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幸福意識才是生活的原動力

幸福意識才是生活的原動力

幸福意識才是生活的原動力

有句話說,沒有人知道自己離崩潰還有多遠的距離,每個人都需要內心的儲備和信念的積澱,去應對生活的那些不幸和突然,需要自己內心強大的信念積累,去應對生活那些突如其來的悲傷、哀怨、不幸和難堪,不堪那些緊張和尷尬。

自己走過自己必經的道路,自己活出自己對生命的認知,有些時候崩潰來臨,真的是那麼突然,那麼得來不及自我拯救,甚至是崩潰得那麼徹底。

有時候我們認為自己走入了困境,或者走入了一種低谷,走入了再也難以回頭的生命悲傷。其實這只是一種思維的局限,看不到更多的友好,發現不了更多的活力,只是一種自我盲目的認同,自認為自己運氣太差,認定了自己生活再也沒有未來,盲目地認為真的走不出那個局限的自我。

每個人都需要洞察生活,瞭然於胸才有把握,洞察生活在生活當中起著決定的作用,這是自己做人的格局和對人生的深刻體察。

到底缺什麼,到底還有多少不周到,到底還能煩惱多久,這種改變的切入點和推動點在哪裡?為什麼自己失去了那麼多對生活切入和把握的機會,為什麼得不到更多的理解和認可、得不到更多的溫暖和關懷?去思考為什麼,而不是僅僅等待一個結果。

提醒自己主動去融合,主動去溝通,主動去安慰,主動去撫平,主動去達成一種更好的鏈接與合作。洞察生活的紛擾,理解生活的跌宕起伏,活出和生活的友好認同。

生活是一種自我的成長,生活要學會努力奔跑,別被自我的局限搞得一塌糊塗。能不能更努力一點,現在你想要的以後都會有,寧願跑起來被絆倒無數次,也不要局限自我的思維,活成一種自我的折磨。

別太多的抱怨和委屈,別總認為被別人忽略,總認為自己被生活邊緣化,放棄了自我主動的能力,別總是認同自我人生的悲涼,——人生真的是好苦,命運真的是不濟。別抱怨生活欠自己太多,這個世間沒有平庸經過的人,只有缺乏努力和行動的選擇。

有些時候我們會盲目於這種隨波逐流,盲目於這種對過去的糾纏、拖延和懶惰,過多的脆弱和敷衍,過多的抱怨和委屈,喪失了自己在生命當中能夠把握的尊嚴,感覺自己被生活擠兌、矮化、邊緣化。

我們把責任推給了生活,認為自己被生活忽略,認為我們在生活面前自己被矮化,其實生活沒有誰矮化誰,生活也沒有碾壓誰,生活也沒有排擠誰,生活也沒有邊緣誰,這一場歲月流轉,在於自己心態的把握,這一場春夏秋冬,在於自己內心的風景和莊嚴。

活出對幸福的把握,活出對幸福的改變,去在生活的迷惑中突圍,去認同生活的光明方向,活成在幸福中改變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延參法師 的精彩文章:

活出生活的反焦慮思維
更好的態度在時光中呈現

TAG:延參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