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軍歷史上鮮為人知的一次授銜,名將粟裕只能當少將

我軍歷史上鮮為人知的一次授銜,名將粟裕只能當少將

原標題:我軍歷史上鮮為人知的一次授銜,名將粟裕只能當少將


1955年名將粟裕獲授大將,外界普遍認為有低授之嫌。雖然粟裕恭謙低調,淡泊名利,從未曾在意,但有些社會人士憤憤不平,還去找毛主席說情。


鮮為人知的是在1955年之前,我軍的一次授銜中,粟裕只名列少將。


1937年抗戰初期,紅軍面臨改編,隊伍也日益壯大,紅軍決定實行授銜制度,不過由於戰事緊張,進度極慢,最後不了了之。


1946年,國共兩黨合力打敗日本侵略軍,進行和平談判,擬將建立新政府。當時,國民黨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軍銜制度,蔣介石本人就是最高階的特級上將,次高階的一級上將為何應欽、陳誠等人。共產黨當時沒有完整的軍銜制度,將來加入聯合政府會處於不利的地位。


1946年2月24日,中央發布《關於軍隊整編的若干的指示》,明確指出實行軍銜制度。軍銜等級擬定為6等16級。將官分為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分為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分為上尉、中尉、少尉、准尉;軍士分為上士、中士、下士;兵分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這套等級是在1937年的基礎上修擬的,也參考了國民黨軍隊的銜級設置。


3月7日,新四軍頒布《軍隊官兵階級說明與規定》。按此規定,新四軍軍長、政委為上將;副軍長、副政委為上將或中將,參謀長為中將;師長、師政委,軍區司令員、政委為少將;副師長及參謀長、政治部主任為上校;團長、團政委為上校;副團長及參謀長為中校;營長、教導員、特種兵副營長為少校;副營長、連長、指導員為上尉;副連長及資深的排長為中尉;排長為少尉;司務長為準尉;副排長為上士;班長為中士;副班長為下士;戰鬥小組長、司號員、衛生員為上等兵;老戰士為一等兵;新戰士為二等兵。


粟裕當時為新四軍第一師師長,與第二師師長張雲逸、第三師師長黃克誠、第四師師長張愛萍、第五師師長李先念、第六師師長譚震林、第七師師長張鼎丞同為少將。



抗日期間,粟裕出任抗日先遣隊支隊司令,指揮隊伍在韋崗地區伏擊日軍,獲得了新四軍在江南的首勝。隨後在黃橋戰役、車橋戰役中獲取勝利,威震敵膽。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同時,粟裕建立了蘇中,蘇浙皖邊等革命根據地,並讓新四軍發展壯大。

新四軍七個主力師當中,粟裕的第一師殲敵最多,表現最好。同時,由於第六師抗戰受阻,粟裕一肩挑兩擔,成為新四軍唯一指揮兩個師的師長。



但按照規定,粟裕也只能授銜為少將。顯然規定只考慮職務這一硬性條件,沒有涉及戰功、資歷、山頭等眾多因素,不存在低授高授的問題。


由於特殊的歷史時期,這次授銜最終沒有落實。蔣介石沒有組建聯合政府的誠意,急巴巴地打響了內戰,新四軍不得不中止授銜,全心投入解放戰爭中。

待到新中國成立,朝鮮戰爭也硝煙散去,有了和平的環境,解放軍才在1955年實行了授銜制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布衣談史 的精彩文章:

1972年尼克松訪華,蔣介石憤怒的說了4個字,字字戳心
她14歲結婚,丈夫戰死沙場,苦尋77年,見到靈位時當場哭暈!

TAG:布衣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