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鴕鳥作為體型最大的鳥卻徒有虛名,因為它不會飛。身為鳥中之最,既有翅膀全身又長滿了羽毛,為什麼就不會飛呢?

我們先來了解下鳥類飛行所必備的條件。

鳥類的飛翔工具主要有由前肢變成的翅膀、羽毛等,而羽毛中真正有飛翔功能的是長在翅膀上的飛羽和長在尾部的尾羽。飛羽和尾羽是由許多細長的羽枝構成,各羽枝又緊密生長著成排的帶鉤的羽小枝,這些羽小枝將各羽枝連接起來形成羽片。在飛行時,羽片不斷上下扇動,帶動氣流,產生強大的下壓抵抗力,使得身體快速向前飛行。同時,尾羽也可由帶鉤的羽小枝形成羽片,在飛行中起著舵的作用。

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鳥類的羽毛之所以一直呈流線型,是因為它們擁有一個用來分泌油質的尾脂腺。能飛的鳥類羽毛著生在體表的方式分為羽區和裸區,即體表有些區域生長著羽毛,有些區域不生羽毛,這種羽毛的著生方式,有利於劇烈的飛翔運動。

鳥的骨骼堅韌,骨頭是空心的,既單薄又非常輕,頭骨是完整的一片,身體各部位的骨椎也都相互貼合在一起,肋骨上有溝狀突起且相互銜接,形成強勁的胸廓。這獨特的骨骼結構,減輕了鳥類的體重,加強了飛行能力。

鳥的胸肌非常發達,還有一個非常強大的肺。鳥的肺是實心的,呈海綿狀,連有九個薄壁的氣囊。在飛行中所吸收的空氣一部分直接在肺里進行碳氧交換,另一部分用來存入氣囊中,最後經肺排出。也就是說,鳥類一次吸氣,肺部便可完成兩次氣體交換,這便是它們特有的雙重呼吸,而這呼吸法也給它們在飛行中提供了足夠的氧氣。

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這裡,我們再看看鴕鳥的外形特徵:長長的脖子,小小的頭,大大的眼睛,粗而黑的睫毛,又直又短的喙……

鴕鳥的翅膀不但短小,羽毛更是分布均勻,沒有羽區及裸區之分。而且,鴕鳥的羽枝也沒有小鉤,無法形成羽片。鴕鳥更沒有用來保護羽毛的尾脂腺,它的翅膀和羽毛除了用來平衡身體之外,也僅能用來保溫。

成熟的雄性鴕鳥身高可達2.5米,體重可達60~160kg。鴕鳥的胸骨扁平,鎖骨退化。可想而知,在沒有可支撐飛翔所具備的羽片外,再想將如此龐大的身軀送上天空是何其之難。

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值得慶幸的是,有所失必有所得,鴕鳥雖不會飛,但它卻是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鳥。鴕鳥發達的腿部肌肉,使得它的奔跑能力超強,平時速度達80km/h,最快可達90km/h。它跳躍可騰空2.5m,一步可跨越8m,衝刺速度在每小時70km以上。

它還具有陸地生物中最大的眼球,一個眼球重達60公克,可看清3至5公里遠的東西,其瞬膜(第3眼瞼)有阻擋沙礫及保護眼睛之功能。鴕鳥的這些特徵,也使得它在沙漠中得以生存。




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網站

微信公眾平台(ID:kxylydt)

作者寫於2016-06-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肥舌頭讓你打鼾不止?
什麼樣的髮型適合自己?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