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洗洗更健康?別逗了,平衡更重要!

洗洗更健康?別逗了,平衡更重要!

自從某一對多年來一直在暴風雨中生活的恩愛夫妻代言了某某洗液之後,「洗洗更健康」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廣告詞。那麼,攜帶大量微生物的陰道是不是真的經常「洗洗」更好呢?

如果你沒耐心看下去,那我直接告訴你好了:

沒 事 不 要 洗

正常的人體中和諧共存著大量的微生物種群,多到什麼地步呢?粗略估計一下大約有1.5kg重,從質量上看差不多是一個人體肝臟的重量;從種類上看,有一千個讀者心目中哈姆雷特的種類那麼多;從數量級上看,可以達到人體細胞總數的十倍。洗洗更健康?別逗了,平衡更重要!

減肥的人就不要在這三斤的重量上花心思了,離了這三斤細菌你是活不下去噠!

這些數量龐大的微生物群體和人類多年以來和諧共處、相互適應,達成了一個動態平衡。打破平衡,就會出現一些失控的局面:健康的人體可能會表現出局部炎症、功能紊亂等情況,死亡的人體就會以菌群反噬為起始出現屍體腐敗。洗洗更健康?別逗了,平衡更重要!

正常婦女陰道中,可分離出20餘種微生物,平均每個婦女可分離出6~8種微生物,其中以細菌為主。陰道正常的微生物群包括:乳桿菌、~!@#¥%……&*、支原體及假絲酵母菌。

我估計列出來十幾二十幾種微生物的名字你們也不會看,所以就非常良心地把中間部分不是那麼重要的刪減了(並不是記不住)(一個這麼會劃重點的作者如果是你們的老師你們愛不愛)。

在維持陰道生態平衡的過程中,乳桿菌、陰道pH及雌激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雌激素使陰道上皮增生變厚並富含糖原,增強對病原體的抵抗力,陰道乳桿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稱為陰道自凈作用。

正常的陰道菌群里,產生乳酸和H2O2的乳桿菌是優勢菌,它維持著陰道的酸性環境,使陰道的pH≤4.5,多維持在3.8~4.4之間。這種酸性環境有利於乳桿菌的生長,卻不利於其他微生物的生長(和腌泡菜、發酵酸奶的機制是一樣一樣的)。H2O2和其他抗微生物因子還可抑制或者殺滅其他細菌。

正是因為陰道自凈作用,以及女性生殖系統的其他自我防禦功能的共同努力,保護著健康女性的生殖系統沒有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困擾。這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惹麻煩。比如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會抑制乳桿菌的生長,比如任何使陰道pH升高的因素如頻繁性交(性交後陰道pH可上升至7.2並維持6~8小時),還有陰道灌洗、雌激素水平下降等,都會帶來不良影響。洗洗更健康?別逗了,平衡更重要!

不良影響,懂嗎

人類與自然相處的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多次「試圖引進外來生物以達到維護生態平衡的目的最終卻演變為物種入侵造成了更大的生態問題」的蠢事。(喘口氣)。陰道的微環境也是一樣。由於生殖道內存在眾多不可培養的細菌,加之傳統微生態學研究手段的限制,目前對陰道微生態群落菌群結構多樣性尚無全面的了解。婦科洗液存在破壞陰道正常微環境的風險,所以健康人群肯定是不推薦做常規的陰道灌洗的。如果是患有陰道炎需要使用外用藥,也應該在正規醫院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合適的洗劑。洗洗更健康?別逗了,平衡更重要!

國內外有應用乳桿菌活菌膠囊外源性補充生殖道有益菌群的治療嘗試,以期促進女性生殖道微生態的重建,恢復乳桿菌的主導地位。這個辦法比起目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常規治療手段,聽起來似乎要「高明」,但是到目前為止仍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此法的有效性。所以如果飽受菌群失調的困擾,可以將補充乳酸菌作為正規治療手段之外的嘗試。洗洗更健康?別逗了,平衡更重要!

那麼,既然不能灌洗陰道,以後是是不是都不需要洗外陰,直接原生態就好啦?雖然陰道有自凈作用,但是保持外陰衛生仍然是很重要的。外陰與尿道、肛門臨近,如果不注意外陰清潔可導致非特異性外陰炎,出現外陰瘙癢、灼痛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形成潰瘍或濕疹。所以平時需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內褲需選擇純棉等透氣的材質並經常更換,可使用濕巾或者經常清洗外陰保持外陰的清潔乾燥。

再給你說說陰道炎

見多了各種炎症、各種廣告的現代人可能會犯一個錯誤,以為細菌性陰道炎就是細菌感染導致的疾病,黴菌性陰道炎就是黴菌感染導致的疾病,滴蟲性陰道炎就是滴蟲感染導致的疾病。這三個只有最後一個是對的;前兩個,不完全正確。

細菌性陰道病,在不同的年代有過非特異性陰道炎、嗜血桿菌陰道炎、棒狀桿菌陰道炎、加德納菌陰道炎等名字。稱為「細菌性」是因為它是由陰道內大量不同的細菌(主要是厭氧菌)共同引發的、菌群失調導致的感染。菌群失調的機制尚不清楚,推測可能和各種原因導致的陰道鹼化有關。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也就是俗稱的「黴菌性陰道炎」,是假絲酵母菌引起的一種常見的疾病。10%~20%非孕期婦女和30%孕婦陰道里有此菌寄生,但是含量極少,呈酵母相,並不引起癥狀。當平衡被破壞,比如乳桿菌的生長被抑制或者有其他適合假絲酵母菌繁殖的環境因素出現,假絲酵母就會大量繁殖,並轉變為菌絲相,引發相應的臨床癥狀如外陰瘙癢、灼痛、尿痛等。

滴蟲性陰道炎是傳染性疾病,這裡就不多說了。

既然只是菌群失調,是不是就不用管它呢?想不管都不行啊!細菌性陰道病10%~40%的患者沒有臨床癥狀,有癥狀的也只是陰道分泌物增多、有魚腥臭味,可能還伴有輕微的瘙癢或燒灼感。但是細菌性陰道病在妊娠期可導致絨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早產,非妊娠期的婦女可引起子宮內膜炎、盆腔炎、子宮切除術後陰道殘端感染等。而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外陰瘙癢程度更是居於各種陰道炎之首,非常痛苦。

治療起來其實很簡單,細菌性陰道病只需要用針對厭氧菌的藥物、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也只需要消除病因、應用抗真菌的藥物就行了。So easy!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揪豆麻袋!



關注微信公眾號:名流(mingliumomoda),學習兩性知識,掌握性愛要點。健康性生活從這裡出發!

作者寫於2016-05-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貽貝為什麼這麼「粘人」?

TAG:知識百科 |