎

Rhinogobius lentiginis

、斑條丹羽江鰍

Cobitis laterimaculata

、浙江原纓口鰍

Vanmanenia stenosoma











作者

講述


整個景觀由原生的溪流石及溪流底沙搭建,搭配了一根之前在溪流撿的粗枝狀沉木,陸上部份點綴了溪邊常見的石菖莆,儘可能摸擬了當地的自然景觀。在生物搭配上,缸中飼養的頜帶吻蝦虎、雀斑吻蝦虎、斑條丹羽江鰍、浙江原纓口鰍,這些全是古田山溪流上游的物種,同時缸中的眼子菜也是浙江山溪的常見物種,一般分布在溪流的下游或上游的緩流回水灣地帶。缸中的水溫在夏天也保持在24-25度之間,pH7.4左右,TDS113。




之所以選擇古田山溪做為此次比賽主題,緣由是幾年的一次野外探索,當我第一次帶上潛鏡,潛入山溪,就是在古田山,當時完完全全被這片生機盎然的溪流震撼了,其後,數次對古田山的野外探索,將這片美景深深的映刻在心裡,直到這次比賽,終於有機會將這份自然的美麗再次還原出來。






 TOP 12 







梁禮潮(中國)- 

(作品編號-53)


主題:蓮花山下溪流;中國汕尾海豐


魚缸:150 x 70 x 50cm


生物:

Opsariichthys evolans、Discogobia、Micronemacheilus pulcher、Tanakiachii、Vallisneria gigant













 TOP 13 





王鵬(中國)- 

(作品編號-32)


主題:雅伊河, 伊塔尼,法屬蓋亞那


魚缸:120 x 50 x 50cm


生物:白斑撒旦鱸 

Satanoperca leucosticta 

、搏氏企鵝魚

Thayeria boehlkei Weitzman













 TOP 14 





劉鹿鳴(中國)- 

(作品編號-18)


主題:懷柔的山溪;中國北京


魚缸:70 x 70 x 40cm


生物: 

Zacco platypus













 TOP 15 





楊志遠(中國)- 

(作品編號-59)


主題:歌樂山小溪流;中國重慶


魚缸:150 x 50 x 50cm


生物:麥穗魚

 Pseudorasbora parva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6) 、


食蚊魚 Gambusia affinis、黑殼蝦

 Atyoidae 、

河蚌

 Unionidae、

中華小長臂蝦

 Palaemonetes sinensis













 TOP 16 





RICK CHEN(中國台灣)- 

(作品編號-09)


主題:印加之舞;枯枝落葉和水下木質結構中的小型淺森林支流


魚缸:45 x 30 x 30cm


生物:Apistogramma baenschi











 TOP 17 





馮濤(中國)- 

(作品編號-58)


主題:南潦河流域;中國江西


魚缸:90 x 45 x 45cm


生物:黑鰭鰁

 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 、

高體鰟鮍 

Rhodeus ocellatus、

中華鰟鮍

Rhodeus sinensis、

苦草

 Vallisneria natans、

子陵吻鰕魚

 Rhinogobius giurinus、

日本昭和蝦、水蘭

 Caldesia reniflrmis、

緞帶椒草













 TOP 18 





薛瑩(中國)- 

(作品編號-20)


主題:內格羅河的一條小溪流;巴西


魚缸:60 x 30 x 40cm


生物:魚類:

Dicrossus filamentosus

 、Nannostomus marginatusParacheirodon axelrodiCorydoras duplicareus 


植物:Pistia stratiotes















 TOP 19 





王鵬(中國)- 

(作品編號-31)


主題:欣古河; 巴西亞馬遜


魚缸:90 x 40 x 40cm


生物:紅鼻剪刀魚 

Hemigrammus bleheri

 ,玻璃扯旗魚 

pristella riddlei













 TOP 20 





孔佳彬(中國)- 

(作品編號-50)


主題:花溪河道 ;中國磐安


魚缸:50 x 33 x 35cm


生物:中華鰟鮍 

Rhodeus sinensis Günther 

,子陵蝦虎魚 

Rhinogobius giurinus

,綠藻球 

Cladophora aegagrophila 











以上是此次大賽前20的作品,而我個人還有幾個非常喜歡的作品,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




作者:

劉玲


武夷山閩江水域景。河沙,鵝卵石,碎石,河底沉木,枯葉;生物有石斑魚,河蝦,河螺,黑殼等;3:光照每天10小時,水溫28。度,GH8,PH7.4;4:武夷山閩江水域水生物豐富,生態保護完好。








作者:

曹盛夏



作者講述:


我曾與赴印尼、菲律賓及巴布亞等地進行勘察和觀賞魚類開發採集的朋友多次交流,在欣賞其水下攝製的視頻後,為陽光灑落在石灘上交織出的光影世界所傾倒,並被穿梭其中的奇妙生物所打動。




搜集了大塊卵石、不同尺寸、不同厚薄的砂石及粗細沉木進行構思,嘗試營造適合枝椏蝦虎生活的沿岸石灘景觀,該景的硬景觀部分一律通過卡位完成,並未使用任何粘合劑與人工背景板材。最後在近水位處使用混合了改良丁香和田字草的佗草,讓其自然生長過度到水下,使整體呈現魚蝦溫馨居所的環境;水下則使用了竹節草、珊瑚莫絲和少量細葉鐵皇冠,讓景緻更滿足個人的審美需求,同時虛化硬景觀之間的銜接。




每日光照9小時,PH維持在6.8-7.5,水溫23-25度,使用一台JBL901過濾桶作為主過濾,添加水妖精增加溶氧,輔助一台希傑大流量瀑布營造水波。考慮主要的飼養對象是枝椏類蝦








參賽號:13


作者:

Walter Vázquez


環境模仿為蘇門答臘低地熱帶雨林哈拉潘。









其他作品:









能慢慢看到這裡的都是勇士!


很有幸能參與本次比賽,作為評委其實較早就看到了這些作品。讓我很意外和開心的是,中國的很多選手將我們中國本土的淡水原生環境很精確地濃縮到一個個缸體中,加上適當的修飾,升華成為了很精彩的作品,讓我更新了對中國淡水原生的認知。


感謝長城杯帶來的這一次原生態造景大賽,希望以後越來越好,也期待今後看到更多好的原生缸作品。




另外,更多關於原生缸造景的精彩部分可以在本月底的廣州CIPS中看到:




CIPS 原生賽現場!



9月27日 - 30日  廣州琶洲會館







CBAC原生賽區日程安排




| 9月27日 


09:00 - 10:00 原生賽開幕式暨兩江原生15周年演講
10:00 - 16:00 大咖Heiko原生秀




| 9月28日 


09:00 - 12:00 導師選手現場賽


13:00 - 14:00 頒獎典禮


14:30 - 17:00 原生作品點評




| 9月29日  


09:00 - 16:00 原生主題分享會




| 9月30日


09:00 -12:00 原生現場答疑


13:00 -  撤展











素材:

2018 長城杯原生態造景賽


編:

賣腎吃火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水族 的精彩文章:

壹水族雜誌 | 6月刊
IVLC大講堂 | 談談雨林缸的光照

TAG:壹水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