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經遠艦」水下考古工作圓滿收官;宇宙或將至少持續1400億年

「經遠艦」水下考古工作圓滿收官;宇宙或將至少持續1400億年

【今日封面】

9月26日,歷時69天、總航程1.25萬海里,中國第9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冰情複雜、氣候多變等困難,圓滿完成各項考察任務,乘「雪龍」號順利返回上海。中新社發 自然資源部所屬極地中心 供圖

新發現

2018年9月25日,在遼寧大連莊河老人石附近海域,「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圓滿收官。目前確定「經遠艦」殘存艦體全長約80米、寬12米,在水下呈倒扣狀態。水下考古清理出鐵、木、銅、鉛等各類遺物標本500餘件。「經遠艦」的發現對於近代史、海軍發展史、世界海戰史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中國科學家團隊日前發現了一種早白堊世原始鳥類「迷惑巾幗鳥」。測年數據顯示,巾幗鳥生活在距今約1.27億年前,屬於目前已知僅次於孔子鳥目的最原始的尾綜骨類鳥類。這一發現為討論鳥類的早期演化和生態分異提供了關鍵信息。

純科技

合肥工業大學一科研團隊日前首次成功將石墨相氮化碳應用於下一代量子點顯示技術,為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發展開闢了高效環保的全新材料方向。量子點顯示被認為是繼有機發光顯示之後的下一代顯示技術,具有色純度高、色域寬、成本低等優點,是虛擬增強現實技術和智能可穿戴顯示設備的理想之選。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賀永教授課題組發明了一種新型生物3D列印方法,能夠藉助微氣流,操控不同種類的細胞形成特定結構的微球,進而長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組織。該技術精度可以達到單細胞解析度,為體外重建複雜類器官提供了新思路。

消息站

記者日前從2018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上獲悉: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取得了超級稻、轉基因抗蟲棉、禽流感疫苗等一批突破性成果。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達95%,畜禽水產供種能力不斷提升。

9月26日,在中國人民銀行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指導下,騰訊攜手銀聯舉行兩地雙向跨境支付啟動儀式,微信錢包成為首家為香港用戶提供內地移動支付服務的香港儲值支付工具持牌方,財付通、微信香港錢包將接入中國銀聯、銀聯國際轉接清算系統,微信香港錢包將於2018年10月開始向香港用戶開放內地移動支付服務。

雙11物流旺季即將到來,有快遞企業開始漲價。記者從中通快遞了解到,從今年10月1日起啟動快遞費用調節機制,調整全國到上海地區的快遞費用。與此同時,韻達、圓通也向各網點發布「調整到達上海地區快件派費」通知,將各網點到達上海地區的快件派費上調0.5元/票。目前,其他快遞暫時沒有漲價計劃。

看天下

日本東京大學和日本國立天文台的研究團隊9月26日公布一項分析結果稱,即便宇宙繼續膨脹下去,構成物質的原子分散開來,世界迎來終結至少是在1400億年以後。雖然光和電波無法觀測,但該團隊著眼於占宇宙整體質量四分之一的「暗物質」,利用星光軌跡因重力彎曲的現象,精密推斷了暗物質的分布。最終出結論稱,膨脹不會停止,在1400億年後達到無限大。

音頻由訊飛配音提供技術支持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劉義陽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格列衛刷屏,專利制度不當「背鍋俠」
月球還在那裡,我們何日再去?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